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论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及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正强  沙永梅 《新闻界》2004,37(5):13-15
在现代法治国家中,传媒监督和司法独立是构筑社会公正体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时下中国,随着民主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媒监督和司法独立两者之间的冲突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民主与法治体系中,由于司法与传媒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评价的制度性结构,如何在传媒监督和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2.
报业竞争日益激烈,新闻题材的分类、记者的分工越来越细。法治新闻记者、法治新闻版面,就是分工细化的表现。分工越细,要求记者的专业素质越高。近些年来,法治新闻记者的证据意识越来越强。但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照抄"司法文书,仍不时出现事实差漏,甚至引起纠纷、官司。本文试图通过若干事例,说明司法文书"新闻化"过程中,记者必须注意的"抄写"要求。一、准确与模糊这里的"准确",是指新闻表述尊重司法文书,保持客观、公正、冷静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传媒与司法的关系渐成了热门话题。传媒司法监督与公正司法的关系问题更吸引了媒体与司法两大领域众多人士的关注,不同观点的碰撞也非常鲜明。其中,观点最为歧异的是:传媒司法监督与公正司法之间的关系,是否主要是一种互相排斥、冲突的关系。 先看看否认传媒监督司法的必要性与有效性的论者是如何界定这一关系的。有影响的法学家苏力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中谈到加强舆论的司法监  相似文献   

4.
传媒与司法关系的法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昕 《新闻记者》2000,(5):38-40
当今时代是一个传媒愈来愈活跃的时代,也是一个司法对社会的调整愈来愈强有力的时代。而无论在哪个国家,传媒与司法体系的良好运作之间又总是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因此,处理好传媒与司法的关系,特别是司法独立与传媒监督之间的关系,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司法与传媒关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时代是一个传媒愈来愈活跃的时代,也是一个司法对社会的调整愈来愈强有力的时代.而无论在哪个国家,传媒与司法体系的良好运作之间又总是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因此,处理好传媒与司法的关系,特别是司法独立与传媒监督之间的关系,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比较考察:司法与传媒的对立统一传媒与司法不仅仅是简单的监督与被监督,对它们进行制度层面上的比较考察,有助于全面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社会,每提及公正的司法审判和传媒报道,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对矛盾体。每当两者相遇,便会出现法律问题。媒体自由报道与司法公正是民主法治社会珍视的两种价值,二者在所追求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而传媒活动与司法活动的本质特征又决定了二者具有天然的冲突性。这种冲突通常是由两种表面上相互矛盾的权利造成的。在整个世界传播法律与伦理下,皆是如此。本文将细述司法审判与传媒报道的关系,剖析两者间的冲突和契合,谋求公正审判与法庭报道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何静 《今传媒》2011,(12):23-24
社会的发展,新闻在促进社会发展以及推进民主法治进程中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闻与司法二者的关系也日益受到新闻界和学者的重视,就有学者提出大众传媒滥用、错用监督的权力而易于出现"媒介审判"的现象。本文从"媒介审判"的概念入手,分析中国当前司法体制下传媒与司法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新闻传媒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如何正确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论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 《新闻知识》2000,(6):21-23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法治国家,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的基本的、也是最后的合法手段。司法公正对于我国社会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现阶段,司法腐败现象大量存在。人们普遍认识到必须强化对司法权的监督,以清除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传媒作为重要的社会监督力量,在这方面被寄予厚望。对此,笔者认为,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看到传媒监督司法的复杂性,即它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传媒监督要趋于良性,必须寻求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合理平衡。 一、传媒监督司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去年,李鹏委员长明确指…  相似文献   

9.
超越形式法治论:中国行政法治路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领域的"新行政法"和"实质法治论"的理论探讨确实构成了对传统的"形式法治论"所立基的"依法行政原则"和"司法审查原则"的有力挑战,通过将"民主"接纳入现代行改过程和司法过程,共同提出了行政法治的"民主化"命题,这就提供了中国行政法治"包容性增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既是传媒自身利益的追求,又是基于伸张和维护社会正义而作出的价值选择。传媒监督司法,一方面具有积极肯定和强化司法的作用;另一方面媒体囿于情感性判断而较少顾及司法的技术化、程序化运作方式,出现了“传媒判案”的不正常现象。客观分析传媒介入司法的动因,审慎评判传媒监督司法的价值与效能。既是传媒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司法独立与公正的价值需求。  相似文献   

11.
在司法与传媒的互动实践中,司法为传媒提供的司法活动信息,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司法的公开、透明,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为公众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创造了必要条件传媒适度介入司法,其强大舆论影响与司法内在公正力量的结合,有力支持了司法抵制某些权力部门或强权人物对司法审判的干预,从而促进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传媒对逐步演进的司法改革报道,回应了公众对司法改革的呼声、要求及愿望,推动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深化;传媒对法院业绩的传播,树立了法院的形象和权威,弘扬了法治精神和理念.诸多公正司法裁判的范例经由传媒的报道,深刻地影响了公众的法律意识,使其相信公正和正义由司法而得以实现,从而对司法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在司法与传媒的互动实践中,司法为传媒提供的司法活动信息,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司法的公开、透明,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为公众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创造了必要条件;传媒适度介入司法,其强大舆论影响与司法内在公正力量的结合,有力支持了司法抵制某些权力部门或强权人物对司法审判的干预,从而促进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传媒对逐步演进的司法改革报道,回应了公众对司法改革的呼声、要求及愿望,推动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深化;传媒对法院业绩的传播,树立了法院的形象和权威,弘扬了法治精神和理念.诸多公正司法裁判的范例经由传媒的报道,深刻地影响了公众的法律意识,使其相信公正和正义由司法而得以实现,从而对司法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独立审判是世界各法治国家奉行的宪法原则和诉讼原则 ,从法律上说 ,审判机关审判案件不受传媒的影响或干涉 ,传媒无权干预诉讼活动。现代社会是一个传媒愈来愈活跃的时代 ,同时也是一个司法对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愈来愈强有力的时代。为了保证独立审判 ,同时又保证传媒能对司法实行有效的舆论监督 ,在法律对传媒报道诉讼活动没有作具体规定之前 ,当务之急是确定有关传媒报道诉讼活动的一些基本原则 ,避免传媒报道对公正审判产生负面影响。一、维护法律尊严原则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法院则是依据法律审理案件的审判机关 ,是现代法治国家最公…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日益健全,司法机关在调和冲突、化解矛盾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司法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加强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有利于伸张正义,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然而,在现实中媒体监督司法越来越困难,司法机关(主要是法院)认为新闻传媒报道法院案件的审理可能形成的公共舆论的压力,影响法院公正审判,对传媒报道司法活动进行种种限制.因此,如何平等保护言论自由权和独立审判权,构建良好的传媒与司法之关系,成为新闻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吴飞  程怡 《新闻记者》2006,(4):42-45
2006年3月11日-12日,由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公开与公正-司法与传媒关系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司法理论界、新闻传播理论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沪杭两地传媒业界人士共50余人,共聚一堂,探讨了在新的媒介形势下,如何“构建传媒与司法的和谐关系”,并针对有关法治新闻报道的实务操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6.
龙飞 《中国广播》2014,(2):84-86
新媒体的崛起和迅猛发展,给司法公开的内容、形式、平台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挑战。新媒体时代,司法与传媒的交融和互动是大势所趋,要构建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需要法院持有善待宽容的态度,需要媒体加强自律、把握界限,需要自媒体遵守法律实现表达。只有如此才能保障人民享受民主权利、享受法治保障,从而实现我国的民主与法治。  相似文献   

17.
司法作为法律控制的领域,更多地强调法律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这可能会使司法领域成为民主虚置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重拾民主、考虑民意对司法的正当影响,对解决民主与法治之间的抵牾和冲突有所助益.通过传媒表达出来的民意应当通过合法途径进入司法过程,只有经过合法性检测的民意才具有正当性;司法机关亦应当提供将民意导入司法程序的制度通道,使民意与司法通过传媒架设的合法交涉程序形成共鸣.  相似文献   

18.
由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主办、法制日报社和华东政法大学协办、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和上海法治报承办的2008年全国法制新闻研讨会,于6月28~29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来自国内法制新闻研究界、法制传媒业界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司法宣传官员共70余人,参加了大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法治精神·舆论监督·和谐社会"的主题,发表了43篇论文,共同探讨了新时期法治与传媒关系、法制新闻与舆论监督、法制宣传与构建和谐社会、法制传媒对法制宣传工作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公安、检察、司法审判的工作领域,历来是传媒重要的新闻源,因为这些领域发生的事件多数具有突发性和冲突性;而新闻价值要素中,冲突性、异常性等,亦是记者选择事实的主要衡量标准。因此,现在电视台的各个频道纷纷开办不同名称的法治节目,多得经常让观众搞不清楚这个法治节目与那个法治节目分别属于哪个频道;专门的法治类报刊也很多,例如北京就又出了一份与晚报捆绑在一起卖的法治晚报。传媒与公检法的关系如此密切,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认识清楚公检法领域工作的特性,探索法治报道中的一些规律,使我们的报道真正为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如果对媒介及其传播熟视无睹应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它无论与己与人、与国家与社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躲逃不开的.同样在今天的这个时代里,司法也已经成为社会广受关注的焦点,书店里涉及司法的出版物汗牛充栋,各种报刊涉及司法内容的专栏连篇累牍,甚至已经有了专业的电视法制频道,当然这与我们正在逐渐走向法治社会的大环境大格局密切相关.一提起媒介与司法来,人们极易陷入传媒监督司法的套圈,矛盾与冲突仿佛构成了媒介与司法关系的灰色图景.那么,我们能否跳出媒介监督司法的套圈,重新构建起媒介与司法之间科学、合理、平衡的关系框架,使得传媒对司法的监督自由而又不过度,司法对传媒监督的抵触、排斥合理而又不过分,笔者对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