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是人的天性,是生命的内在需求。人的自由根据所体现的领域不同,分为主体自由、社会自由和个性自由。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由也同样包括三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自由是理性的选择自由;教育活动中的社会自由是权威和纪律保障的自由;教育活动中的个性自由是自我实现的自由。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由就是个性自由在主体自由和社会自由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网络既拓展了人们生存、生活的自由空间,又是一个需要自身规范的家园。网络自由与网络规范之间的矛盾是网络文化的基本价值冲突,它影响着网络文化价值中一元与多元、民主与集中、个体与社会等矛盾。但是,网络自由和网络规范又是统一的,无论我们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规范网络行为,还是用社会道德和网络道德来倡导网络价值主体自律,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和保障网络自由,同时,网络自由的实现也促进了网络道德规范的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人在网络的存在是基于现实的存在,网络生活只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不可能成为取代现实生活的力量。人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由不是虚幻的,同样必须要从现实社会出发来理解才有意义,从个体角度理解网络中人的自由只会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混乱。网络文化是网络技术同现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最终它也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存在,它的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4.
网络表达自由是表达自由在网络领域的体现,具有平等性与开放性、直陈性与匿名性、多媒体性与互动性等特点。网络表达自由也是一柄双刃剑,既在保障人权、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也对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为实现保护与限制网络表达自由之间的平衡,应完善网络表达自由的法律保护制度,净化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5.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大大推动了社会和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阻碍。网络社会中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自由、不自觉的,网络一定程度上导致人的自主性消隐、能动性缺失、创造性受阻。网络社会中的虚拟交往一定程度上造成人际交往的信任危机和情感异化。本文仅分析网络对人的全面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以使我们能避其害,取其利。  相似文献   

6.
余国英 《培训与研究》2006,23(10):63-65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平等自由超时空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使价值取向、道德精神和道德行为等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社会中的道德有其新的特点,对现有的社会道德规范产生巨大的冲击,引发了许多道德问题。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网络民意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的意见表达语境、广泛的公共话题和公众舆论、观点表达直接、真实,倾向于权利的保护。网络民意既有积极促进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应营造良好的网络民意社会环境,促使网络民意成为我国法治的重要推动力量,实现其与法律运行机制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从哲学视域来看,自由是一个复杂的难题。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与现实世界不同,网络自由也和现实世界的自由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鉴于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造成好的社会效果的网络自由,要保护甚至扩大;对于利用网络自由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则要用法律进行规制。此外,光靠法律的约束还不够,还需提高网民的公民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9.
辩证地对社会网络进行功能定位,以中国社会关系网运作对个体行动产生的限制为例分析社会网络结构。社会网络的结构观是一种在动态中谋求个人的理性选择与集体网的制约间建立沟通桥梁的互动过程。一方面个人在社会网中游刃有余地发挥个体能动性;另一方面个体又是嵌入社会结构中的,个人的自由余地受到人际关系网的制约,呈现一种"结构化"的过程。个体可以利用社会网络的"桥"应对网络结构对个体的限制,在多重的网络关系中展现个体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0.
网络论坛的出现,形成了我国言论最自由的空间,也可以作为在网络条件下,虚拟的公民社会的雏形。网络上的论坛贴吧或许是民众的民主意识成长最快的地方,同时也是一种平民化的现代化的参政途径,体现了公民对社会机制公平、公正、民主、平等、自由的渴望。  相似文献   

11.
一、网络给高校学生的成才成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由于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互方式灵活和获取信息成本低廉等特点,有利于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具体表现为:有利于大学生拓宽知识面;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缩短与现实社会的距离;有利于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培养个性,提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本质力量等。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源于西方社会,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赋予网络开放、自由的特性,个人至上、自由原则是网络运行机制的集中表现。网络…  相似文献   

12.
一、网络给高校学生的成才成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由于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互方式灵活和获取信息成本低廉等特点,有利于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具体表现为:有利于大学生拓宽知识面;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缩短与现实社会的距离;有利于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培养个性,提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本质力量等。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源于西方社会,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赋予网络开放、自由的特性.个人至上、自由原则是网络运行机制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道德构建与教育势在必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一、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网络社会是基于现实社会但又不同现实社会的 ,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作为开放性 ,网络信息的传播无国家和地域的约束 ,人们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交往 ,由此 ,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冲撞与融合也成为可能性和必须面对的事实 ;作为自由性 ,“无政府”、“个人至上”、“绝对自由”等口号充斥着网络社会。人们在网上可以自由选择信…  相似文献   

14.
网络表达自由是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宪法基本权利的一种表现途径。本文在论述公民网络表达自由内涵及特征基础上,全面审视权利的积极价值及负面社会效应,并对权利的规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价值澄清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社会极具影响力的道德教育理论。它创造了简易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价值澄清法,强调个人在价值选择过程中的自由,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人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上,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中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这一教育理论,对于帮助处在网络道德困惑中的大学生摆脱网络道德失范的阴影,重构网络道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五联网事业的发展,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的言论形式、一种新的社会舆论平台日渐兴起。人们可以更加自由、更加民主地在网络媒介上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网络舆论也正在以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的形式对中国现有的各种社会问题形成强烈的冲击。网络以开放性、隐匿性等特性成为意见的自由市场,但同时也带来了滥用自由、歪曲自由的问题,因此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无论是认识的活动还是改造的活动,都是一种活动即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换句话说,自由总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由是有限的自由。自由中的受动性主要表现为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自然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它还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可利用性和基础性。在考察人的自由时必须考察到自由的受动性,否则就无法真正理解何谓自由,唯心主义者和旧唯物主义者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网络言论是公民以网络为媒介所表达的一种言论,它是现代社会公民言论的重要表现形式。网络言论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由于其真实性与虚假性并存的特征,因而具有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的双重价值。在个人权利领域,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有利于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使,而网络言论的不当表达则极易导致对其他公民合法权利的侵害。在司法权力领域,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是促使司法公正的积极因素,而其不当表达则会侵犯司法权,损害司法独立和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9.
夏天静 《文教资料》2008,3(18):201-203
互联网已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由精神作为互联网的最根本精神在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中起着"双刃剑"的作用,正确解读和实践自由精神,矫正失范的网络行为,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三方出发,努力营造绿色网络.  相似文献   

20.
论教师自由     
自由是个体发展的基础,作为教育教学中的引导者,教师同样需要自由。教师自由不仅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自由发展。以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为基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三种自由,即教师与教育教学各要素关系中的主体自由,主体关系中的社会自由.教师与自身发展中的个性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