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课改改什么?如果说在课改初讨论这个问题,大家会从过去找问题,而如今讨论这个问题,自然会从课改实践中查找问题.我们是课改实践者,拥有课改的发言权.回顾历经近十载的课改,欣喜地发现我们的工作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变化中的成长,也有变化中的无奈,所以对课改有了发自内心的感言.而今天大家讨论课改改什么的问题,我想应该从课改新的基点出发,从制约课改的问题审视,改进那些束缚我们课改走向深入,影响发展,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讨论之前的话 <体育教学>编辑部提出的"什么是成功的体育课改"的讨论是一个非常好的命题.好就好在我们过去虽然进行了7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但却从来都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至少是没有正面地、深入地和冷静地讨论过这个问题.好还好在:当前第八次课程改革正面临着对成败的确认,全国学校体育界也正在进行着对课程改革的总结和反思,对于今后的体育课程改革来说,"什么是成功的体育课改"实在是一个带有统领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是2000年参加工作的,2001年轰轰烈烈的新课改开始了,时至今日我伴随课改一路过来心有所思,亦想写些文字,以吐心声,以期与广大同行共鸣. 一、成功的课改应该有强有力的监督跟进措施 课改实施前三年,懵懵懂懂地摸着石头过河,仔细解读课标,自己有自己的一套,上级教研部门也有自己的理解,课到底应该怎样上,成了教学界关注的热点.教育部仿佛只修订了一部教材和课程标准,还有几张附属的光碟,让教师们自己消化落实.各地行政部门和基层教师喜欢怎么上就怎么上.曾一段时间以来,老教师们一度迷惑不知道怎么上课了,中青年教师也多为解放到底.课改的监督(检测)措施跟进没有到位.  相似文献   

4.
"课改万里行"调研活动回到北京,可谓收官之笔.而首都北京的体育课改给我们展现出的确实很有些不同凡响之处.无论始于2001年的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工作,还是2007年以来的高中阶段课改,北京可以说得楼台之先月,树首善之形象,准确把握着课改性质,顺应了课改发展趋势,在全国体育课改大湖中起到了引领般的作用. "课改万里行"--北京的收获确实很多,且不说跟随国家教育督导团的5天之所见,也不论历次大小活动在北京的举办之所闻,就说"课改万里行"活动以来的近一年时间里,调研组成员时刻没有放弃对北京各区县的总结会、各学校的系列活动等追踪报道,就足以让这期的收官之作材料多样、成果丰富.实际上,北京课改的成就和经验也足以代表和概括全国这十年来的课改成绩,包括不足.  相似文献   

5.
赵刚 《体育师友》2011,34(2):51-52
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教师的错误认识、学生不喜爱体育课、改革进程过快和具体教学目标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而体育课改的本质就是解决阻碍体育教学的问题。在教师主动变革、积极工作的前提下,学生喜欢体育课,在课下乐于练习是课改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改进程中"反弹现象"的成因探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新课标从2001年9月开始实验,在不断地探索和前进中,至今已有四个年头,大家都看到了体育课程新的生命力.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改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应该承认,我们的体育课改从理论认同到实践操作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一接触到实际,相当一部分教师难免会沿着以前所熟悉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思考,出现淡化课改要求的“反弹”现象: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明显减少,学生自主学练、合作探究的活动不多,过分强调“技术技能”和教师控制等.有的教师虽然在课堂中教学形式有变化,但深层次问题挖掘不够.今年新学期开始,体育新课标已在全国全面实施,为使新的实验区顺利进行改革,避免也出现“反弹”,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现象的形成进行认真地归因.  相似文献   

7.
课改怎么改     
“课改专题讨论”已经进行到第三个选题——“课改怎么改”,之前第一、二个选题分别是“我与新课改”“课改改什么”.我们陆续邀请学校体育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省市教研员、一线教师等围绕体育课程改革展开专题性论述,思想和观点在碰撞中产生火花。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至今,一转眼课改历经十年了,在这十年当中体育教师们从迷茫被动接受到清晰主动参与,我们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现笔者以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课改十年来自己及身边体育教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回顾近十年来的课改历程,我们感受到新课程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认同和接受,并不断地渗透和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凸现,师生互动平等和谐的氛围随处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也得到应有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在几年的课改时间里,作为一名特级教师除了研究探讨课改趋势与存在的问题之外,我更是以一名普通一线体育教师的身份在操场上、课堂上、学生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之中体会着课改,感受着这股课改的洪流.课改带给我的不是随波逐流的冲动,而是冷静的思考和默默的坚持--如何能在这股洪流之中把握它的走向与目的,如何能在良莠不齐的观点主张中找到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落脚处,如何能避免课改走向浮夸与作秀的松散情形,如何能在坚持让教学更有实效,让学生更能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型、趣味性、自主性的改革,而不是随波逐流造成"课课搞探究,堂堂搞合作,全国搞主题,到处搞情景"毛振明教授说的错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福州市自2002年9月加入体育课改实验区至今已有八个年头.回顾八年课改历程,我们以理论为先导,用实践做检验.本着"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思索,在实践中改进,在实践中提升"的宗旨,立足于福州学校体育的实际,密切关注着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动向,研究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电子竞技》杂志:为什么会策划MGC这个赛事?这个赛事有没有自己的目标?会一直举办下去吗?马南鸿:七彩虹的定位一直是游戏显卡专家,一开始的定位是网络游戏,但在今年我们的定位开始包括电子竞技。我们通过两年的努力,在今年将七彩虹电子竞技战队送上了良好运营的轨道,并在体育总局成功注册。而在俱乐部的下一步,我们就是策划了这个MGC的比赛,一方面是我们营销战略.另一方面是国内出色的赛事并不多.而这主客观两方面的结合点就是一个出色的电子竞技赛事,就是我们的MGC。而这  相似文献   

13.
<正>灵敏协调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迅速、正确、协调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是人的一种综合素质,是学生不可缺少的身体素质之一。灵敏协调性的提高,对其他素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笔者在中小学生教学中尝试的三种能够提高灵敏协调能力的练习方法,现介绍给大家。一、徒手练习1.听口令做目标选择性快速折返跑练习。2.快速后蹬跑。3.原地跳起转体360度或180度。4.脚步移动练习:前后、左右、交叉地快速移动;单脚为轴地前后、转体地移动;左右侧滑步、跨跳步地移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中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高中体育教学课改是高中教学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课改工作,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而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中,运动技能技术教学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经验,以及对课改的理解和认识,对高中体育的教学中运动技能技术的教学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回顾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十年历程,结合一个基层的一线体育教师的所见、所识、所做、所思对学校体育与健康十年课改经历的三个时期进行回顾和反思。一、醍醐灌顶期——投身课改的第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广大体育教师经历了课改"通识"培训期和"专业"培训期,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确实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作为一线教师已人当初的无所适从,慢慢转变为在体育教学中自觉贯彻新课标的理念,经过近五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教学产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学生自主性增强了,也快乐了,课堂气氛更活跃了……。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素质也正在逐步弱化,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2012,(1):17-18
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需要更多有信念、有思想、无私奉献、执着追求的一线教师、教研员的参与、互补,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有见地的观点,是体育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反馈和不可或缺的条件。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落实者和推动者,一线体育教师、教研员的感受最真实、最朴素,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对十年体育课程改革的声音吧。本文是对论坛"课改解读"栏目的观点总汇,更多内容详见论坛(bbs.tyjx.net.cn)。本期的讨论内容为:根据您的观察和体会,谈谈这十年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发生了哪些比较明显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困难,经常面临着失败和成功的考验.有些人碰到困难就恢心了,没有勇气了.又有一些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以为了不起,从此就骄傲自满起来.这些人之所以会产生这两种错误倾向,我认为是没有学好唯物辩证法的缘故.可见学好辩证法,对于我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是有着重大作用的.现在仅就个人在学习中的点滴体会,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是不可改变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一、体育教材的处理课改以来,如何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一直都在探索当中。对于此问题,通过本次活动更是暴露出国家、地方的教材审订与高校的体育教师培养中,对教材的指导和教学与基层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有脱节的情况;体育教师对教  相似文献   

20.
愚人节读到一篇署名林夕题为"中国教育改革最终方案泄露"的博客文章,其中有些新颖的观点令人忍俊不禁,比如叉务制教育取消中考,上课时问多为半天为孩子留出更多的课余活动时间,考试成绩不再公布也不再排名,让孩子在快乐与平等中成长等等.虽是南柯一梦,也从中读出了对当前课改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