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体现着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独特内涵。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具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培育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凝炼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创新思想观念与管理制度、提升学习力与创新力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视域下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精神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所拥有的获得外界认可并在大学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核心能力,它由三个方面组成,即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和学科建设机制,其中大学精神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直接影响大学制度和大学学科建设,在高校核心竞争力中起决定性作用.因而,高校在激烈竞争的过程中,要注重培育大学精神,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处于竞争的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3.
大学文化与高校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优秀的大学文化必将极大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大学文化是构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大学精神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章透析了大学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大学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分析了大学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及大学文化对核心竞争力构建的促进作用,提出从选择恰当价值观念升华成高校精神内核、建设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重视文化实践、营造和谐的环境文化加强校园物质建设三个方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核心竞争力本质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学核心竞争力即高校所拥有的获得外界认可并在大学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核心能力。认识大学核心竞争力本质,必须摆脱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的干扰,如将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分析相混淆,认为独有的、区别性的、难以模仿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等。其实,很多论者论述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几乎涵盖了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竞争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存于其中,但是不能将之划上等号。大学核心竞争力只能存在于三个方面: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和学科成长机制。  相似文献   

6.
民族院校与其他高校相比,面临着发展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软实力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高校竞争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软实力提升过程中民族院校面临三个障碍:大学精神迷失、现代大学制度不完善和发展战略"趋同".文章从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制度和差异化发展战略三方面就提升民族院校软实力作些探讨,以增强民族院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民族院校与其他高校相比,面临着发展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软实力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高校竞争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软实力提升过程中民族院校面临三个障碍:大学精神迷失、现代大学制度不完善和发展战略“趋同”。文章从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制度和差异化发展战略三方面就提升民族院校软实力作些探讨,以增强民族院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核心竞争力即高校所拥有的获得外界认可并在大学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核心能力。资源独有性、相对稳定的动态发展性、办学卓越性等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所应有的特性。大学核心竞争力通过硬实力和软实力表现出来。硬实力主要体现为师资、科研、学科等方面;软实力主要指以大学精神为内核的大学文化以及品牌声誉等。培育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各办学实体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实施灵敏的社会服务机制、打造品牌声誉、经营优秀文化、注重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即文化。大学文化建设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只有一个,即大学精神。大学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根本点在于大学自身的完善,用一种新的观念来诠释、培育大学精神。用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来培育和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应当重视是要把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培育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要注重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发展准确定位,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还要重视大学形象设计,倡导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就业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大学教育培养体系,深入分析通信类专业高校人才培养特点,系统构建通信高校核心竞争力模型及核心三要素,演绎教师、企业与培养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与促进的关系,指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提升通信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大学自我批判精神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在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需要重塑大学的自我批判精神,无论是当今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亦或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的客观需求,都凸显出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不可或缺,重塑大学的自我批判精神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重塑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举措包括:理性认识和处理大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坚持对高深知识的理性探究;维护大学自治,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尊重大学教师作为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大学软实力是一个相对于大学硬实力的概念,她包括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大学形象、大学制度等方面。在大学硬件投资迅猛发展、大学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认识和重视大学软实力是大学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文化的培育与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文化是指以大学历代积淀传承的精神为内核,延伸、拓展表现在大学软件与硬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分为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大学环境三个层次。我国大学由于建立时间晚,加上实用主义的影响,在文化上存在大学精神实用主义化、大学制度行政色彩浓厚、大学环境单调与贫乏等弊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尽快建立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大学文化是大学建设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4.
高等地质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大学精神,提高大学水平,彰显大学特色,以不辱大学使命。大学精神的核心是科学民主,求实创新。提高大学水平的关键是认真教、勤奋学、悉心研、科学管。大学要建立自己的特色与品牌,要办三型(即现代型、开放型、国际型)、四力(即贡献力、创造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五强的大学(即培养爱国心和责任感强、基础理论强、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五强人才)。大学的光荣使命是教书育人、创新知识、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引领风尚。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学精神的培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知识以及用其智力资源为社会服务.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大学的发展需要大学精神的维系.大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合理求是、使命导引、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积极应变诸层面.培育大学精神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全员的广泛参与,需要经得起市场化的冲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和充实新内涵.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明确的主导性。大学文化是大学作为社会主义新型组织的本质属性,它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师生的思想行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切实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彰显大学生精神,突出办学特色,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风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班级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与校风建设相互联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不同层面。良好的班级建设为校风建设提供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能有效地促进校风建设。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灵魂,主要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道德精神、时代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在本质上是历史的辩证统一的。构建现代大学精神应充分体现、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确理解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前提.基于人们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不同认识以及学界的各种界定与解释,对大学组织的社会服务职能概念进行了诠释与框定.大学组织的社会服务职能有其独特性而与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相区别,即学术性、条件性、不均衡性和有限性.大学组织社会服务职能有其合法性,象牙塔精神的守望与超越是其内在合法性前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其内在合法性基础,大学对外界的适应性和能动性是其外在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卓越的办学理念是一流大学办学成功的关键.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到今天,其背后是否有作为共同精神内核的办学理念,从探讨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的历史嬗变方面入手,在概括以西方大学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出追求真理、不为眼前利益所驱动是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的精神品质,是大学永恒的价值选择;学术自由、教授治学是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根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是大学的基本价值理念;服务社会,指导社会是大学的责任和存在的价值等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