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教师课程创生的缘起、涵义与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小红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24-28,23
“教师的课程创生”源于但又超越“课程实施的创生”。它主张作为课程主体的教师自觉地主动地变革课程的各要素以达到促进课程完善、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目的;强调教师在整个课程运作过程中都应该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自觉性、批判性、全程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倡导和认可“教师的课程创生”这一命题,将使:我们的课程观念由单一封闭静止转向多元开放和动态建构;教师的课程角色由忠实执行者转向反思性建构者;课程运作的价值取向由追求技术理性转向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  相似文献   

2.
《学科教育》2009,(3):21-21
本书借鉴解释、建构和实践的思想,探讨了教师与课程的内在关系,首次明确提出“教师创生课程”的命题,并对其内涵、合理性、理论基础、历史发展、表现方式和形态、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反思性建构者,应在整个课程运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课程创生涉及四方面:目标创生强调教师应由过分注重知识掌握转向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的课程创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的课程创生”意在回答教师与课程的内在关系,它源于但又超越“课程实施的创生”,主张教师在整个课程运作过程中都应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课程创生”这一命题的确立,对于变革课程观念、转换教师课程角色及课程运作价值取向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课程建构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教育课程的建构既有由教师职业和专业特点决定的客观必然性,也有由教师教育价值追求决定的主观选择性.教师教育课程建构的价值追求不仅决定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也决定整个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甚至整个教育发展的方向.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既要变革中小学课程建构的价值追求,也要变革教师教育课程建构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实施主体、课程实施内容和课程实施路径是最为核心的要素。实施者追求主体性立场,教师和学生则会以实践主体的身份参与课程改革;课程内容选择转向以建构性为特征的知识取向,教与学就成为主动建构意义的创生过程;课程实践回归到真实的生活场域,则能实现课程由封闭的象牙塔转向开放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客观上呈现出国家制度之规、流派理念之崇、教师"两基"之守,三极鼎立之势严重制约了教师课程与教学能力的提高;而公共责任理念的缺失及制度要求、理念追求与教师诉求三者的错位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教师在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学校的责任是:实现责任公共理性的回归,建构教师"二元融通"的发展理念及建立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课程能力是指教师对课程这一特定领域的动作、驾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由课程组织与实施能力、课程评鉴与选择能力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力构成 ;分为适应课程阶段、适度改造阶段和生成与创新课程三个阶段 ;在构成要素与发展阶段的基础上 ,可以建构出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和与外界互动的教师课程能力模型  相似文献   

8.
《课程.教材.教法》2016,(11):95-100
教师个人课程是教师根据自身的课程理解和实践经验,对既定课程进行加工重组和自我建构,从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际运作的课程。它具有实践性、个体性、生本性、建构性和缄默性等特征。开展教师个人课程研究具有促进学生差异性发展、提升教师课程实践能力、助推课程改革深化、拓展课程研究视域等价值。教师个人课程的实现既要强化教师的课程理解、课程素养及实践反思的内生机理,又要加大政策引导、文化引领及制度保障的外驱策动。  相似文献   

9.
基于关系建构的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理念命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对关系建构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特征、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理念中的关系缺陷的分析,从关系建构角度提出"全人"发展、"和谐发展"、"历时兼共时"观照下的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教师能否拥有课程权力,决定着课程实践的品质。"防教师"的课程范式把课程误解为"静态文本",把教师看成课程知识的传承者,教师没有研制、建构课程的权力。这种课程远离了学生生活,限制了学生和谐成长与深度发展。教师拥有课程权是课程理论发展的必然之路,它有利于课程改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实现课程运行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课程理解是教师对课程现象、课程文本和课程事件的意义解读的过程,体现了课程研究范式从"开发"走向"理解"。目前有关教师课程理解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取向、理解方式、理解内容、影响理解的因素及策略等,教师课程理解研究对于课程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师课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在今后教师课程理解研究中应注意明确教师课程理解的内涵、拓展研究主题、丰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教学发生巨大变化。为了解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师的发展情形,结合课堂观察和访谈,对数学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分析新课程实施后教师哪些变化最明显、什么特征的教师发展最好和遇到哪些主要阻碍等,研究表明,教师的新课程教育理念、新课程教学实践、数学素养均得到发展,教学开放性进一步凸显,教师创生教材的能力得到加强,教师教学观、教育观和学生观得到改进,教学评价更趋科学、教育研究能力有所提高等,但不同教师呈现不同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的身份认同在课程、教学、教师与同事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层面必将发生一些转变。即教师要从官定的课程执行者向“生本”的课程设计者和共同开发者转变;教师要从以往的“高高在上者”向“共同遭遇者”转变,对学生实施“对话教学”;教师的群体文化要从“马赛克文化”向团结、互助和合作文化转变;教师要从“代理家长”,与家长缺乏合作向吸引家长参与,与家长共同管理学生转变。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从实验阶段走向全面实施阶段,高等师范院校也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的转型过程中,应直面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大背景,力求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现代化、课程结构的综合化、教学方式的示范化,并在课程体系上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黎明 《天中学刊》2003,18(4):107-110
课程理念是人们对课程的理性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课程的认同和追求,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就是课程的实施,而怎样实施课程、实施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持有的课程理念。从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的相关性来看,课程即“文本内容与教师意识”、“教学情境与教学互动”、“价值追求与行为导向”。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师资培训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教师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同和接纳程度以及他们对新课程培训的愿望与需求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效果。通过对西安地区中学教师的调查,收集到基层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所持的态度以及影响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一些主要因素,为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规划、资源建设、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规划力、整合力、开发力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是学校领导文化转性的标志;是课程实施从忠实取向走向创生取向的标志。课程文化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追求。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前培养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能够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当前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机构和课程内容四个方面对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