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课堂上,让学生想说话,这是动机问题;让学生能说话、有话说,这是教师设问问题;让学生会说话,这是学生学科能力问题。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常有"随便说""读书答"等现象,学生"不会说话",师生互动无法产生应有的效益。因此,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学科口头表达能力。一、说话有依据说话有依据,即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能够在案例文  相似文献   

2.
理答姓"理"     
不少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完美"呈现,对学生的回答一律用"好的"、"不错"做简单评价.而缺少对问题价值的有效引导,所以在一些关键处学生还浑浑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为了营造热热闹闹、皆大欢喜的场面,对学生的回答一律高度赞赏,缺乏客观评价,这容易造成学生飘飘然,滋长其自满情绪.这些都说明,我们的课堂迫切呼唤"理答".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它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4.
课堂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设置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积极实现教学目标和多维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问"对于教师有三大作用:第一,课堂上通过有趣设问,提高教师课堂聚焦能力;第二,利用提问,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节奏;第三,消除疑问,矫正学生回答问题或提问的动机.  相似文献   

6.
课堂中的提问是一门学问,一种教学艺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提问、追问,对学生的回答,都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这是有效教学的必要和重要细节。因此,课堂提问的质量显得相当重要。在英语教学中,要控制问题的难度,问题要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对学生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依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认知需要,创设多样化问题和多元化启问,引导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情境中主动表达和积极交流,围绕课程知识难点、个体差异及群体讨论需要,突出问题设计、自由选择问答、多元争辩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回答,便于学生在启发思维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英语知识和表达规则。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习惯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不久前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却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而且笔者发现,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能'与‘想'有什么区别?""这样提问有什么好处?"看似简单的一个字的变化,引发了笔者对课堂提问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动态的课堂点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课堂点评,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拨和评价,广义上也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恰如其分的点评增力课堂效果、落实教学目标,在激发学习积极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孟波镇中学一份校本课程课堂实录的个案文本显示,傣族学生不回答教师所提问题有三种情况:不会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愿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不会用自己的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原因主要有:傣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陌生导致他们对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回答,傣族学生的文化认同出现了偏差,导致他们不愿意回答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或是母语系统向汉语系统转换复杂导致傣族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因此加强校本课程在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中的作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通过提问,可以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开展思考,激发积极思维,在师生问答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中队里有个成缋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可当老师真的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却常常回答不上来。当中队辅导员跟他谈话时,他说:"因为有些同学总笑话我学习成绩不好,我不服气,所以才抢着举手,想让大家知道我不笨。"于是,中队辅导员便与他订了一个秘密协议:"以后老师课堂提问时,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就举左手;如果你不能回答,就举右手。"从此以后,在课堂上,这个同学再也没有出现过站起来却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也就有了进步。  相似文献   

13.
生成性教学是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能使教师调整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动手做中化解"生成问题",领悟课堂知识;教师在引导时要冷静应对"课堂生成",使课堂有序进行;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研讨中处理课堂意外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重视,课堂理答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备受关注的因素之一。课堂理答就是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引导、梳理与再组织。教师理答恰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求知创造的氛围,建立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陆耀芳 《陕西教育》2002,(11):33-33
对待学生的质疑,只要是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能回答的,还是不能回答的,都应积极引导学生自己释疑.我常根据学生问题的不同类型,从以下四方面引导学生释疑:  相似文献   

16.
耿化利 《班主任》2007,(10):18-20
学生的课堂行为可分为课堂正常行为和课堂异常行为.课堂正常行为包括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积极讨论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等;课堂异常行为指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活动的课堂行为.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异常行为有可能干扰一个或几个学生的听课,也可能诱发更多学生产生类似的异常行为,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一"这个问题谁来回答呢?"快乐作文学校的老师面带微笑地问我们。我们听了,争先恐后地把手高高举起。同学们回答问题为什么这么积极?哦,原来是老师在用"分数"引导我们积极回答问题呢!这个"分数"是对我们平时的课堂表现和作文成绩的综合考  相似文献   

18.
齐振科 《考试周刊》2012,(11):117-117
在初中历史课上,教师要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简短而确切的评语。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只要学生的回答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当肯定;在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时,可作适当提示:学生的回答若与教师预设的答案不同,更应鼓励学生说出其理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去展示自己,在生活中学语文;应引导学生抛弃“遵循”教师思维回答问题的习惯,培养自主、真实的为学个性,提升学识素质水平追求。  相似文献   

20.
如何进行说话训练呢 ?首先 ,要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引导学生开口说。就课堂学习来说 ,学生有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那就是 :在小学阶段 ,学生一般都能主动积极地发言 ,开口说话 ,回答老师的提问 ,而且争先恐后 ,相当踊跃 ;但进入中学后 ,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对老师的提问 ,并不那么积极回答 ,课堂上时有沉寂的局面出现。分析原因 ,一是学生进入中学后 ,课程问题难度大 ,学生有畏难情绪 ;二是学生有面子观点 ,怕答得不好被同学笑话。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采取鼓励为主的办法 ,让学生开口 ,敢于说话 ,不管说什么 ,只要能说一两句都给予鼓励。对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