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帝王世纪》是魏晋学者皇甫谧研究上古以来帝王史的成果,记载的一些不见于其他典籍的材料,多采取较为审慎的态度,往往数种说法并存。有人据后世典籍所引其中个别帝王在位年数的不同,认为存在"一书二说",进而推测是皇甫谧根据《竹书纪年》修改原作的结果。但细绎相关证据,即使有"二说"的帝王在位年数也多与《竹书纪年》的记载不同。而皇甫谧卒于元康三年(293)的新说也不成立。  相似文献   

2.
“响沙”是在茫茫大漠中时而出现的一种浓重、悠长、和谐、震耳欲聋的声音。十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旅行家和专栏作家都记载过这种奇特的鸣沙现象。回顾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的记载。他写道:“这些沙漠中的精灵用各种乐器声和武器碰撞声将空气填满”,这是他根据中亚地区沙漠中的轰鸣沙写下的文字。如今,世界上  相似文献   

3.
王维的出生年份问题,两《唐书》没有记载,长期以来不能加以肯定。学术界对该问题讨论颇热。就20世纪以来学术界的探讨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公元701年说;(2)公元692年说;(3)公元694年或695年说;(4)公元699年说。  相似文献   

4.
十二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历代文学界和史学界,对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籍贯问题,多各持其说.历代学者各在自的著述中记载他的籍贯涉及了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近十个州县,使读者莫衷一是,成了历史的一个“悬案”.  相似文献   

5.
眼镜     
《初中生》2012,(28)
最早的眼镜可能同时出现在13世纪末期的中国和欧洲.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里记载:"中国有些老人一只眼戴一种东西看小字."这种能看小字的东西其实就是眼镜.从他的描述里,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眼镜只有一块镜片.据历史书记载,14世纪时,一匹好马才能换一副眼镜.  相似文献   

6.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这是目前我国大学中学历史教材通用的说法。但从18世纪中叶以后,国内外史学界一直进行着这样一个争论:是不是中国人最先发现了美洲? 一、争论的缘起:《梁书》中的记载 是不是中国人最先发现美洲的争论,是从《梁书·诸夷传》的记载引起的。该书记载说: 齐永元元年(公元499年)有一位法名慧深的和尚从扶桑国来到荆州。据他说在中国的东面,到大汉国  相似文献   

7.
常山太傅韩婴的籍贯,司马迁、班固记载为"燕人也",很笼统,为后人争韩婴为本地先哲提供了机会;明清以来,有两府一州四县认为是韩婴籍贯所在地。根据韩婴籍贯的燕人说与两府一州三县说和韩婴墓四种不同的文献记载与其籍贯的关系,以及韩太傅祠与其籍贯的关系等,认为明清以来所说的韩婴籍贯证据都有瑕疵,还是以韩婴籍贯燕人说为好,范围大而不具体,但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8.
有关"仙发"的最早记载,见于18世纪英国作家怀特写的《索尔邦博物志》。怀特在书中说,1741年9月21日黎明前,他走到田野中,发现青草上有一层层的"蜘蛛网"。  相似文献   

9.
贝克莱的后期著作《西利斯》是否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早期哲学的新哲学?这是西方哲学界自19世纪以来争论颇为激烈的一个问题。对于问题的缘起、争论的由来以及主要分歧的看法,笔者在《贝克莱是否有两种不同的哲学》(《哲学动态》1991年第4期)一文中作了介绍,这里,拟根据自己在翻译《西利斯》一书时所搜集到的材料以及所作的研究谈谈自己的看法。贝克莱的后期哲学与早期哲学相比的确有变化,但不能笼统地说他提出了两种根本不同的哲学,至多只能说他对早期哲学作了一定的改造。在本原问题上,他的后期思想在表达方式、具体论证以及关于宇宙的结构图景上有重大变化,但并未动摇他在早期所提出的基本原则;在认识论上,  相似文献   

10.
信息点击     
库切说:对大多数孩子的想像而言,电视已经取代了书的位置作为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12月7日,库切在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发表了获奖演说。库切当天演讲的主题是文学寻根。这位63岁的南非作家大谈笛福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说自己的创作源自欧洲文化,以及17世纪以来欧洲文化的不断扩张。当天,库切还罕有地接受了瑞典《每日新闻报》(DagensNyheter)的简短采访。他对该报说:“我要说的是,我是这种扩张的产物,因为我的精神家园显然是欧陆,而不是非洲。”库切还说,自从今年10月份他得奖的消息公布以来,他便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演讲…  相似文献   

11.
眼镜     
《初中生》2012,(25)
最早的眼镜可能同时出现在13世纪末期的中国和欧洲。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里记载:“中国有些老人一只眼戴一种东西看小字。”这种能看小字的东西其实就是眼镜。从他的描述里,  相似文献   

12.
论点     
关于职业教育本质自20世纪上半叶我国学者对职业教育本质开始研究以来,因研究的出发点、角度和方法的不同,所持的观点竟有二十余种。以下是其中的十种观点:(1)"生利性"说。认为职业教育是在提高受教育者造福社会与他人能力的同时,给予他个人获得生计的手段和本领;(2)  相似文献   

13.
"秦"字的由来秦始皇赢政统一全国后,重立国号时动了很多脑筋。有一天,他问部下:"开天辟地以来,谁的功绩最大,史书上有无记载?"有一官员答:"从开天辟地,功过是非都记载在《春秋》中。"赢政一昕特别高兴,说:"寡人乃千古一帝,就占《春秋》各一半,定国号吧。  相似文献   

14.
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故里在哪里,历史文献无确切记载,当今一些研究文献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还有两个县的地方史志将展子虔的故里确定为其所在县,不但证据不足,也与一般常识相悖。根据唐代画史文献的模糊记载,展子虔被隋文帝所诏时来自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后来又有"渤海人"之说,据此推测,展子虔的故里应为隋代之渤海郡(郡治今山东阳信县)一带。但在找不到确切佐证史料的情况下,还不能确切地说他的故里在哪县。  相似文献   

15.
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故里在哪里,历史文献无确切记载,当今一些研究文献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还有两个县的地方史志将展子虔的故里确定为其所在县,不但证据不足,也与一般常识相悖。根据唐代画史文献的模糊记载,展子虔被隋文帝所诏时来自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后来又有"渤海人"之说,据此推测,展子虔的故里应为隋代之渤海郡(郡治今山东阳信县)一带。但在找不到确切佐证史料的情况下,还不能确切地说他的故里在哪县。  相似文献   

16.
古之学校的诞生 中国的教育是在原始社会诞生的,最初是渔猎和农耕等劳动技术的传授,传说中的“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结网捕鱼”“神农氏教民制耒耕作”,就是一种证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教育与生产劳动走向分离,成为一种专门的活动,需要在专门的场所进行,这就出现了学校.文字记载显示,约在公元前17世纪的夏代出现了学校,如《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也有文献说,“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这里的“校、序、庠”就是学校的名称.文物可以佐证的学校则出现在公元前12世纪的商代,甲骨文里记载了“庠、序、学、瞽宗”等这样一些学校名称,不同名称的学校,可能担负着不同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7.
孟若虹 《语文天地》2011,(23):33-34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评价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的确,朱自清的散文朴素自然、缜密优美,富有诗意和情趣。《荷塘月色》便是其中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学语  相似文献   

18.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德华:化学家,他研制一种叫忘情水的东西,能换人一夜不流泪!阿杜: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竟然说他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够唯心吧!齐秦:动物保护者,宁愿当动物也不愿做人,说自己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相似文献   

20.
脱脱蔑儿吉台氏是元末少有的宰相、政治家、忠君之臣。他曾为元朝建立过汗马之功,却落得被贬、遇害的下场。关于脱脱之流亡处,史料记载不同:有脱脱亡滇说、中途被害说、亡于淮安说。笔者利用正史、地方志、私人著述等史料考证脱脱最终流亡地,指出后两种说法之谬。据有关线索初步认同脱脱亡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