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晓凤 《成才之路》2012,(19):36-37
教师要注重对单招生学习数学现状的分析与探究。为了激发单招生学习数学兴趣,需要教师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肯于学习。创设有效课堂情境,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情境创设时应力求简洁与实用;注重创设观察、操作、思考、分析、讨论、交流的活动情境;创设纠错、质疑的情境;创设类比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众多的数学课堂中,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展示课上,创设情境引出新课是一种普遍现象,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在绞尽脑汁地为自己的教学设计一个恰当的情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教育界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使其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感受数学的魅力。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教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情境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4.
为打造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教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创设情境成了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一些教师为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多媒体使用、故事创设、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到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而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产生兴趣,这种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所以,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已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为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6.
陈丽娜 《考试周刊》2009,(43):74-74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策略,它有利于解决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矛盾。许多数学课堂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也变得生动、富有吸引力了。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所设计的情境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应注重“实效性”.不能为“创设”而“创设”。在创设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创设数学情境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许多教师感叹:“如今上一节数学公开课或是参加优质课比赛活动,如果没有创设情境,不知听课的教师和评委们会怎样评价这节课?”不可否认,许多数学课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了。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创设情境一统课堂的今天,过滥、过于平庸或过于花哨的情境充斥着数学课堂。[现象一]追求趣味性,教学目标不明。有的教师误认为,在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情境就能将课上活。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像科学家一样,通过自己主动地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而不是为了营造表面热闹的“作秀”。应该根据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促成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又能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他们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因此,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很多教师把创设情境当成教学的重头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创设情境存在着一些误区。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意义李吉林说过:"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  相似文献   

10.
创设有效情境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手段,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一种途径。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成为数学教师教学的重头戏,也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的教学情境创设,激发了课堂活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但是,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究竟如何来创设课堂有效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呢?创设教学情境要有灵活性,创设教学情境要有趣味性,创设教学情境要有针对性,创设教学情境要有可探性。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实际创设出各种各样、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探索新知,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奇、好动,他们的认识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有效的学习情境,就能感受到学生的学习因情境的创设而显得丰富多彩,从而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数学融入现实生活和情境中,数学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也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探索新知。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情境,是一项相当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因为在课堂上,创设了恰当的情境,能使课堂富有个性、生动活泼,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激发兴趣我们知道,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吃力,不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情境,就是为了激发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案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师教学提出:“教师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那么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在实际课堂上有关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现状如何?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有目  相似文献   

16.
高羽 《考试周刊》2012,(54):65-66
江苏省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已实施了多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与深入,一线教师已越来越关注课堂上问题情境的创设,而苏教版教材的编写也主要采用了“问题情境一学生活动一数学理论一数学运用一回顾反思”这一形式。从教材的编写我们可以看出它特别强调了问题情境的创设,把从情境中探索和提出数学问题作为数学课堂的出发点,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开展教学。但是在一线的教学研讨中,我发现一些老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已走入“误区”或“套路”中,有的为情境而情境,有的只求表面形式,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问题情境的含义是什么?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要注意什么?本文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其关注点逐渐从热热闹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实在在的本质时,再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如情境创设,它作为联系数学与生活的纽带和桥梁,越来越得到了教师的重视,但由于“创新意识”的思想作怪,情境创设越来越“绚丽多姿”了。有些情境为了迁就学生的兴趣而浪费了教学时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有些隋境只有热闹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刘向飞 《新疆教育》2013,(15):169-169
本文为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对“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探究,具体对“创设设疑式情境”。“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创设争论式情境”,“创设试误式情境”“创设成功式情境”五种形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众多杂志刊登了大量关于教学情境的文章,对教学情境的作用和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普遍认为教学情境是美丽的鲜花。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情境创设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和认识误区,使得教学情境失去了应有的芳香。误区一:教学情境开的是紫薇花——长放半年。清朝诗人刘灏曾在诗中写道“: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教学情境作用很大就应该像紫薇…  相似文献   

20.
《实验版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情境,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创设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所以在课改以来,教师千方百计地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谓“无课不情境”。但是随着对课改精神的践行和摸索,很多一线教师提出一些所谓的情境是伪情境,是为了情境而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