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价值观是家庭,也是社会的大事。中国与韩国都有重视青少年家庭价值观培育的优良传统。韩国的青少年家庭价值观虽然面临着国家、文化、家庭的三重危机,但青少年家庭价值观培育却独具特色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入研究韩国青少年家庭价值观培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青少年家庭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哈尼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本文探讨了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地学校教育传承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现状,针对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路径,例如:开发哈尼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重视校园民族文化建设、依托学校建立家庭和社区学习中心等。  相似文献   

3.
"家庭三部曲"系列电影是著名导演李安的早期代表作,影片对中国人的日常家庭生活进行了细致地描绘与刻画,展现了现代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对跨文化背景下传统中国家庭的文化变迁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厚重的文化内涵获得了观众的共鸣,具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一向是当代世界婚姻关系最稳定的国家之一,但在社会转型期经济文化的大变革中,作为社会生活基本单应的家庭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传统婚姻家庭的价值日渐减弱,离婚率不断上升.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家庭的变故除了给家长带来巨大的精神苦恼、加重的生活负担和由于社会偏见造成的心理压力以外,孩子,成了家庭离异的最大受害者。  相似文献   

5.
寒地黑土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寒地黑土文化是绥化地区土生土长的地域特征极其明显的北方文化,绥化的寒地黑土特色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随着当前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和外来强势文化对本来一直处于弱势文化地位的民族民间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重大危机。寒地黑土文化也面临着失传、濒危的重大危机。因此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律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6.
晚清儒学     
《现代语文》2007,(10):101-10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伴随着西方强大的经济侵略,西方的思想文化也以空前的规模、力度和深度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面对这一文化危机的挑战时,主要产生了以下三种不同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在跨国移民的研究中,文化适应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文化冲击则是一个分阶段的文化适应过程。在韩国的中国移民中,朝鲜族是一个特殊的族群。朝鲜族和韩国人有着同源的文化和血脉,随着中韩建交他们是最早进入韩国社会的中国移民。语言相通加之文化同源,他们在韩国社会经历着不同于其他移民的文化适应过程。在韩朝鲜族在经历了到韩半岛寻根的期冀,到无法真正融入韩国社会的失意,现在他们开始重新调整自己在韩国社会的定位,文化适应过程正在从危机期走向调整期。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和信念、善恶标准都受到了挑战和冲击.高校德育面临着四大困境,一是社会变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高校德育形成的冲击,二是西方社会思潮对高校德育的冲击,三是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冲击,四是大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的种种不利影响对高校德育的冲击.这些都迫使高校德育必须面对挑战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现代人大多集矛盾和边际性于一身,难以把握自身文化身份,进而成为边际人。文化认同危机不仅严重影响着边际人的现实生存,也制约着其人格健康发展。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观认同,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边际人人格发展中具有导引和规约作用。认知是认同的前提,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在理论的认同与内化上下功夫,从而为边际人化解文化认同危机、找到精神指引、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贝尔指出当代社会存在着精神分裂、文化危机和信仰危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回归宗教和建立公众家庭.从马克思的文化观分析,我们能够得出,贝尔对社会问题的揭示是深刻的、现实的,但其解决方案是不合理的,其分析问题的方法是不科学的.贝尔对这些问题的揭示、分析和批判,对分析和解决我国的文化矛盾或信仰危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开始转型,文化的发展出现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局面,在其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变迁而存在着各部分文化发展速度不一致,即文化堕距效应。基于此,本文以文化堕距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近现代民族文化危机的表现和原因,并思考走出民族文化危机的对策:建设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推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社会细胞的家庭进入近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迁,传统家庭文化也日益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和社会文化心理基础。家庭文化的走向不仅与家庭发展密切相关,而且还与社会结构的优化、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家庭文化在改革、开放、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不断地进行着组建和重塑,由家庭文化变迁尤其是现代家庭文化的生成而导致社会结构的分化和整合也日趋激烈,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为家庭建设和社会结构优化所必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文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乡村文化正面临着现代性危机,如文化价值危机及传承危机等。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主要的知识群体,应自觉肩负起乡村文化秩序重建的历史使命,即“尽心”传承乡土文化,“尽职”守护乡村课堂,“尽力”传播文明乡风。在乡村文化秩序重建中,乡村教师要敢于作为,积极参与乡村社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闫超栋 《教育探索》2008,(6):123-12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传媒手段的日益进步,时尚文化不断地冲击着平静的大学校园,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是:导致大学生主体的迷失;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扭曲;不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控制时尚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对策是: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家庭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孝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顺应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的道德需要,我国传统孝文化仍是促进农村家庭和谐、代际和谐、人际和谐及形成农村良好社会风气和稳定农村社会等方面的必然选择,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边缘人格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人格社会化过程的因素复杂多样 ,诸如家庭、学校、各种社会群体、社会氛围 ,乃至个体特质等 ,但社会文化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文化具有强烈的穿透力 ,宏观层次上的社会文化反射到生存于其中的个体生活情境 ,并经过内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流传甚广的“青春期危机”理论认为青春期的心理冲突及人格障碍是由遗传决定的生理因素引起的特定心理反应 ,是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无法回避的调整阶段 ,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普遍性。现在人们对此不再偏听偏信 ,事实上大量的青春期行为是习得的而非生物因素诱发的 ,换言之 ,除了生物学因素之外…  相似文献   

17.
喻辉 《文教资料》2011,(19):88-89
文化危机是文化在发展、交流过程中文化主体对本文化的价值合理性、认同心理、规范作用受到挑战、弱化甚至消解所具有的一种体验。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来认识:一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二是负质文化对正质文化的消解;三是主导性文化模式的负面效应;四是文化结构要素之间的失衡,以便更深刻地理解、研究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18.
社会作为文化的存在,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作为文化的存在,其文化素养的和谐构建,个体文化品位的提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形成,家庭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试家长为一种教育资源,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发挥家庭在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幼儿阶段是社会个体一生教育的起始阶段,儿童的语言之根、文化之根在此阶段已开始植下。而幼儿英语教育项目的启动无疑是对植根不深、扎根不稳的儿童民族文化认知和文化体验的巨大冲击,由于它是从文化和教育的本源和根本上对民族文化的撼动和熏染,因此其影响必然是重大而深远的;而且,由于它是在中国文化生态已严重恶化并发生安全危机的背景下生发的,因此幼儿英语教育无疑会进一步深化和加剧国家语言文化安全危机  相似文献   

20.
近代儒学是古代儒学向现代儒学的过渡,是近代中国社会实践的理论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近代儒学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论缺陷,但是它依然代表着近代中国社会理论的最高水平,并指导着近代中国的社会实践。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与西方文化的冲击,儒学尝试对历次危机做出回应,对自身的理论体系做出重大创新或调整,由此建构了不同的儒学理论体系。虽然历次回应均以失败而告终,但却构成了动态的近代儒学史。近代儒学的危机是社会危机在文化领域的反映,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与西学的深入传播,国人逐渐认清社会制度与文化的落后才是一切危机的根源,社会革命才是中国社会的必由之途。"五四"以后,近代儒学以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转向了现代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共同构成了中国三大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