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用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和二氯甲烷在氢氧化钾存在条件下合成氧亚甲基连接的聚氧乙烯多嵌段聚合物的电解质基质,再以0.7gLiClO4 0.7gSiO2,0.7g嵌段聚合物,7g丙烯酸甲酯为组分制得室温离子导电率为1.8310×10^3S/cm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利用红外光谱分析聚合物结构特征,并讨论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导电性和电致变色现象.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ZrO2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新应用,介绍了ZrO2栅MOS氧传感器的结构、工艺流程、导电机理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在锂离子电池无水电解质研究与探索方面的成果,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无水电解质锂盐的电化学性能与结构的关系,并介绍了无水电解质锂盐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近日张德新教授所撰《纳米CeO2 基电解质薄膜的阻抗谱研究》一文,在《PhysicaB ,physicsofcondensedmatter》(《物理B ,凝聚态物理》) 2 0 0 4年第344卷上发表。该杂志为国际SCI检索系统选用的科技源期刊。该论文测量了采用凝胶浸渍提拉法制备的纳米CeO2 基电解质薄膜在不同条件的阻抗谱,并根据纳米CeO2 基电解质薄膜的内部模拟等效电路研究了不同掺杂浓度及不同测试温度对阻抗谱的影响。发现在忽略晶粒表面电容Cg 时,纳米CeO2 基电解质薄膜在70 0℃热处理温度下,不同掺杂浓度对纳米CeO2 基电解质薄膜的阻抗谱的形状影响较小,对阻抗…  相似文献   

5.
利用四探针测试法分析了导电聚苯胺(PANI-CSA)薄膜的电导率及其屏蔽特性,发现随着薄膜的厚度从4~40μm变化,导电聚苯胺薄膜的室温电导率在12~25S/cm范围内变化.并测试和分析了导电聚苯胺薄膜的屏蔽特性与薄膜厚度的关系,得到了导电聚合物PANI-CSA薄膜的电磁屏蔽效能在一定厚度范围内与理论值是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电解质的概念表明:1.电解质是能导电的(一定条件下)纯净的化合物。能导电的单质或混和物就不是电解质。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溶解在水里(一般不与水反应)或在熔化状态下。无这个外界条件,电解质是不能导电的。上述电解质的概念,对大多数离子化合物和强极性键化合物讲是适用的,但对微溶于水且受热易分解的化合物,如 BaSO_4、CaCO_3、Cu(OH)_2、Fe(OH)_3等,就不适用。从分子结构看,BaSO_4、  相似文献   

7.
问题1为什么说电解质导电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给电解质通交流电时,也会发生电解反应吗?金属导电只是电子在金属晶体内定向移动,导电前后金属材料不会发生变化,故金属导电是物理过程.电解质导电指的是处于"金属导线—电极—电解质"闭合回路里的电解质的导电过程,并非特指电解质溶液内部(若单指这部分离子移动,就只是物理变化了).  相似文献   

8.
一、对概念的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应注意:1·电解质、非电解质类属于化合物,要区别于单质、混合物.2·电解质导电的本质是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也就是说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其不一定是电解质.NH3SO2CO2SO3→(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9.
电解质与电介质的区别甘肃省平川中学(730913)郝义民,贺润芳人们常常将“电解质”误写成“电介质”,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电解质是指在溶解或熔解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类、碱类及盐类等.电解质由于能离解成离子,故能导电.根据其电离度的大...  相似文献   

10.
1 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辨析 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强调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且只要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2个条件中,任一条件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  相似文献   

11.
以聚乙二醇(PEG)为聚乳酸/苎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塑剂。研究不同分子量、不同组成的聚乙二醇对聚乳酸及其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分子量(分别为1000、2000、6000)的聚乙二醇中,PEG2000影响苎麻纤雏对聚乳酸结晶成核活性最为显著。PLA/PEG2000/15wt%RF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是纯聚乳酸的2倍.X射线衍射(WAXD)显示,复合材料以30℃/min快速降温时仍然是结晶态,而纯聚乳酸以10℃/min速度降温时则是非晶态。  相似文献   

12.
电解质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荷,包括正离子与负离子两种,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不仅是负离子,还有正离子.尽管欧姆定律对金属、电解质导电均适用,但其导电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电解质是靠正、负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是一种离子导电.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一些中学教材和大学试用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中,对电解质的概念都是从物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来叙述的,也就是说电解质的概念被定义成: “根据物质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可把物质分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大类。”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的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下册第七节《电解和电镀》课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金属导电时,金属本身看不出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解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笔者认为文中“电解质发生了明显变化”一说不妥。从CuCl_2溶液的导电情况看,的确是“电解质发生了明显变化”,但这仅仅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一种情况。如 Na_2SO_4、KNO_3、NaOH 等电解质溶液导电时,  相似文献   

15.
小议电解质     
谈起电解质 ,人们自然会想到 :电解质就是能导电的物质。那么金属是电的良导体 ,都能导电 ,它们都是电解质吗 ?不是。中学化学教材对电解质是这样定义的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叫电解质。在这里明确指出了电解质 :(1 )必须是化合物 ;(2 )必须是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3)导电的前提条件是在水溶液里或在熔化状态下。金属是单质 ,不是化合物 ,所以金属不是电解质。有些物质如甲烷、乙烯、丙炔等大多数有机物 ,它们是化合物 ,但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它们都不导电 ,因此它们都不是电解质。还有些物质如CO2 、SO3 、NH…  相似文献   

16.
展庆领 《考试周刊》2010,(16):172-172
金属导体导电是依靠自由电子作为载流子导电;半导体材料导电是依靠电子-空穴对作为载流子导电;液体导电是依靠液体中电离的离子作为载流子进行导电(汞除外);电解质溶液里电解质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在给它加上电压后,阳离子和阴离子就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就是电解液导电。  相似文献   

17.
1.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分析:根据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电解质必须为化合物,而金属单质熔化状态下也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2.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分析:液态的共价化合物均不导电,但某些液态的共价化合物(如酸等)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酸均为电解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数字化实验定量测定不同电解质溶液在相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大小,探究了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内部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引起的电导率变化曲线,使学生通过宏观图像辨识,加深对教材中有关电解质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的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上述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蔗糖、酒精等化合物,在水溶液里不能导电,在熔化状态下也不能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至于单质,不论它们是否导电,由于它们不是化合物,因此就不属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围,例如金属铜或铝等。所以,在讨论单质是不是电解质时,宜提“不是电解质”为妥。当然把蔗糖、酒精等“非电解质”叫“不是电解质”也是可以的。总之,“不是电解质”中除了“非电解质”以外,还有很多单质(导电或不导电),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现列表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20.
柔性透明导电ZnO基薄膜的制备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器件向小型化和轻便化方向发展,柔性衬底的透明导电薄膜将成为硬质衬底透明导电薄膜的更新换代产品,柔性透明导电薄膜ZnO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且资源丰富、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总结了近年来对柔性衬底材料处理的方法,分析了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综述了柔性透明导电ZnO膜的主要制备技术及其优缺点,阐述了当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并讨论了工业应用对柔性透明导电膜的性能要求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