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演绎法、归纳法、文献档案分析法,分析了部分体育项目赛事中运动员与现场观众缺乏积极互动的原因,以及运动员与现场观众互动的重要性;探讨了"运动员—现场观众"双方的熟悉程度、观众的观赛动机等因素对互动质量的影响。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体育运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提高"运动员—现场观众"互动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从文化资本互动与情感能量互动两方面对CBA球场暴力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指出,赛前与赛中的互动仪式相互联系,赛前不良的互动仪式会将负向的情感能量带入比赛,使共享情感破裂,产生球场暴力现象。球员个体间情境互动会过渡到球队群际间,暴力行为会通过互动仪式链不断扩散到其他球队。比赛中双方都存在冲突性紧张,谁能抢占情感能量主导权谁就会在博弈中占据优势地位,处于压制的一方将转化为恐惧感。恐惧与冲突性紧张塑造了暴力情景,导致了球场暴力行为的发生。提出,应规范球员行为表现,防止球员暴力惯习的形成;加强球队球员间的沟通交流,修复断裂的互动仪式链条;注重裁判执裁能力建设,维持现场球队双方情感能量的平衡;营造有序的观赛环境,激发球迷潜在的道德情感。旨在为CBA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观众在观看网球比赛过程中影响比赛顺利进行的行为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观众对规则和观赛礼仪了解不够、宣传不够等方面。在简要介绍网球观赛礼仪的基础上,重点从营造氛围、加强宣传和学校教育等方面提出对策,旨在提高观众的观赛素质,更好地推动网球运动在我国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如何提高网球赛场观众道德素养,观赛的"专业化",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网球观众提出了五方面建议:(1)大力宣扬奥林匹克精神;(2)注重网球运动"软环境"的建设;(3)加强网球专业知识和网球"看台文化"的宣传工作;(4)提高网球观众个人道德素质与修养;(5)加强社会媒体与观众、运动员之间的"三方互动"。  相似文献   

5.
摘要:运动竞赛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项影响巨大的社会文化活动,精彩的体育赛事往往能使亿万人如痴如醉,人们为什么热衷于观看运动竞赛?基于需要和动机理论,以观众的“观赏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观众的观赏动机进行调查与分析,并以动机导源到需要,阐释观众具体的观赏需要及“为何观赛”的原因,以期为竞赛表演市场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观众的动机维度分别为审美追求、归属认同、明星崇拜、宣泄娱乐、胜负刺激和求知激励;不同人口学特征观众在观赏动机各维度上存在差异;运动竞赛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满足着人们众多的心理、情感、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竞赛表演市场必须了解当下观众的现实动机与需要,整体考虑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来发展体育赛事和推展观赏活动。  相似文献   

6.
《导游英语》课程思政研究应遵循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教师要加强育人意识,满足学生的思想需求与情感需求,确保大学生自我发展与教育引导互动促进,实现学生思想上的提升.在教学中要依托授课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出适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人文奥运“和奥运赛场文化内涵的分析及其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提出了奥运赛场文化是实现“人文奥运“的途径之一,并且在奥运赛场文化构成的系统分层基础之上,提出为了建设良好的北京奥运赛场文化需从普及奥林匹克相关知识,提高观众欣赏体育比赛的水平;应在加强赛场文化及其互动方式的研究和宣传,创新入场仪式和授奖仪式,以及奥运场馆内的设计和布置等方面,充分体现“人文性“。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凝结承载着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彼此交融的历史现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发展内在相通、耦合关联。红色文化中涵养的政治认同、民族情感、身份认同等因素,是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内容,对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五个认同”,消解各类错误思潮冲击,构建立德树人多维支撑等具有重要价值。只有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中蕴藏的民族团结进步因素、利用好高校课程体系育人主渠道、有形有感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手段、延展社会教育平台等多方发力,才能实现高校红色文化传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注意力经济时代,探讨我国体育观众这一命题的社会背景,指出注意力经济时代社会高速发展,出现各阶层人群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小康社会发展导致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现象日趋明显,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体育观众间的体育行为差异日趋明显,体育观众阶层分化的需要迥异,体育的职业化、市场化发展,客观上需要进一步细分观众人群,以及我国注意力经济发展等问题的现实存在,客观上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不同社会阶层体育观众的研究。研究分析了探讨体育观众的理论及实践价值,进而提出注意力经济时代发展我国体育现场观众的策略:1)提高公众对于体育赛事的关注度,打造注意力经济时代品牌赛事;2)加强现场观众与运动员互动;3)加强现场体育观众与媒体的互动;4)营造活泼、丰富、重在参与的竞技体育赛场文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探究滇西边陲刀杆节传统仪式中的文化认同与体育价值。认为:傈僳族刀杆节仪式中的文化认同包含自我认同、互动认同和社会认同三个方面;傈僳族刀杆节仪式具有特色文化价值、社会功能价值、激发体育正能量价值、健身休闲娱乐价值和体育经济价值;其既有傈僳族民族的特性元素,又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米哈伊尔.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作为依据,剖析了当前以体育为文本的网络狂欢的典型形态:景观、追捧、恶搞、暴力、围观,并对由此造成的病态体育文化提出批评。研究认为:将网络狂欢根植于日常生活是当今社会文化中信仰的缺失,精神的萎缩和价值观的偏离;网络狂欢不仅取消了狂欢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更显示了当今时代一种病态的社会文化症候;提出发扬"狂欢"所具有的积极性,透过网络的幕布回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来的突破之路。  相似文献   

12.
赛场观众体验不仅来源于赛事组织者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刺激,也同样来源于观众自身的参与。本研究借助顾客参与理论,在明确观众参与的内涵后,将赛场观众的参与方式分为信息搜寻、沟通交流、互动合作和责任行为,从参与的角色将观众参与分为指示者、调度者、摒弃者、共同生产者和共同使用者,最后探讨了观众参与对情感体验、社会体验、思考体验和戏剧性体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呈现了悠久灿烂的古现代中华文明,体现了中华文化精神与奥运精神互动交流。分析认为,开幕式呈现的中华文化的团结统一的精神、“和为贵”的诉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自强不息的精神、开放的姿态,与奥运文化的团结、和平、奋进、和谐、交流等精神相通互补。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的词中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作为一个文化女性,李清照具有与一般女子不同的人文精神。从李清照描写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文学追求和社会关注等不同内容的词,可以透视出李清照对人生世事、美好情感和环境际遇所持的态度,从中揭示其文化女性的人文特质。  相似文献   

15.
论陆游在南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陆游南郑之行的细节考证,分析他身临其境时的纪实之作和日后的回忆之作的区别与联系,可以看出:陆游的纪实之作与回忆之作当中呈现的自我写照、生存际遇的描摹与情感寄托呈现了迥然相左的两种形态,前者的陆游自画愁苦而迷惘,自然地展露了一个叹老嗟卑的下层官吏和天才痛苦的混合形象,后者则化作昂扬卓砺的军中勇士,巡边、狩猎与燕乐挤占了南郑生活的主要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16.
师陀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创作的诗化小说集《果园城记》不仅是作家本人个体生命情感的诗化呈现,而且彰显出了抗战时期那一代知识分子“乡愁乌托邦”的情感结构。这部小说集为行将消逝的乡土中国吟唱出了一曲无可奈何的挽歌,发出了关于“时间问题”哲性思考的独特声音;并由此对人类生命的普泛性存在处境进行勘探和追问,在回忆诗学的基础上营构出了一种具有中国古典文化特质的废墟美学。  相似文献   

17.
全国排球联赛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场现场观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全国排球联赛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场现场观众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场现场观众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当;中小城市主场现场观众学历层次高于大城市主场;现场观众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该年龄段的人数逐渐减少;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场现场观众职业分布具有明显的群体倾向性。此外,文章还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现场观众获得门票的途径,可以接受的门票价格,消费动机等做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的教育不仅需要科学知识塑造下健全的理性,更需要文化氤氲下完整而丰满的感性.然近代以来武术教育却在西方体育范式的裹挟下注重以技能为主的知识理性培养,更在科学与民主思维过滤下边缘了武术文化中固有的非理性熏陶,致使其教育性不足.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非理性典型——武术教育仪式的内涵、流变和当代重构进行了梳理,认为,武术教育仪式作为一种示人规范的教育手段,内蕴宗教信仰、伦理、情感等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以降的反传统使传统武术教育仪式内涵发生了祛魅化的文化流变,原初的教育效果被破坏;回归传统之际,提出一般流程及象征性、教育性、表演性、地方性等武术教育仪式重塑的基本原则,以期为提升武术的教育性提供参酌.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视传播受众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1)电视是受众获取奥运相关信息的首选媒体;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各观众群体都表现出积极踊跃的收视兴趣,呈现出全面的收视盛况;3)观众观看奥运会的最大需求是赛事信息和比赛过程;4)受众在收视过程中表现出对我国的优势项目和三大球项目关注程度高、受体育明星的影响较大、男性、年轻、中高学历观众收视增长突出、心态更加开放、对奥运明星的评判标准发生变化、在收视中获得温暖的情感体验等特点;5)北京奥运会电视传播受众的需求基本上得到了满足.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上海市宝山罗店龙船活动的参与人群及文化传播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龙船活动参与者人群中缺乏年轻人;起航前的仪式、龙船活动的暖场表演部分获得不同人群的认同;知识竞答与文化讲座应开展而尚未开展起来。建议:充分发挥企业和政府的合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龙船活动当中;呼吁政府积极开展文化讲座和知识竞答;及时了解民众需求,不断优化罗店龙船活动内容,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与人民需求得到满足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