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系统”的篮球训练组织结构,在纵向层次上,可划分为三级:高级训练形式——即国家队和各省、市成年队、青年队等。中级训练形式——即省、市体育运动学校等。初级训练形式——指遍及全国城乡的基层业余体校。  相似文献   

2.
一般业余体校都具有增强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任务。可是,由于业余体校本身的特点,一般容易出现抓技术训练多,对身体素质训练抓得不够的现象。上一级运动队(包括省市体工队和省运动学校),在前一个时期挑选运动员时,也往往从技术着眼,对身体素质要求不严,也助长了这种偏向。身体素质在一般业余体校训练中,虽然看来不那么特别重要,其实身体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学员能否成为优秀运动员和以后能否提高技术水平的关键。这个道理是众所周知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业余体校为学生打好全面基础,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直板横打”怎么练(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在《乒乓世界》2000年第7期至第10期中,陆续介绍了直板反胶打法“怎么加强正手进攻能力”、“精雕细琢前三板”、“如何提高相抗能力”和“实用战术的训练”。 目前国家队和省市队的直板打法运动员,在反面技术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但反面技术的训练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直板打法的改造上,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训练方法,特别是业余体校的小运动员和业余选手更是一个空白。通过几年来在直板反面技术训练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给大家介绍一些直板反面技术的基本训练方法。 反面技术主要分成三大类:发球、上旋球和下旋球。主旋球包…  相似文献   

4.
危机与契机     
在深化体育改革的大潮中,全国比较普遍地实行了教练员聘任制,这是改革训练管理体制和转换运行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无论是国家队、省市队,还是基层业余体校的教练员队伍,都打破了过去比较平稳的局面,上下变动频繁,左右交流也增多,出现了一定的“动荡”。大家感到了危机,感到了压力,尤其是有一批教练员暂时没有被聘,正处于“待业”状态,他们的困惑、迷茫、失落与苦恼,亦在情理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所面临的境遇。  相似文献   

5.
业余体育训练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环节,又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手段。我国业余训练的体制是“一条龙”的训练体系,它由初级训练、中级训练和高级训练组成,县级业余体校属于初级训练,是“一条龙”训练体系的基础。目前,广西业余训练面临重大挑战,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有些县的体委被撤消或者合并,体委下属的县级业余体校困难重重,县级业余体校如何发展,这是摆在广西体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笔者从广西现有县级业余体校内部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其他省市的经验,对县级业余体校的出路进行…  相似文献   

6.
我们苏州市业余体校举重队,几年来向国家输送了18名人才。其中,陈贤、李云男等进入了国家队,并双获7届全运会冠军,在全运会上,2人10次破5项亚洲记录;今年,陆红年又进入国家队。这表明,训练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以“成材率”为中心,全面带动选材和训练质量,这就是我们的经验,也是我们在摸索中得出的、  相似文献   

7.
县(区)级业余体校是中国竞技运动训练体系中最基层的单位,省市体校、体工队及国家专业队不可能深入各个学校招收没有训练基础的“毛坯”运动员,县(区)级业余体校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每年对招生名额都有限制,而县(区)级业余体校又是往上级体校、体工队及专业队输送运动员的主要部门,因此,做好县(区)级业余体校科学选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运动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运动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上,应该很好的摸索、总结自己发展的道路。而充分发挥现有大学的作用,是实现这个目的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现提出个人的一些浅见,以求和大家商讨。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国家队和省队主要是通过各级业余体校、普通中、小学和体育学校选拔,然后再进行系统训练,这是我国培养高级运动员的主要途径。我们依靠这支突击力量,为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攀登运动技术高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在实践  相似文献   

9.
只要有空闲,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就会出现在国家队训练馆里,更多的时间他会停留在女二队。用他的话说.女队半边天,要确保万无一失。多球训练时,他会挥拍给队员喂球:徐教练特别有耐心,看到问题,他会马上停下来,对队员进行指导,接着又边练边说。正因为对训练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在冬训之前的教练员会议上,徐寅生谈了很多具体意见。这些意见不仅对国家队教练有所启发,相信对省市队和体校基层教练也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十四年前,当韦晴光患有严重肝病,被一些人宣判了运动生涯的“死刑”,被迫回到原地时,广西业余体校(现改名为广西运动学校)招生了我们作为当时的第一任教练,一下便看中了他,冒着风险吸收他进队训练,并视其为重点培养对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创造条件,经过两年多训练后,他以较好的实力基础,直接进入了广西乒乓球一队(当时广西分为一队二队)以后又在广西队国家队教练员的辛勤培育下,终于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现代竞技体操运动飞跃发展,从而对后备人材培养这一复杂系绕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不断涌现出“人才众多,质量超群”的后起之秀,是我省体操事业能否保持优势,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来,我省各地业余体操班在场地器材设备上有所改善,教练员人数有所增加,训练经费有了提高,对参加一年一度已形成制度的省业余体校体操比赛都很重视,水平不断提高,表现在我省参加全国业余体校体操比赛中男子儿童组已连续三年获团体  相似文献   

12.
一、我的执教生涯 我于1963年从沈阳体育学院毕业,分配到丹东市体委群体科,负责基层学校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的指导工作。1970年初,“文革”后市体校恢复训练,我负责组建田径队,当年有三名队员输送到省队。 1971年体校让我组建足球队训练。经过一年的训练队伍基本成型,其中一名学员输送到甘肃省队,还有两名队员输送到沈阳体院。其中,赵厚华毕业后留校,现任沈阳体院球类教研室副主任。1972~1977年我又组建体操队进行训练。其中,当时的队员任晓敏在市体校  相似文献   

13.
他,一个乒乓球门外汉,将一所业余体校办成为当时河北省唯一的乡级重点业余体校;又将依靠县校联办建成的全省第一所县级乒乓球幼儿园,发展成全省第一所省级训练基地,而他自己由于培养了樊建欣、成红霞等优秀运动员,而成为国家高级乒乓球教练。——记正定训练基地主任王庆广近日,为采访正在备战第45届世乒赛进行封闭训练的国家队,我又一次来到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在基地,我再一次见到了老主任王庆广。王庆广今年65岁,国家队上上下下都熟稳地称他为老王。老人回忆说:1992年,为备战42届世乒赛,国家女队第一次来到了正定基地。打那…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练员的评价已不仅仅局限在训练和比赛方面,而是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而业余体校教练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训练工作的质量。业余体校训练的实践表明,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是一支体育运动队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许冬明  王天聪  叶明  杨继星 《精武》2012,(31):73-73,75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依靠业余体校——地方队——国家队的三级训练网模式进行,其中业余体育训练作为竞技体育培养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当今这种三级训练网培养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安徽省业余体校的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安徽省市级业余体校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面谈访问等研究方法和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旨在为促进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四年我试探从事学前班的教学、训练工作,培养了一批幼儿参加游泳训练。这一批学员目前大多数已成为我省优秀的运动员,其中张梅(女 12岁)输送到“八一”队,伍洲(女 12岁)输送到北京体院。她们在全国业余体校比赛中都取得一至六名的好成绩,在我们这样水平低、条件差的地区来说也算得一个可喜的开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停止了学前班的教学和训练工作,业余体校的选材招生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经历了三十二年的历史,其中,在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左”的路线的干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至一九七八年烟台业余训练工作会议后,业余体校才以最初“分散上学、分散食宿、集中训练”的形式,逐步发展到现在具有多种形式的普通业余体校、半训半读三集中的重点业余体校(体育中学)和体育运动学校。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业余体校3411所,学生274613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游泳训练中,关于基础训练这个课题已经引起教练员们的关注。不少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且取得了成果,对提高训练水平,提高成才率都起了良好作用。运动员能否成才,关键在于基础训练。什么是基础,基础的含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起点。青少年业余体校的任务是为了输送人才,所以业余体校就要为输送人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战线高潮迭起、捷报频传的大好形势下,业余训练如何跟上形势的发展搞上去?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武进县青少年业余体校进行了调查。 我们在平时工作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现在学校片面强调智育,业余训练难搞”,似乎有些地、市、县的重点业余体校有办不下去的趋势。可是武进县业余体校虽然碰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学校条件也还不完善,但是却越办越好,逐步发展成为以县教育部门领导为主的一所体育中学。  相似文献   

20.
少体校的困境和出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少体校的发展历程少体校的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1999年2月4日国家体育局、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取代了1979年原国家体委、教育部发布的《少年儿童业余学校章程》,“少体校”的称呼也随之取代了“业余体校”。我国的青少年业余体校是在1955年学习原苏联的办校经验,以学校为基地,以业余训练为主要形式建立起来的,是我国三级训练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国家、学校重视,家长支持,学生参加训练积极性高,业余体校在中国遍地开花。从我国的竞技体育实践过程来看,青少年业余体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