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立志 《武当》2005,(2):39-39
武当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在这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武当道家、道教文化可谓是主干。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道家、道教文化,在二十世纪的前七十年被蒙上了“封建迷信”的尘土,其价值直到最近二十年才刚刚被人们所认知。通过认真的研究,学术界发现道家、道教文化蕴藏着对社会、对人类具有宝贵价值的思想文化资源,是一笔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许多重要观点,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至如今,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哲学思想对促进当代武术文化的现代推广和发展仍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动。  相似文献   

3.
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内部饱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许多重要内容,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道家本体论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传统武术文化蕴涵的道家思想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存在的基于自身文化传统而对“他者”文化产生的与其文化本质不相符的解读是在所难免的。当今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重振文化的辉煌,改变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单向透支”和“文化赤字”现象十分必要。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性符号,在近代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受“文化误读”的影响,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结果的历史意义需要我们进行及时的反思,以利于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道家传统养生文化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逐渐创立了拥有系统理论、独树一帜的道家传统养生文化。本文通过对我国道家传统养生文化的理论进行综述和剖析,用以指导人们如何健身。  相似文献   

6.
从“道家”思想看我国明、清时期武术文化的繁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亮  肖焕禹 《体育科研》2004,25(3):24-26
明、清时期,我国武术文化出现了一个繁荣阶段,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其发展起到了极大理论支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这一时期武术文化的特点和道家思想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比较,阐述这一时期武术文化汲取了道家思想中部分的观点作为其自身发展的理论基础,并提出其对促进当代武术文化发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武术有着悠久历史,并融合了道家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因此,传统武术才真正称得上养生运动。而追求人类的福寿康宁,延长人类的生命,充满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质,养生文化代表着东方人对生命的认知模式,是东方文明古国古老文化宝库中的一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民族创造了一种至今让西方人乃至于世界感到不能理解、感到迷惑的养生文化。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待现代传统武术与养生发展,以寻求其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马琳璋  马天巧 《武当》2006,(11):27-28
心意拳文化是含有多家学说的综合性文化,其中道家、医家、释家思想文化的成分多一些,心意拳的修炼采用道家、医家、释家修炼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谭大江 《武当》2008,(2):55-56
记得那是2000年春夏之际,德国波恩的何静文女士(这是她的中文名字,她的德国译音名字叫嫡芝娜)第一次到丹江口市来拜访我,她是为了解武当道教乃至中国道教,了解中国道家文化来的。自那以后,她每年总会领着德国的参访团来武当山一二次,同时也会请我到武当山为德国朋友们介绍武当道教,介绍武当文化,介绍中国传统的道家养生文化。八年来,我们建立了很诚挚亲密的友谊。  相似文献   

10.
武术及其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兴起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概念和文化内涵直到近代才有了明确的定义和阐述。随着人类对武术及其文化的不断探索认知,武术及其代表的文化不仅在中华大地深入人心、影响深远;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掀起了了解武术文化、学习武术技能的热潮。本文先从武术及其文化的起源、发展进行诠释,接着剖析武术及其文化在人类社...  相似文献   

11.
竞技:人类进步的表征与希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照人类学的观点,现代国际范围内的竞技运动,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不过是黑人、白人和黄种人之间的人种间的身体竞争而已。起源于非洲的人类,经历了长途迁徙,对不同气候地理环境的适应,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迁,形成了不同的人种特点,近现代竞技运动用极端的方式将这些不同人种身体上的特点表露出来。不同的文化也不同程度影响了人类身体的发展,这些发展可以反映形态与机能的进化和退化,以及技能的进步。竞技运动是保持人类自身生物优势、抵抗自身退化的重要手段,竞技运动连接着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从这个意义讲,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在体育人类学中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杨德川 《精武》2003,(8):28-29
内家拳源于道家文化,合于道家文化。说源于道家文化,人们没什么争议,说合于道家文化就需要实践的证明。大凡内家拳都讲外三合、内三合,这些甚至成为练拳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或功夫成熟的标准;而说内家拳合道则不大引起大家的注意,近现代有些文章提到了,但不是那么多。什么是合于道呢?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认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奥林匹克自诞生以后,便开始逐渐打破地域、种族、意识形态等的限制,得到了世界各地、各民族、各国家的普遍欢迎.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节日。由文化发生学的角度出发,从神话思维的认同、合理转嫁人类的本能欲望、反映人类对自身种群极限的挑战以及追求自由与超越的审美认同4个方面阐释奥林匹克文化在多元文化中最终形成为强势文化的原因,由此试图发掘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长弓 《钓鱼》2010,(1):12-13
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是何时开始钓鱼的?这大概要从有文化印记的钓鱼活动算起。从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观察,无论是原始人类的穴居,还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村落,  相似文献   

15.
论武术文化的层次结构与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中国武术文化思想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道家思想对武术文化结构各层面的影响,探讨、研究、揭示武术文化及其结构与道家思想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传统体育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结合我国体育发展的现状,认为道家思想对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依然有借鉴之处,探讨了道家思想在现代体育领域中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崔乐泉 《收藏》2008,(4):84-89
射箭在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中可谓各项目的鼻祖,它的起源与远古人类进行狩措和保卫自身安全的需要有着很大的关系。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件距今两万八千年的石箭头,这表明当时人类已经在开始使用弓箭了(图1)。这种箭头是用石头磨制的,绑在木杆上作为射箭之用。  相似文献   

18.
从经验心和超验心看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的会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凤杰 《体育学刊》2005,12(3):73-76
中国古人的实用理性,以及把所有领域事情全部纳入做人视阈的思想观念,使传统文化对中华武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中华武术的影响,可从经验心与超验心两个层面进行思考:传统文化各家所推崇的超验心的具体表现,如儒家的道德规范、道家的为人策略与养生技术、佛家的禅定方法、兵家的作战思路等.对于传统武术来说,乃是可以提升习武者主体经验心的最佳方法论;传统文化各家之开发与彰显超验心的方式,乃是传统武术构筑与提升其功夫境界的基本思路。阐释了传统文化对中华武术影响的现代意义,并对中华武术发展中某些敏感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是我国独有的一项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所蕴含的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攻防技术受道家文化影响很大,可以说道家的太极学说构成其理论基础。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道家文化在太极拳演进过程中的深层次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阴阳学说构成其结构基础“气论”理念构成其行功养气的理论基础,对太极拳与道家思想的深入有助于对太极拳的发展,有利于将太极拳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收集大量的文字及视频资料,结合作者自身练习的体会,对《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进行研究,旨在挖掘武术操中的武术技击动作,发掘武术操中对武术动作的继承与发展,并对其内涵的武术文化进行梳理,由表及里的简述了对儒家和道家文化的传承,继而沿袭了武术“表”与“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