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综述甘肃的武术发展历史悠久,渊远流长,群众基础雄厚。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一支内容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拳派。在甘肃地方传统拳术中,甘肃的棍术,内容尤其丰富,特点突出.流行非常普遍。有句土话说:“甘肃人生的硬,出门不离一条棍”。在甘肃棍子中有单头、双头之别;条子、鞭杆之分。其规格要求,也略有不同。棍长为五尺(或与眉齐,又曰齐眉棍),粗细以手握适中为度;条子略细,略短于棍,长度为  相似文献   

2.
正范彪良,男,1954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3岁时跟随山西省体工队武术总教练张希贵先生学习武术,先后学习了传统套路四路查拳,自选套路、自选棍、自选刀、浑元太极拳、浑元一路短拳、浑元鞭杆、八卦剑等套路。多次参加全国传统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武当武术以剑名闻天下,但是有没有拳或其他武术门类呢?它的武术体系又如何呢?武术界半个世纪的争论可以结束了。武术界17年的搜集、整理表明,武当武术博大精深,剑、拳、棍、枪、刀等18种武术各呈缤纷,门派多达100余个,仅武当拳就有500多年的历史,拳谱500余种。这是湖北武协副主席李太有在武当武术表演会上宣布的。武当武术源远流长,近以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为祖师。千百年的丰富、发展,使武当武术成为中国武术"内家"功夫的代表门派,与"外家"功夫代表门派"少林寺"齐名,在武术界素有\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但由于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小飞 《精武》2008,(6):48-48
印诚派是以已故太极拳家、一代武学宗师王培生先生所创功法为中心丽形成的一个武术门派。因王先生别署“印诚”,遂命名为印诚派。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的武术门派众多。1983年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在全国展开,四川省挖掘整理出来的武术拳种达68种,其中最有影响,流传最为广泛的是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大门。这八大门虽然在四川流传广泛,时间也较为久远,但还不能算是土生土长的峨眉武术。真正土生土长,又没有受外来武术文化影响,一直保持自己特色的拳种只有两三种,其中武术界公认的峨眉武术的代表是黄林派。傅尚勋先生是黄林派第38代传人,现任峨眉黄林武术研习馆馆长。关于峨眉武术和黄林派,记者采访了傅尚勋先生。  相似文献   

6.
凶猛刁悍的虎尾鞭,属弥祖黑虎门的独特短兵,它可以翻过敌手挡架之器崩打猛击,还能抖动鞭杆使鞭梢剧烈地折打,亦可挥鞭快速缠绕舞花,收鞭后还可用鞭杆劈打戳拨,而且携带也较方便。它是由鞭杆、钢节、鞭头和铁环连接而成(见虎尾鞭图),鞭杆长约45厘米,软鞭长55厘米,全长约1.1米。还有一种虎尾棍,形同虎尾鞭,只是棍身较长,棍把75厘米,全棍长约1.6米,属黑虎门长兵器。此二器用法略有不  相似文献   

7.
武术门派根植并发展于社会基层,因此,礼治必然在武术门派管理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分别从礼义、礼节及礼仪三个方面,对礼治的管理作用及武术门派中的礼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礼治在由宗法制度为基础,血缘纽带为联系而形成的门派中,具有管理内部合理运作的作用;礼治具有协调武术门派间关系的作用;礼治使门派具有补充法治、维护所在一方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军  吴鹏 《中华武术》2005,(11):52-53
老子,周朝人。在周朝当过史官,之后弃官不做,西出函谷关到了四川峨眉山九老洞修道,著《道德经》,并在峨眉山创立了道教武术盘破门。这也就是峨眉派武术的前身。此后,老子的武学思想便以规范性的、程式性的、门派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9.
合一通背拳为静海县独流镇著名武术技击家刘玉春(清末民初人)所传,因其散手技击攻击性强、杀伤力大和传授之秘而在武林独树一帜。合一通背拳由功法、24式单操手、打手、通背长拳和鞭杆、长短棍、左把枪、苗刀等独门器械组成.缺一不可。据嫡系传人讲,功法突出练人的力量和抗击能力,是合一通背筑基的内容,包括静功和动功。  相似文献   

10.
洪浩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4):F0002-F0002
拳种纷纭,门派林立是传统武术一道特殊而靓丽的风景。然而,何为拳种,何为门派,却是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武术拳种是在一定人群中传承,具有完整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的拳术种类。武术门派则是以武术拳种为组带所形成的一种武术组织、由此可见,武术拳种是武术门派的载体,武术门派是武术拳种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1.
范燕薇  高河永 《体育学刊》2008,15(2):103-106
武术门派的雏形产生于明代,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其利与弊暴露无疑.武术门派的存在模式应加以改良,而并非取缔或任其自生自灭,应从继承民族遗产的角度思考传统武术及其门派的存在形式,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将武术门派引入俱乐部式的发展道路,"武术大会"与"武林风"栏目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考虑到我国国情和武术发展现状,武术俱乐部的构建可分三个阶段逐步实施.在当前社会健康、防卫、娱乐、休闲等方面都需要和呼唤武术的时候,它必须要改革,同时向文明、规范的现代体育俱乐部过渡.  相似文献   

12.
峨眉武术产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武术作为中国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闻名于世。峨眉武术作为中国武术三大门派之一,在中国武术史上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现在的中国武术发展中,峨眉地方武术发展并不是很乐观,相比其他两派稍有逊色。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和逻辑分析法,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开发峨眉武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及武术开发时将要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从而使峨眉武术向大众化、科学化、商业化、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陇右地区鞭杆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鞭杆舞是融武术、舞蹈于一体的一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需求存在很大程度契合。通过对鞭杆文化内涵的研究,提出了保护鞭杆舞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8月18日至24日,武当太极功夫团在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运村表演了大型武术剧《太极》。央视春晚武术节目指导、北京奥运会太极拳武术编导解福印担任此节目总导演。《太极》共分为卧虎藏龙、笑傲江湖、太极武当三个篇章,有拳谱、动静、棍武、八卦、江湖、玄功、传奇、清风、山水、五行、铲功、武韵等12个节目,长达90分钟。节目内容揉合中国各武术门派的神秘、传奇,突出反映武  相似文献   

15.
龚编辑信箱     
一读者发来E-mail:我建议贵刊介绍一些西北的武术,如甘肃的鞭杆、天启棍,还有一些软兵器和暗器等。还应介绍一下大型武校的情况,看他们是否和广告中所说的一样认真负责,希望你们能够给我们想去武校学武的爱好者指明方向,谢谢!龚编辑答:首先感谢您提出的意见。本刊一直本着全面反映中国武术的原则来办刊,摒除  相似文献   

16.
天水武术的源流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武术起源很早。从一千五百多年前北魏时期的天水麦积山石窟壁画中,就可看到游猎骑射、力士举石、戈盾相击、对打较技等动人的练武较力格斗形象,这说明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期,初建麦积山石窟时,天水武术就形象的被刻划下来。同时由于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中原和西域各国的舞蹈,角力,都给天水武术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武术棍韧性好、轻便灵活、结实耐用,具有一定的承受力,在武术课中,用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或者提高武术课的趣味性,一些学校并没有拓展它潜在的功能,将武术棍贯穿课堂教学,提高利用率、玩出精彩,为课堂增添趣味,让学生切身感受武术的快乐。一、灵活越棍练习方法:将武术棍间隔相等距离放在地面,采用鸭子步、青蛙跳、爬行等方式  相似文献   

18.
鞭杆     
鞭杆长三尺余,一般用坚韧的枣木或白腊杆制成。它既有条子和棍勇猛、凶狠的技术风格,又深蕴刀、剑、鞭等短器械的技法。近代西北鞭杆技术与通备拳系的劲力、身法、步法结合,不仪技法更为精密,而且求功力、重实用,使鞭杆技术臻于完整,风格也更为鲜明。  相似文献   

19.
武术门派在义和团运动中起到了发动和组织乡民的作用,武师们借鉴武术门派的组织形式,结合当时斗争的需要,设立的以大师兄为首领的组织形式,契合了乡民们的乡土意识.武师凭借在群众中形成的个人威信,很自然地成为义和团的大师兄,这就为义和团的组建提供了为当地乡民接受的组织形式.义和团组织纪律的核心是武术门派的伦理道德和门规戒律.武术门派植根于基层社会,对基层社会具有主流文化难以产生的心灵融通作用,这是义和团兴起快、发展迅速的原因.武术门派又具有分散性和松散性的特征,这是义和团无法发展成类似太平天国那样的强大队伍,且不能坚持长期斗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刘绥滨 《武当》2003,(2):33-36
武谚曰:“三尺鞭杆五尺棍,使用起来真带劲。”鞭杆多由白蜡杆或坚硬木棍做成。青城白虎鞭杆讲究以短制长,技击上多以短手近身打法为主,具有技法多变,机动灵活,隐蔽性好等特点。 起式: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站好,左手虎口夹住鞭杆一端,食中二指贴住杆身,拇指、无名拇、小指夹扣住鞭杆贴于左大腿侧,使鞭杆垂直立于左肩前;右臂伸直,掌贴于右大腿侧;头正颈直,目视正前方(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