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成为大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源,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承受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心理承受力概念、研究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增强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承受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来自校内外的压力,如情感、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面临着巨大挑战,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显得异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挫折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提高"90后"大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使其形成健全的心理品格。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信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应激源特点及常用应对方式,从而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采用大学生心理应激源及应对方式问卷对某信息类高校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前程压力是信息类高校大学生面临的最大的心理应激源;大学生在前程压力、学习压力、社交人际压力、自主独立压力上年级差异显著,大三学生压力最大;大学生在应激状态下习惯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为:解决问题、幻想、自责、合理化、退避。高应激组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进而得出结论:信息类高校要指导大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顺利度过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是大学生抵抗外在压力的能力,它在外在压力与其身心健康之间起到缓冲调节作用。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可以通过压力量和身心健康指标这两个外显变量观测出来,并具有发挥最佳缓冲功能的极限值。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先天气质因素、后天成长经历和自主能动性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包含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种成分,各种心理成分在抵抗和缓冲压力的过程中行使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是大学生抵抗外在压力的能力,它在外在压力与其身心健康之间起到缓冲调节作用。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可以通过压力量和身心健康指标这两个外显变量观测出来,并具有发挥最佳缓冲功能的极限值。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先天气质因素、后天成长经历和自主能动性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包含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种成分,各种心理成分在抵抗和缓冲压力的过程中行使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学习压力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状况是引导大学生健康学习的重要条件。掌握大学生学习压力状况需要了解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大小、学习压力的来源、学习压力的影响、学习压力的排解方式等问题。合理疏导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需要从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目的、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提高挫折承受力、塑造健全人格和心理品质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准确地分析判定一个人的压力应对方式,可以为压力应对技巧的学习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治疗性干预指明方向。应对方式的选择以一定的心理资源和社会支持资源为基础。高校可以从压力认知、自我效能感、情绪管理策略、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着手,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林挺葵 《文教资料》2009,(8):189-190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与挫折有关.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大学生受挫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调整自我期望值,加强心理修养.并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大学生提高挫折承受力,有效应对挫折,从而培养其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当代的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对挫折的承受力却越来越弱.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从压力与挫折的概念、大学生压力的来源、挫折的类型以及挫折应对和压力管理的方式进行简单的探析.目的在于为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有效地挫折应对和压力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逆境和网络成瘾看大学生逆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逆境层出不穷,与之相应的应对方式却令人堪忧。有的采取一种极端的自伤或伤人的方式;有的终日陷入“无聊”、“郁闷”的旋涡不能自拔;随着网络的普及,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网络中寻求压力释放的途径而形成网络成瘾。面对这样的现实,对大学生实施逆商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高校文化的内部功能有:(1)影响成员意识和规范成员行为,(2)增强学校凝聚力,(3)调节学校内部的社会关系;外部功能有:(1)利用组织意识指导学校与环境互动,(2)利用高校文化特征树立学校形象,(3)利用特定的高校文化适应环境。高校文化的内容包括:意识体系,制度性规范,行为基本模式,象征性符号和模范人物故事和传说等。高校文化的主要特征应与各校特有专业相联系。高校文化内部传播的目的是维持学校内部统一、实现整体协调和整体运作;外部传播的目的是突出本校的文化个性,给公众留下深刻的识别印象,扩大本校对,公众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试析大清律中例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形式和“有例不用律”的明确规定,使得清例的法律地位大大提高、律的法律地位大为降低。律例合编一度协调了律例矛盾,例对于律的补充、修改、废止作用也曾适应了统治的需要。但是,由于例多为一人一事而设,为贪官污吏徇私枉法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导致吏治腐败,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3.
What should be learned? How should it be organized for teaching? These seemingly simple questions are deceivingly political. Curriculum theorists are preoccupied with the politics of the first question at the expense of the realpolitik of the second.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are preoccupied with the realpolitik of the second question at the expense of the politics of the first. I argue that conceptual distances between curriculum theory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are based on divisions of labour established during the 1960s. After decades of neglect, curriculum theorists, and specifically critical theorists, appear clueless when it comes to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realpolitik of their causes. When it comes to the realpolitik of practice their political causes are formless. Quite the opposite of critical theorists, instructional theorists nearly mastered the realpolitik of form but have no political causes. I argue that, to contradict the status quo of C&;I, curriculum theorists will have to dirty their hands with the realpolitik of form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will have to clutter their heads with theory.  相似文献   

14.
文明是劳动的积累和积累的劳动,是人类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人们开创新的历史的既得力量。人类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社会个体的价值寓于个体自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历史的实现方式在于人们对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取决于其是否融入创造历史的群众运动中去。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是人类历史走向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人类历史得以延续与发展的社会基因。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积淀成历史的现实与现实的历史,人类历史的演进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5.
It is known by entropy theory that image is a source correlated with a certain characteristic of probability. The entropy rate of the source and ? entropy (rate-distortion function theory) are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deo images, and hence are essentially related with video image compression. They ar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age compression, though impossible to be directly turned into a compression method. Based on the entropy theory and the image compression theory,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ate-distortion featur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Lagrange multipliers to some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the H.264 standard,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the algorithm model of coding rate-distortion. This model is introduced into complete test on the capability of the test model of JM61e (JUT Test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peed of coding increases without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the rate-distor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der.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是一个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基础、以资本的国际流动和世界市场体系的构建为表征的复杂运动。全球化过程客观上蕴涵着一种世界性全方位整合取向。然而,这种一体化运动却遭到了民族国家这种政治结构形式的抵制。因此,全球化过程中的政治文化呈现为明显的民族性碎裂状态。其原因不仅在于政治文化的民族性,同时还在于各种政治体利益的特殊性。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展开客观上要求把政治文化的民族性置于全球性政治共识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一种以全球性共识为基础的多元政治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7.
选取“文选学”成立过程当中的关键文学史实作为案例切入,通过系统地分析,如实勾划出六朝隋唐时代文学观念演进的各主要阶段,特别提出中古审美视角转变的三个环节,从而反向论证《文选》和“文选学”正是中古文学观念主要特质的代表。进而将之放在近三百年学术史的坐标上同其它专学的发展作以对比,阐明其美学思想在中国文学史的演进过程中所起的再度深化作用。并在探讨后一子命题的同时,联系传统文献的分类思想,对之进行类型学层面的学术阐释。  相似文献   

18.
诗歌意象的组合是诗歌话语的组织。从语言学角度对意象跳跃的成因、定义、存在基础及功能进行分析,诗歌意象出现跳跃是由于话语中缺失某些信息因素之间的确定与被确定关系,而使语义间连贯与衔接的正常状态被破坏而造成,它以话语的语用含义作为它在诗歌中存在的基础,能够起到丰富话语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论文提交系统的开发背景、设计和实现的过程.在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提交的主要流程、功能结构、各级用户及其角色的定义、系统的功能以及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在实现部分,主要说明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并给出主要模块的代码.  相似文献   

20.
Theodore Dreiser is now regarded as one of the pre-eminent American realistic novelists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an anatomist of the American Dream.In his great work An American Tragedy,Dreis- er exposes and criticizes mercilessly the corruption and black side of American society.The disillusion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 is an important theme of the fiction.This paper illustrates "An American Tragedy" is the re- flection of disillusion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 in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tragedy of a mortal,the tragedy of American society,and the tragedy of the American Dre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