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喜剧,代表了欧洲艺术史上两种不同的喜剧类型。从内容方面看,作为喜剧家的莎士比亚善于从光明的一面看待人类和生活,力求从正面表现出生活中的真善美,爱情和友谊是喜剧的基本主题,在笑声中寄寓了他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对美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以热爱生活、创造美的感召鼓舞力量,因此,他的喜剧是抒情性愉快喜剧。与莎士比亚相反,莫里哀认为,喜剧的责任是“通过娱乐改正  相似文献   

2.
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始人,《伪君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伪君子》中,莫里哀成功塑造了达尔杜弗伪善狡诈的形象本文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从角色的语言等角度分析《伪君子》中道丽娜和艾耳密尔的性格特征,以此来探究莫里哀剧本中女性角色的特点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家、作品都处于文学发展的长河中,为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和吸收文学知识,教师应将作家作品的背景介绍置于文学史中,以便学生能对文学史进行全面的把握。本文以《悭吝人》为例说明。喜剧《悭吝人》是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于1668年9月上演,是五幕散文体喜剧。陈惇先生在《莫里哀和他的喜剧》一书中提到,本剧整整公演了一年而盛况不衰。该剧塑造了阿巴贡这一有名的吝啬鬼形象。他永远说“我借给你一个  相似文献   

4.
《同学少年》2008,(11):45-45
1673年2月,法国著名喜剧大师莫里哀的作品《无病呻吟》在巴黎皇家大剧院上演。他亲自出演该剧的主角。由于常年劳累,他身患严重的肺炎。演出三场后,他觉得头晕目眩,浑身无力,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演出。莫里哀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没病装病的骗子,他在舞台上的种种虚弱表现都被观众误以为是他演得逼真,因而赢得了热烈的喝彩。但大幕刚落下,莫里哀就昏倒在了舞台上。演出结束后仅4个小时,莫里哀在家中咳破血管,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艺术舞台。  相似文献   

5.
三只手“三只手”最早见于古代罗马剧作家普劳斯图的喜剧《一坛黄金》。在该剧第四幕第四场中,老吝啬鬼尤里克奥丢失了一坛金子,他气急败坏地要奴才伸出手给他看有没有金子,看了一只,又看另一只,最后要奴才给他看“第三只手”。这便是“三只手”喻指小偷或行窃之举的由来。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的著名喜剧《悭吝人》的情节就是从普劳斯图的《一坛黄金》脱胎而来,剧中主人公阿巴贡这个极度贪婪的吝啬鬼,成为世界艺术画廊中不朽的艺术典型。三宝殿所谓“三宝殿”,是指佛教的佛、法、僧三大活动场所。“佛”的活动场所,是指佛教徒…  相似文献   

6.
令伪君子现形的哈哈镜——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王宗玖在世界文学史上,有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一经诞生,便超越时代和国度,为人们普遍地喜爱和传诵。17世纪法国伟大的古典主义剧作家莫里哀笔下的达尔杜弗就是这样的艺术典型。莫里哀(1622—1673)...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法国文坛星空里最独特的一颗亮星矗是“无法模仿的莫里哀”,本文从莫里哀的身世谈起.涉及到《伪君子》的艺术创新。如现实主义角度开了塑造典型性格的先河:喜剧中插入了悲剧、民间剧、风俗剧等各种戏剧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莫里哀喜剧中人物的类型化特点。莫里哀作品中的人物可划分为多种类型,如:棒打鸳鸯的“严父”,贤良有德的慈母,叛逆的青年儿女,勇敢聪明的仆人等等。这些人物类型在莫里哀笔下都属于喜剧式人物,并且在他所描写的爱情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莫里哀喜剧中人物类型的多样化,既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也与他自身丰富的积累相关。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莫里哀喜剧在推崇悲剧的古典主义时期大获成功的特殊文化现象为着眼点, 从作家创作的社会背景、政治因素、审美格局和喜剧特点及艺术传承等入手展开多方位的考察, 分析探究了莫里哀喜剧成功的多元复杂的潜因, 并由此对审美合法性问题作了一定思考阐述。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莎士比亚与莫里哀的喜剧艺术作了比较,对批评界流行的“扬莎抑莫”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指出对莎、莫的比较应在喜剧范畴内,因悲、喜剧处置角色的要求是不相同的,莎的喜剧人物也是类型化的.文章分析了莎、莫喜剧产生的文化渊源,指出莎、莫的喜剧是欧洲两种喜剧传统的产物,比较了莎、莫喜剧的不同风格,以及他们在塑造人物、编织情节、制造喜剧效果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在喜剧艺术的成就与经验上,莫里哀与莎士比亚是同样伟大的.  相似文献   

11.
本论述了莫里哀喜剧中的仆从角色在揭示喜剧性格,推进戏剧冲突,增强喜剧效果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并指出,莫里哀对仆从所具有的喜剧性力量和多重角度功能的认识,既来自于对戏剧传统的继承,更来自他自己的开拓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名人萧伯纳     
《招生考试通讯》2009,(9):47-47
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一生共完成了51个剧本,其喜剧作品《卖花女》因被改编为音乐剧和卖座电影《窈窕淑女》而家喻户晓。他不仅被喻为“20世纪的莫里哀”。而且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13.
西方始于古希腊的崇悲剧轻喜剧论,至文艺复兴即受到挑战。从理论到实践,融严肃与滑稽为一体渐成共识,受此风气影响,甚至小说领域也致力于创造兼具喜剧特征与悲剧特征的文学典型。莫里哀无疑是这一艺术主张在古典主义时期最好的继承者和体现者,他往往赋予喜剧人物以悲剧性特征,即通过形式上的荒诞,表现可卑可叹的实质。对此,通过《堂·吉诃德》与《悭吝人》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共通之处,可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莫里哀对罗马喜剧的成功借鉴与发展的角度,探索他的喜剧创作取得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5.
论文分析了"喜剧性"在喜剧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性,并且通过阐释莫里哀对前人的超越和对后人的启发来见证莫里哀的喜剧成就。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文坛上,有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大吝啬鬼——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阿巴公,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  相似文献   

17.
中国以往的莫里哀喜剧研究只注重对戏剧文学的研究,而对舞台演出实践的研究关注不够。莫里哀喜剧在中国,不仅有戏剧文学的文本翻译产生影响,而且还多次在中国舞台上演出,对中国现代喜剧的形成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论文试图揭示莫里哀喜剧在中国舞台上演出的独特风貌,以期全面了解莫里哀喜剧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戏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伪君子》作为莫里哀喜剧作品的代表,展现了其喜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在整个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语用学理论为框架,以《伪君子》中的人物对话为实例,从对话语理论的合作原则以及会话的转换规则的违反来分析它们所产生的语用效果和喜剧色彩。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和莫里哀是欧洲近代喜剧的两面旗帜,他们喜剧创作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评论界对这两位作家的喜剧已做了大量的不乏深刻的研究,但对他们的喜剧的不同点,却只在在对他们的单独研究中偶而零星地提到一点(如普希金关于这两位喜剧家作品中的人物塑造的著名观点)。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创作,代表了人类艺术史上两种主要的喜剧类型,他们的喜剧与欧洲古典喜剧都有一定的继承发展关系,又都具有自己的艺术特征,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他们的喜剧的美学思想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他们各自创作的了解,加深对他们所代表的喜剧类型特征的了解,并对我们  相似文献   

20.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原名叫让·巴蒂斯特·波克兰,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失去母亲,受着外祖父的疼爱。外祖父是个戏迷,常带外孙看戏,培养了莫里哀对戏剧的爱好。莫里哀的父亲希望儿子承继祖传的经商事业,他责问老头子:”难道你要把他培养成戏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