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瀚调作为一种典型的民俗民间音乐,是内蒙古准格尔地区的音乐文化瑰宝,展现了蒙汉民族音乐文化结合的艺术力量,是蒙古地区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本文从漫瀚调的艺术特点入手进行分析,在总结漫瀚调艺术特点的同时,分析了漫瀚调与民歌演唱艺术的结合问题,旨在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漫瀚调这种独具艺术魅力的音乐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2.
漫瀚调音乐是蒙古族与汉族人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融合的音乐品种,是体现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地方民族音乐.本文通过对漫汉调源流的梳理、艺术特色的归纳展开对于当下社会漫瀚调传承之路的思考,以期为漫瀚调的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漫瀚调是蒙汉人民音乐文化的结晶,也称"蛮汉调"或"蒙汉调",通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漫瀚调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山野风味为基调,同调不同词或即兴添词的演唱特点使其极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在本文中,作者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旗帜的漫瀚调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其唱腔特点。  相似文献   

4.
漫瀚调是蒙汉两族人民在长期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民间山歌,在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它不断成熟完善,成为了鄂尔多斯地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漫瀚调唱词做了细致的分析,总结出漫瀚调唱词创作的即兴性、唱词语言的生动性、唱词内容的丰富性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并着重挖掘了三个特征所分别展现出来的鄂尔多斯地区的民族特征,即率真的民族性格、淳朴的民族风情与和谐的民族生活。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对漫瀚调传承与保护意识的提高,对漫瀚调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的兴盛时期。这一阶段,各专家学者主要从漫瀚调的音乐、唱词、多元文化的交融以及传承与发展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探究,拓宽了漫翰调的研究视野,但对漫瀚调的语言载体及其中蕴含的蒙汉民族文化内涵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西府曲子是陕西宝鸡关中地区特有的一种曲艺音乐曲种。千百年来它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并吸收外来音乐因素的发展过程,以其通俗易懂的内容、朗朗上口的唱词、简洁方便的演出形式、满腔满嗓的秦韵秦风以及在民间活动中发挥着的不可替代的社会功用,成为陕西宝鸡关中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民俗活动。分别从文化形态特征、音乐形态、社会形态、审美价值形态等四个方面进行剖析,以探究其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陆栋梁 《广西教育》2014,(35):37-41
我国西部地区原生态民间音乐的生态系统是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因其子生态系统众多,形成功能生态系统群。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民间音乐功能丧失或变异,因而生态系统产生变异,出现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为了做到西部地区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双重可持续发展,须构建以文化价值为内核、保留原生态民间音乐本质特色和精髓的再生态文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魂。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如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比其他诸如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更具有生命力,是其他音乐的源或根。因为,民间音乐生于民众之中,活跃于民众之中,最贴近人民群众,最直接反映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变化。在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大舞台上,民间音乐可以称之为纪录和反映民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所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音乐是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必然内容。  相似文献   

9.
闽南民间音乐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对闽南地区文化、民俗、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闽南民间音乐具有极强的鲜明特色,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闽南民间音乐不仅仅是音乐曲调,音乐的背后是对音乐创作者的记忆,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民间音乐记载了闽南群众的辛勤劳动与智慧成果。闽南民间音乐传播在闽南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不断记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地区历史时代发展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部地区原生态民间音乐的生态系统是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因其子生态系统众多,形成功能生态系统群。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民间音乐功能丧失或变异,因而生态系统产生变异,出现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为了做到西部地区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双重可持续发展,须构建以文化价值为内核、保留原生态民间音乐本质特色和精髓的再生态文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音乐种类中有一种是民间音乐。其功能特点和其他音乐种类是相同的,真实地反映了民间人民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在山间野外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抒情小曲,也给旅游地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随着国家旅游事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对旅游充满了热情,对旅游心理充满了文化气息。然而文化气息已经成为一项最基础的文化动机。人民不仅仅局限于当地文化特色,逐步地对新生事物及文化充满着渴望,更加追求异地风情,从中获得全新的审美感受。旅游音乐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旅游音乐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音乐经济与旅游经济的耦合体。通过打造旅游地音乐名片、发展音乐节会旅游、开发式保护民间音乐资源、培育演艺市场、开发音乐旅游商品、发展传媒音乐等途径,推动旅游音乐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能发挥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2.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的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了独特的音乐文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位于黄河首曲,地域辽阔,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个性,使其民间音乐在原有传统藏族音乐的基础上得以升华和提炼,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及其文化。通过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民间音乐文化特性的分析研究,阐述其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目标提出独到见解。这些珍贵的民间音乐是历代玛曲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晶,也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件珍品。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保护,使玛曲民族民间音乐成为永续利用的“聚宝盆”。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人民文化生活多样化、渗透化和流动加速化的趋势下,音乐的多样化存在给了文化消费群体和文化创造主体一定程度的精神愉悦之外,便是更多的争论、疑惑。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了社会民众所赖以唇枪舌战的疆场,那么如何看待民间音乐文化的生态问题,便成了解决民间音乐艺术实践难题的切入点。本文结合音乐人类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以及艺术哲学等学科角度,从民间音乐的存在方式、民间音乐主体的发展观和民间音乐的社会应用性等方面对民间音乐丈化的"生态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关于民间音乐的"生态’’问题的争论直接关系到如何寻觅发展民间音乐文化的出路以及如何解决大量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遗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丰富的音乐文化。生活在不同区域、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劳动人民,基于自身的理解以及对前人的传承,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民间音乐。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音乐文化具备较高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传承价值,成为现代社会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深入分析我国民间音乐可以发现,很多民间音乐都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人们通过曲调、歌词及演奏乐器等音乐元素,便可以轻易判断出音乐所属的地域及其流派。在西方,人们也认为民族音乐是一种独特的“声音景观”,是融合自然环境因素、人文历史因素等而形成的一种“流动”景观。  相似文献   

15.
地大物博的中国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中国,各地方民间传统音乐层出不穷、百花齐放。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根基,同时也有很多优秀的音乐文化被人们所熟知。软弓京胡是山东鲁西南地区的一件极具地方特色的拉弦乐器,在如今的菏泽弦索乐中广泛运用,其音乐表现力丰富,个性鲜明并且历史久远,是值得弘扬和传承的民间音乐瑰宝。  相似文献   

16.
畲族在中华民族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但是在其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独特的民族文字。畲族人民在进行民间音乐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中,主要依靠民间艺术者的口耳相传,这也给畲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埋下了隐患。随着老一辈艺术者的老去,畲族民间音乐文化逐渐面临着断层的危机。基于这种现状开展有效的畲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和传承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畲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的相关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了当地高校音乐专业进行畲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总结了畲族民间音乐文化、风俗歌舞剧、民间音乐创作者三种教学资源,探寻出了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进行畲族民间音乐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上党梆子的文化底蕴深厚,是上党地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民间音乐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上党梆子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对社会和谐发展有很大作用。上党梆子反映着上党地区劳动人民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习惯,包含着传统文化内容,对于规范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乡,亦称牧野,即古代牧野大战之地,古代属于鄘国和卫国,是卫河和孟姜女河的发源地,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这里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牧野民间音乐文化。在新乡地区众多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当中,鼓舞艺术是一支瑰丽的奇葩。鼓舞民间艺术不但种类繁多,形式也多种多样,彰显出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与文化魅力。文章从其起源、发展、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新乡民间音乐文化当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等方面对鼓舞艺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民间音乐是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民间音乐教育的实践却存在许多不足。各地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民间音乐教育的新路径。以顺德民间音乐教育为例,顺德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利用顺德民间音乐开展音乐教育具有特殊意义,运用多重空间互动教学模式,探索顺德民间音乐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将漫瀚剧音乐的旋律与漫瀚调、二人台的旋律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找出他们的一些共性与内在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兼论与内蒙古相邻省份传统音乐形态作为的辅助作用,内蒙古周边传统音乐与内蒙古西部地区传统音乐的融合的影响。目的是为内蒙古西部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的同时也希望从旋律的来源上角度解读漫瀚剧音乐创作的一些技术性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