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与路径进行分析,可全面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使高校思想政治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效果,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当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存在的冲突,论述了通专融合是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并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位一体"质量观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促进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发展;成立本科生院,融合两套体系,实现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科学评价、精准服务等方面,阐述了西安交通大学促进通专融合,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王毅  农璐 《林区教学》2024,(2):31-36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双创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两大核心内容,二者相互融合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协同理论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二者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在二者融合过程中仍存在融合内容不明确、融合体系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协同理论视角,可以从理念、内容、机制等方面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刘峥 《船舶职业教育》2021,(2):68-70,74
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以劳动教育的育人模式为出发点,分析劳动教育与高校立德树人使命的基础关联,阐述劳动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构筑劳动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甘雯 《甘肃教育》2023,(4):15-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文章从高校立德树人的出发点、支撑点、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等五个“关键点”出发,阐释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要从教育理念更新、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资源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北省红色资源极为丰富,是河北地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源头活水和生动教材。在分析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特点及独特功能的基础上,着重提出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体系的路径和对策,即结合地方高校教育教学实际,对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精密梳理和创造性转化,积极探索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育人体系进行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与长效机制,为建构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和创新教育模式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实施班级治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是辅导员践行立德树人,实施过程化管理的有效路径。分析立德树人与班级治理二者的关系,针对当前高校班级对立德树人功能的弱化现象,提出班级治理的多项措施,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落实高校立德树人存在现实瓶颈,协同育人观要求与育人主体的育人观、德才并育的现实需要与育人主体实际育人能力以及现存育人评价体系与立德树人评价标准之间存在矛盾,有损立德树人价值的彰显。因此,在高校教育实践创新中,树立以德育人的育人理念,推动“大思政”理念深入人心,改革高校教育评价体制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强调,高校教育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这种形势下,高校需要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来适应新时代发展。必须认识到开展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是促进个人全面健康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社会和谐进步,适应新时代国内外复杂形势的要求。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拟构建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队伍、研究生主体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后勤在立德树人整体工程中的独特作用,应先初步探究立德树人核心内涵,然后结合后勤特性试析后勤立德树人的关键任务,再从后勤育人现状出发阐述如何解决动力与能力问题,即确立价值引领机制、动力机制与能力机制,以期构建起高校后勤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  相似文献   

11.
周明 《江苏教育》2023,(7):27-28
<正>“根”是基本,“魂”是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的目标是树人,立德树人,是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各学科教育的共同目标。一、坚持方向性,明晰立德树人的意蕴内涵1.从时代价值看立德树人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这份文件明确了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时间表与路线图。时间已经指向了2023年,在新的形势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要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凝练与升华,是发展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根本与方向。  相似文献   

12.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当前,"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立德树人的内涵提升机制面临道德唤醒、网络环境、评价督导等多方困境,应从体制机制构建、网络使用监管、评价激励机制设定和思政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有效提升高校第二课堂立德树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根本指针。立德树人的实质是以学生为本,即关心、关爱学生。在立德树人中心环节要求下,获得感日益受到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高低直接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必然要关注其获得感,提升获得感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着力点,又是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要求。关注、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并以此来作为开展工作的标准,才能真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社会实践活动对增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高校践行实践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健全高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要求教师自身的品德素质过硬,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为我国培养具有德行的人才;协同育人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的最新要求,高校应该整合自身资源,促进协同育人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提升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高我国人才质量。本文叙述了立德树人与协同育人的概念,探讨了立德树人的实现方法与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索了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包括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第一阵地;教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领路人;文化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隐形路径;实践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制度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保障;管理是“立德树人”的万金油;网络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新阵地;资助和激励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薇 《成才之路》2022,(4):28-30
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高校有必要引入心理疏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亲和力.要提升教育者的心理疏导能力,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起来;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活"起来;发挥实践平台作用,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起来;创设平等空...  相似文献   

18.
建立立德树人监测与评价制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立德树人监测与评价要始终坚持面向和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全面培养,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测评的关键要素,把学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作为监测与评价的关键目标,重点关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达成状况.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监测与评价和现有教育评价制度体系的融合衔接,大力破解高阶能力和素养等软性指标体系的研发难题,强化完善多维评价,推进最新科技成果与测评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基于测评结果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实现德智体关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校承担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全面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牢牢把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是事关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以高校党建作为重要纽带,通过健全问题倒逼机制、全面深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途径,努力探索出政治旗帜鲜明、制度科学完备、围绕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和科学创新的常态化和长效化"立德树人"与党建融合工作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二者的融合既是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新时代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对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面临着融合理念尚不统一,融合机制尚不完善,融合平台尚不明确,融合氛围尚不理想等现实困境.基于此,高校要秉持"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优化"融合共赢"的育人机制,搭建"融合共建"的育人平台,创设"融合共营"的育人氛围,以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