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职院校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对中职运动员的训练来说,要尤其注重提升运动员的身体核心力量,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本文主要探究了核心力量训练在中职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策略及相关问题。1人体核心的含义人体核心指的是人体的躯干,包括脊柱、骨盆和周围肌群。核心肌群的组成包括腹横肌、腹直肌、竖脊肌、股后肌群、臀肌。根据核心肌群的位置,可分为浅层的大肌肉群和深层的小肌肉群。浅层的大肌肉群包括腹外斜肌、腹直肌、腰方肌、大部分的腹内斜肌、臀部肌群、竖脊肌。  相似文献   

2.
<正>一、仰卧起坐的工作原理根据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学生在完成一个完整的仰卧起坐动作时,从双手十指交叉贴于脑后,仰卧平躺大腿内收并下肢固定准备,到完成一个完整的仰卧起坐动作后再还原至仰卧平躺的准备姿势时,整个过程由躯干屈曲至身体坐起后双肘触膝后还原平躺,身体骨骼肌参与工作的主要肌群涉及到两个部分,分别是腹部核心肌群—腹肌和屈髋肌群。腹肌包括腹直肌、腹横肌、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屈髋肌包括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腹直肌的作用主要是使身体躯干胸腰椎前屈,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负责躯干侧屈与转体,腹横肌主要是维持和保护躯干的稳定性。当下肢固定时,髂腰肌是负责拉动躯干脊柱和骨盆前屈,另外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主要是起到屈髋带动骨盆前屈,保证仰卧起坐完整动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人体运动的核心部位是指人,体的中枢环节,主要是腰部(关节)、髋关节。腰部周围的肌群如背肌、下背肌、侧肌、腹直肌、腹斜肌、腹横肌,髋关节周围的肌群如臀大肌、股后群肌,这些肌群就形成了核心部位的肌群。核心部位肌群有着承上启下,连接上下肢、躯干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核心柱力量训练是指针对身体核心柱表层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群进行的稳定、平衡、爆发力等能力的训练。提高身体对重心的控制能力是核心柱训练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原理在于,在训练时制造出一种类似于运动项目的非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良好的动态稳定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基础,国外优秀运动员进行身体稳定性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目前我国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和方法中却缺少了对身体稳定能力的研究,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核心稳定性的定义,并从解剖学和生理学角度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机制和特点.研究认为,人体"核心"的解剖学位置是身体膈肌以下至盆底肌之间的区域,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通过核心肌群的收缩保持或维持脊柱和骨盆在正常解剖学位置的能力;核心稳定性训练即是动态的核心稳定肌的本体感受性训练,又是核心运动肌的力量训练,它摒弃了现有力量训练方法存在的弊端,有着与传统体能训练不可比拟的优势,为我国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祝贺 《新体育》2014,(2):92-93
所谓核心肌群,指的是位于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负责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如果核心肌群没锻炼好,其他部位再怎么锻炼,整个人看起来还是姿势不正、弯腰驼背。  相似文献   

7.
薛成强 《中华武术》2014,(12):55-56
一、核心力量的概述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即肩关节至膝关节之间的部位)、控制身体重心、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二、核心力量的作用(一)提高运动员躯干稳定性、增强身体平衡能力身体核心肌群是附着在腰椎一骨盆一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而人体的重心则位于核心肌群所在的部位。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对核心肌群及深层小肌肉进行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躯干的稳定性,增强身体平衡力,进而优化技术动作,提高运动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21,(1):42-43
<正>平板支撑作为广泛使用的健身动作,很受中小学生喜爱。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低,运动量适中,动作也不复杂,并且可以刺激全身多处肌群,能有效提高身体的核心能力,被公认为是训练核心肌群的有效运动方式。常规的平板支撑是一个静态动作,主要针对腹横肌,可以通过锻炼腰腹部的深层肌肉增强身体的核心稳定性,但在增强核心力量方面效果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9.
用表面电极贴于人的皮肤上引导出其下面活动着的肌肉的肌电,是当前运动生理、动力解剖、运动生物力学等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已经证明表面肌电图不能导出被浅层肌群所覆盖的深层肌群的肌电。但就浅层肌群而论,表面肌电图能否导出该肌深层肌纤维的电变化呢?虽有人做了这方面的工作,而仍需探讨。又由于表面肌电图在幅度、频率的分析上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就有肌电图积分(或积分肌电图IEMG)的产生,近几年又开始使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对肌电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最近几年,许多教练员、运动员把一些发展核心肌群的力量练习作为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核心肌群是指围绕在身体重心周围的多块肌肉, 它的主要作用是平衡稳定身体.核心力量训练可提高肩、臂和腿等远端肢体上的肌肉工作效率和身体平衡能力.核心力量训练更多地模拟实际运动的动态特点,对运动员来说比较符合运动技术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如果核心肌群得到良好的锻炼, 则可降低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损伤的几率.从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和运动医学的角度解析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核心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1.
核心稳定性训练视角下的蹦床运动员体能训练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稳定运动员的骨盆、脊柱,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控制力,提高运动时由身体核心部位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预防运动中的损伤以及伤后恢复,从而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根据核心力量训练的理念,结合蹦床运动的特点,提出了借助器械和不借助器械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核心力量是指人体核心部位(腰椎-骨盆-髋关节)的肌肉,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产生的力量能力,它主要受神经支配能力、核心部位肌肉的支撑力量能力和呼吸与运动之间的配合等3方面因素的影响.核心力量不同于传统的力量训练,它更加突出神经对肌肉的支配与控制,更加强调小肌群的发展以及大肌群与小肌群之间的协作,更加重视力量与协调和柔韧之间的联系.核心力量是一种刚由康复和健身领域进入竞技运动训练的新型力量素质,在理论研究、训练方法、检测与评定以及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勇 《体育教学》2011,31(5):73-73
腹背肌是人体运动过程中承上启下的核心肌群,是人体参与运动的“核心”。该肌群的强弱对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平时的课外训练中内容和方法单调,导致腹背肌力量滞后于其它力量的发展,制约着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在体能训练中,腹背肌力量的训练应引起高度的重视。现就本人在体育课堂中“课课练”时提高腹背肌力量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14.
呼吸训练(respiratory training)是一种新兴的训练手段,最初来源于康复治疗领域,属于人体脊柱的解剖学和生理学范畴,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美的一些康复治疗专家发现呼吸训练对维持人体躯干肌群力量和身体平衡稳定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便把有关呼吸肌群训练的康复治疗的手段逐渐推广到了体育运动领域。随着身体功能性训练的不断发展,如今核心训练作为身体功能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诸多学者所追捧,然而作为核心训练的关键环节呼吸训练却少有学者研究。近年来,随着神经肌肉系统训练、本体感受性训练以及运动链理论的提出,许多人发现呼吸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之间具有很强关联性,在进行核心训练同时配合相应呼吸训练,运动员的身体姿势、脊柱的稳定及运动能力也会大大增强。通过概述呼吸训练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为丰富身体功能训练理论及运动训练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主要对青少年的脊柱稳定性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探索不同负荷对青少年脊柱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机制。推测脊柱的最佳负荷大小和最佳负荷位置。方法:观察不同负荷下,青少年脊柱周围肌电信号的变化规律、青少年足底压力的变化特点。结果:在不同负荷下,腹直肌、最长肌与髂肋肌的肌电数据变化趋势大致一样,且都是时域指标增大,频域指标减小;在10%体重(BW, body weight)负荷下,各肌电指标变化幅度较小,且在L3位置时最小;而足底压力中心位移变化随着负荷的增加无明显变化。结论:(1)在各种负荷作用下,腹直肌、髂肋肌和最长肌的肌电波信号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说明在静止负荷时,腹直肌、髂肋肌和最长肌更多地被动员起来,以保持脊椎的稳定;(2)当载荷增加时,在不同的载荷下,足底压力中心的位移基本没有明显的改变,说明我们在静止状态下保持着人体姿态和脊椎的稳定,靠着上身的肌群来保持;(3)当背包负荷为10%BW,背包位置为L3时,脊柱是最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腰背肌肉也叫做躯干伸肌或脊柱伸肌,是腰背部许多肌肉的总称。由于它在人体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对于人们保持身体健康和从事各项运动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就其伸脊柱这一机能来说,有背部浅层的斜方肌和背阔肌等等,还有是背部深层的骶棘肌,其中骶棘肌起主要作用。骶棘肌又名竖躯干肌,是腰背肌肉中最为强大的一块肌肉。它从骶骨向上直到头部的枕骨,全部列于棘突线的两侧,填充在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深沟内。骶棘肌以一总的肌腱和肌束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骼嵴后部及腰背筋膜。肌束向上,在腰部开始分为三条向上行走的肌柱,外侧的叫做骼肋肌,中间的叫做最长肌,内  相似文献   

17.
苏继革 《体育教学》2013,33(5):61-62
核心力量训练是指以提高附着于人体脊柱、骨盆、髓关节等骨骼上整体肌群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为目的的综合训练方法,是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训练的基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核心力量训练,可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改善力量在身体不同部位的衔接和传递,从而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经过教学实践,本文作者总结了以下各种简便易行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适用于学校体育课教学。  相似文献   

18.
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髂腰肌力量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髂腰肌的主要作用 髂腰肌位于脊柱腰部两侧和骨盆内,它由腰大肌和髂肌两部分组成。它的起点是腰大肌在第12胸椎体和上4个腰椎体,髂肌起于髂窝。两肌在髂窝处合成一腱,止于股骨小转子。主要功能是使大腿屈和外旋;由于它处于人体的总重心处,又是较大的肌群,起到了稳定身体重心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外体育专家通过对优秀短跑运动员下肢摆动阶段功率研究认为,摆动阶段髋关节肌群是主要的发力肌群,而髂腰肌正是该肌群中的核心,对提高步频和步幅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文辉  胡丁文 《新体育》2023,(20):28-30
核心力量是人体深层肌群和人体的“支点”,具有保持身体稳定和运动的功能。极限飞盘运动是一项强调速度、灵敏、反应的运动,需要运动员拥有强大的核心力量。因此,在极限飞盘运动项目中,加强对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保证运动员在高水平竞技比赛中更好地完成各项动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极限飞盘运动中核心力量训练进行了阐述,论证了在极限飞盘运动中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旨在为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1青少年赛艇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1,1优先发展小肌群、深层肌群和远端肌群的原则。从专项运动技术发展的长远观点来看,当运动技术水平要再上一个台阶时,就需要小肌群的力量来支持,这是其一。其二,青少年由于大肌群、表层肌群发育尚未发育完成,此时,对小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