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及国际社会对终身教育的大力提倡与推动下,我国开始引入终身教育理念。当时,终身教育与我国已经开展起来的成人教育、扫盲教育、工农教育、职工培训等教育实践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了一种互通与互融的局面。到了90年代初期,随着终身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终身教育逐渐从一种理念的提倡走向了政策化、法制化的轨道,并成为了国家推进的重要发展战略。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首次在国家教育政策文件中提到"终身教育";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更明确地规定,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由此终身教育被写入国家教育基本大法,得到了法律的正式认可与规范。纵观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由政府制定的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其都将发展终身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与努力方向。不仅如此,在国家层面终身教育也占据重要地位。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都强调提出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一种教育理念如此重视,并把它提升到推进国家改革的重要动力与实践举措的高度,则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这一从理念向政策转换的实践过程中,地方政府也予以了积极的响应,其突出地表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对终身教育立法的支持与推动。到目前为止,除了台湾地区以外(2002年制定终身学习的法规),我国地方终身教育立法还包括《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05)、《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11)、《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12)、《河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14)和《宁波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15)5部,它们都从法律层面对终身教育的实践活动予以推进与保障,这也可以视为是终身教育从政策转向立法的开端。众所周知,任何一项教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得到公权力的推进,而教育立法则是政策推进的最高体现。本期大讲堂将继续就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赖以依存的政策与立法现状予以介绍。其中选取较有代表性的台湾、福建和上海等三部地方立法进行重点介绍。台湾地区发展社会教育有悠久历史,其在地方性法规中进一步明确了社会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将已有的社会教育实践与终身教育理念紧密结合起来。该规定的结构框架比较健全,内涵比较清晰,其不仅明确了涉及终身教育各类事务的基本内容,而且条文规定能够做到法律的原则性规范与具体举措的交相并重,从而增强了其在执法过程中的可操作性。《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是大陆地区第一部关于终身教育的地方立法,其具有的开拓性与创新意义确实不可忽视,但具体制定过程由于缺乏行政力量的参与,因而导致法律条文过于空泛、规定过于理念化,从而失去了作为一部实体法应该具有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的特征。有人评论其象征意义大于具体的实践意义。《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是继福建以后颁布的第二部终身教育地方条例。上海市的终身教育实践一直在全国具有领头羊的作用,该法的颁布显然对促进和健全上海终身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但同样由于制定过程中涉及对终身教育内涵的理解产生不同的认识,以至于该条例的若干条款与终身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存在若干偏差。其又具体反映在对终身教育内涵理解的狭隘化,以学校模式建设终身教育的思维定式以及立法资金保障的不明确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对终身教育实践造成困惑,而且也再次证实理论研究对立法实践具有的重要引领作用。而以上存在的所有理论认识误区,亦造成了我国国家层面终身教育立法制定的现实困境。本期大讲堂还将介绍一些与终身教育实践有关的制度,如"文革"后的"双补"教育、职工教育,这些校外教育实践亦都为我国尔后的终身教育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为顺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积极倡导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之际,还提出了一项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制度创新——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构想。这一提法首次出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纲要指出这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换言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是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而资源整合的困难在于无法打破因制度化瓶颈造成的教育封闭,以及互相割裂难以融合的困境。"立交桥"的架构就是要打破这一弊端,即通过学分银行的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横向融合和纵向沟通,以期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实践基础。本期大讲堂就将逐一介绍以上围绕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出台的若干政策举措与立法规范。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时代,贵州终身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完善终身教育地方法律法规体系,促进终身教育良性发展,提高终身教育法治化水平,使终身教育从理论层面落实到立法实践是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从终身教育立法的目的和依据、公民学习权保障、终身教育内涵和完善终身教育立法内容等几方面进行讨论,夯实终身教育立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立法的方式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是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完善教育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除了终身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已经取得共识之外,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关注和争议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法律定位、立法策略、立法内容等三个方面。2005年,福建省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终身教育法规,其实践探索对国家和地方的终身教育立法具有许多启发。借鉴福建、上海、山西太原、河北等地立法的经验,未来终身教育立法应当以"终身学习"为调整对象,突出公民受教育权利保障、各类资源整合、制度与措施保障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区教育立法在国家层面尚无实践,基本以地方立法形式出现.国家层面立法缺位、地方性法规实施性较差,是我国社区教育立法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另外,与终身教育立法、家庭教育立法之间的关系,也是社区教育立法需面对的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一是加快国家层面社区教育立法进程;二是立法实践要采取"宜细不宜粗"的立法原则,明确涉及社区教育体系架构、保障机制等内容;三是应将终身教育法律、法规提至普通法地位,优先立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区教育立法在国家层面尚无实践,基本以地方立法形式出现.国家层面立法缺位、地方性法规实施性较差,是我国社区教育立法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另外,与终身教育立法、家庭教育立法之间的关系,也是社区教育立法需面对的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一是加快国家层面社区教育立法进程;二是立法实践要采取"宜细不宜粗"的立法原则,明确涉及社区教育体系架构、保障机制等内容;三是应将终身教育法律、法规提至普通法地位,优先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这是我国首次由政府提出的“终身教育”概念。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进一步明确规定:“国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把发展终身教育体系规定下来。虽然我国正式启用终身教育的概念较晚,但大面积的实践却开始于80年代,如成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大规模的社会扫盲运动和老年人大学的开办等,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还没有被广大的人民所接受,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本文拟谈谈自己对终身教育的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积极推进终身教育是新时代推进社会发展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改革、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发展缓慢,虽然对终身教育立法和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层层剖析后显现出顶层规划不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表现为地位较低、可操作性较弱以及地方立法笼统宽泛、发展滞后等问题。通过对立法范畴之困境、立法规范之困境、立法目标之困境的阐述,呼吁新时代要加强研究队伍和理论的建设,创新教育立法的理念,使终身教育立法由“促进法”迈向“保障法”,以此推动终身教育事业法制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葛喜艳 《成人教育》2013,33(8):20-23
在对中国终身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将中国终身教育发展划分为理念启蒙、实践准备和政策多样化发展三个阶段。从政策分析视角看,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政策定义模糊、目标笼统、政策实施偏离目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应该通过立法、发挥地方的积极作用和学校的中心作用、培养专业队伍、加强相关研究等手段推动中国终身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地方性终身教育立法积极推进,通过对我国五省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文本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终身教育地方立法在彰显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同时,遵循了教育政策的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但当前终身教育地方立法存在保障力度不够、监督制度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终身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这需要我们从立法目标角度审视公平价值,从法律责任角度审视秩序价值,从实施条件角度审视效率价值。基于此,终身教育立法一是要明确终身教育受教育主体,突出自身追寻教育公平的独特价值;二是推动终身教育立法工作,为强调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保障、发挥法律制度在终身教育发展中的秩序价值,三是完善地方终身教育促进法的推进措施,彰显终身教育立法的效率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终身教育立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热点,福建、上海、太原三地先后颁布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因此,分析地方终身教育立法的经验和问题,对国家层面终身教育立法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本文从终身教育的定义、任务、立法目的、机构、管理体制、队伍、经费、学分银行、社会资源整合、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等十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三部法律的特点与问题,并提出了国家立法可以借鉴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钧 《成人教育》2019,39(4):1-5
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然而,在理论上,社会大众对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客观存在教育对象"特殊论"、教育内容"职业论"、教育形式"时序论"、教育体系"对立论"和教育价值"功利论"等认识误区。在实践上,我国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着发展基础条件羸弱,政策法规建设进程缓慢,组织机构发展不足,人力资源配置比例失衡,现代化技术支持不到位等问题。因此,我国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平台创新和保障支撑优化等系统改革。  相似文献   

12.
王伟  孙纪磊 《成人教育》2022,42(1):12-15
林德曼终身教育思想缘起于社会变迁对终身教育的吁求,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驱动以及个人终身教育实践的引领,主要包括终身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学习过程、终身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以及终身教育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形式三个核心观点,为新时代我国终身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现实启示。基于此,未来我国应致力于构建“持续性”终身教育体系,营造“无疆界”终身教育生态,形塑“个性化”终身教育模式,以推动我国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3.
终身教育已是一个全球化议题,它成为融入各领域职业发展及推进社会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终身教育的制度保障因其对终身教育公平化、学习资源共享化、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突出影响,成为我国自上而下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内容。厦门市作为我国经济特区之一,在终身教育的制度建设上政府给予了相当的重视,成绩卓然,但在终身教育的法制化进程上,并无优势,厦门市可以考虑利用已有的其他省市有关终身教育的地方性立法经验,进行厦门市终身教育的地方立法,并利用特殊的地方立法权弥补福建省终身教育地方法规的不完善,进而促进有关终身教育地方立法及国家立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与国外发达国家终身教育法制化的现状相比,我国仍然处在滞后状态。即使有个别的地方性法规。也存在法律效应的局限性。因此。我国终身教育缺乏实质性的措施。研究和梳理国外终身教育立法经验,对我国国家层面终身教育立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终身学习法》没有刻意构建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而是将“终身教育”的推动放置于某一个接近的范畴,以避免法规“空泛”的弊端,但此举削弱了终身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本《终身学习振兴法》被置于产业振兴的层面,但国家与政府为民众提供公益性的学习机会等涉及终身教育本质理念的内容,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韩国《终身教育法》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完整的法规,但对于国民在终身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不足。我国终身教育立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保护公民的终身学习权,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架构终身教育“立交桥”,建设学分银行,设置终身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管理人员,将终身教育经费列入国家教育经费预算。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的起点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进行起着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功能弱化、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家长不作为、重视程度和践行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近年来关于尽快出台专门家庭教育法来保障家庭教育权和子女受教育权成为国家、社会与学界的普遍共识。家庭教育立法应当秉持人权保护、伦理道德、终身奠基与和谐共促的精神,从宏观的纲领性意义、中观的立法要素和微观的语言表述三个方面把握家庭教育法的立法技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试点建设以来,各地区相关教育部门积极参与,大胆实践。目前,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实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相关法律不健全、投入不足、标准体系不完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间沟通不畅以及学分银行分部覆盖不广等问题。因此,今后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需要加快终身教育立法进程,健全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保障机制;采取政府主导的方式保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投入;同时制定和完善区域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资历框架;不断优化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组织框架,以实现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法律体系的整体架构下,通过具体立法来指引、评价和保障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不仅有利于教育法律体系内部法律之间的逻辑严密、覆盖周延,也有利于避免地方在探索终身教育相关立法时,面临终身教育理念解读的严峻挑战.因此地方应当在教育法律体系的整体框架下,调整立法思路,立足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以保障公民学习权益,促进学习型社会为目标,选择开展地方《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的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18.
童素霞 《成人教育》2011,31(7):74-75
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等重要的价值,但是目前农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存在一些诸如农村终身教育理念淡薄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推进终身教育立法进程、资源建设,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奠定社会基础等方面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9.
居峰 《成人教育》2012,(11):18-20
终身教育思想自上个世纪60年代被提出以后,便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终身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终身学习"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大有取代"终身教育"之势。然而"终身学习"的提倡是否就是理论上的进步,从而在实践中有利于终身教育的推进呢?尤其对于教师教育来讲,是否更有利于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呢?文章认为对待"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化应做进一步的思考,在重视学习者主体性的同时更要强调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