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幸福感指数量表(IWBS)、大学生人际关系量表(CSIRS)、自尊量表(SES)对512名高职生进行团体施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交际困扰、异性交往困扰的性别主效应差异显著;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的独生与否主效应差异均不显著;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各因子及总分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高职生异性交往困扰、交谈困扰、自尊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倾向.结论: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具有重要关系,异性交往困扰、交谈困扰、自尊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高职生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为改善高职生人际关系提出指导性建议,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决策参考;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858名高职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职生的心理资本对人际关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心理资本和人际关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54%;从而得出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职生心理资本对人际关系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在其中发挥着中介变量的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54%。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某高校283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女大学生在交际交友上的困扰大于男生;有过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异性交往困扰最小;大三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最大.男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精力比女生高;大一学生主观幸福最高,大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最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交谈交流困扰、交际交友困扰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杜蕾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40-143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不同性别、年级、经济状况的7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42.71%,其中有34.43%的大学生与他人相处存在一般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有8.28%的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四个维度的困扰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交友困扰、交谈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待人接物困扰。(2)男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男生只在异性交往方面高于女生。(3)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交友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方面有显著差异。(4)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有显著差异。困扰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大一、大四、大二、大三。  相似文献   

5.
积极情绪是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能够扩展个体瞬间的思维与行动序列,帮助个体发展和建设个人资源(其中包括人际资源).文章采用积极情绪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人际关系困扰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其积极情绪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7.8%人存在一定或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且大学生的异性交往困扰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积极情绪与人际关系困扰的三个维度(人际交谈、人际交友、异性交往)以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待人接物困扰不存在显著相关.(4)文科生的积极情绪与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困扰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理工科生的积极情绪与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困扰则没有出现显著的相关性.(5)积极情绪对人际关系困扰的两个维度(人际交谈和人际交友)以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我接纳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以某高校40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来调查大学生人际关系及自我接纳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一、大四学生人际困扰程度较大二、大三学生严重,自我接纳与人际关系困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丁晶  丁玲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4):121-124
本文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宁德师范学院07、08、09级310名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低于普通大学生常模,其中最明显的症状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敌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文理、生源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以新乡市四所高校的503名学生为样本,将孝道认知与人际关系困扰综合起来加以考察,以揭示大学生孝道认知与人际关系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孝道认知与人际关系困扰分维度间存在部分相关;女生在养亲尊亲、护亲荣亲、丧葬纪念三个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女生在人际交谈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三个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9.
高职学院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探讨塑遣良好人际关系的具体对策。方法:随机抽取150名成都地区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郑日昌等鳊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评估。结论:(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均分是0.27,说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总体较好;(2)待人接物困扰在性别上有差异;在家庭关系即是否单亲上,待人接物困扼存在显著差异,另外三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人际交谈困扰和与异性交往困扰在家庭结构(独生/非独生子女)和成绩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初中生人际关系在心理健康预测学业成绩中的作用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58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并获得他们的学业成绩Z分数,对三者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同时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对32名学生进行干预,在干预后对比干预组和控制组在人际关系困扰、心理健康问题和学业成绩上的差异。结果显示:(1)心理健康问题对人际关系困扰的路径效应显著,人际关系困扰对学业成绩路径效应显著,但是心理健康问题对学业成绩的路径效应不显著;(2)干预后干预组的人际关系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业成绩上显著好于控制组。结论得出:(1)人际关系困扰在心理健康问题预测学业成绩中起完全中介效应;(2)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2240名高职生分别采用青少年社会生活事件问卷和孤独感问卷进行测量,研究高职生应激生活事件和孤独感的关系。发现:高职男生在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方面显著低于高职女生;高职男生在受惩罚和其他因子显著高于高职女生。高职生应激生活事件和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且应激生活事件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师范类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师范类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及内部差异,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际关系心理诊断量表,随机抽取东北地区三所高校700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人际关系行为困扰总检出率44.71%,其中35.43%的大学生困扰程度一般,9.28%的大学生困扰较为严重;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在量表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并在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1200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他们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情况一般,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他们的性别与人际交往困扰没有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而年级和家庭教养方式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为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应创建和谐人际氛围;在入学教育中,重视人际关系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际关系教育;在校园文化中,贯穿人际关系教育,从而为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量表对高职新生进行测试,旨在探讨高职新生寝室人际关系状况,结果显示:(1)地域与经济状况在人际情感上存在交互作用。另外地域与经济状况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极其显著的交互作用。性别在寝室人际关系和谐性的三个因子上的差异均不显著。(2)城市新生人际交往情感焦虑比来自乡镇新生要少。人际交往焦虑的性别无显著差异。(3)寝室人际关系和谐性和人际交往焦虑相关分析表明,人际交往焦虑严重影响高职新生的寝室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职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245名高职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首先针对人口学特征在成就动机上的得分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成就动机的某些维度在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然后,对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之间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为:成就动机某些维度与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抑郁等因子存在相关。人际关系与敌对因子对高职生成就动机的影响是具有预测性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大学生与异性交往困扰在性别、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差异不显著,在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与四个困扰因子彼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待人接物困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不显著,大学生交谈困扰、交际与交友困扰、异性交往困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和显著负相关;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7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都处于中上水平。(2)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3)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交谈困扰、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的灵活性对交谈困扰、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4)交友困扰、交谈困扰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交谈困扰对自我的灵活性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学生责任心问卷》对464名高职生的责任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责任心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在城乡特征上,责任情感和自我责任心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任情感、责任行为及家庭责任心三个方面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家庭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及集体责任心五个维度在父母关系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责任要求非常严格的高职生在责任情感、自我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及集体责任心四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其他高职生。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ARS)和大学生人格测验量表(UPI),对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适应困扰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8.1%,专科生的检出率高于本科生,女生的检出率高于男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新生在学习方法困扰无显著差异,在适应性困扰及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存在显著的差异(F=5.63131.691,P<0.0531.691,P<0.050.01);心理健康水平与在适应性困扰及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和人际关系的困扰存在显著的相关(r=0.2450.01);心理健康水平与在适应性困扰及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和人际关系的困扰存在显著的相关(r=0.2450.524,P<0.01);心理健康水平对新生适应性、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具有预测性(F=20.440.524,P<0.01);心理健康水平对新生适应性、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具有预测性(F=20.44120.97,R2=0.06120.97,R2=0.060.28)。心理健康水平对新生的适应性、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职业目标困扰和人际关系困扰具有显著的预测性,是影响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在学习、工作上的发展。经测试,高职院校中有27%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生中存在着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针对上述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提出了高职院校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