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芳 《寻根》2011,(3):110-113
《寻根》2010年第5期刊发了马金生先生的《阴阳先生:一种消亡了的行业》一文,对于这一传统行业进行了以老北京为中心的考察,其结论"是一种消亡了的行业",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但陕北与北京不同,故而笔者对阴阳这一行业进行以陕北为中心的再考察。  相似文献   

2.
李冬梅 《世界文化》2009,(12):42-43
在室内或室外摆放精心装饰的云杉树迎接圣诞节或新年的传统并不悠久,这一传统形成于19世纪。当时俄罗斯的历代皇帝、美国的历任总统和英国的王室都在圣诞节或新年时用长绿树木装饰客厅。20世纪,这一传统传遍了全世界。而在我们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传统也正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3.
运峰聊笺纸     
我们开设"运峰聊笺纸"这一专栏,意在向大家介绍这一传统遗存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以及由此而生发的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应该怎样来概括这一传统文化内涵呢?“巴蜀文化”的说法,曾经风靡一时,最为普及流行。然而,近十多年来才被人们认识的“蜀文化”的概念,极可能改变这一传统看法。本文拟从考古文化、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角度,对蜀文...  相似文献   

5.
杨敏 《华夏文化》2011,(3):40-42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这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其散文中对秦腔的描写,让许多对戏曲感兴趣的人由此跨入了对秦腔这一传统经典曲目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外媒导读     
张楠 《世界文化》2015,(3):64-65
"垃圾"病毒基因或许能够让我们变得更聪明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类身体中的"垃圾"DNA,是人类进化的附带效果。瑞典隆德大学的一项研究可是动摇了这一传统观念。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病毒逐渐牢固地掌握着细胞的工作,可以让大脑细胞变得更活跃、更具动力,最终让我们变得聪明。逆转录病毒在大脑的基本功能上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让哪些基因进行表达、什么时候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乡村发现的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文人与乡村的关系非常复杂。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文人在城市感觉与乡村经验变迁中的难以自适。作为一种农耕文化培育出来的中国文化,却迟至公元5世纪才有了真正文学意义上的乡村发现。这一发现,造就了中国文学的田园即乡村美学传统。然而,这一传统当今又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反思这一现象,我们得首先从陶渊明入手,剖析诗人于5世纪的这一乡村发现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日本女子姓名中多带“子”字。人们不禁要问:这一传统始于何时?为什么唯有女子姓名中才有“子”字?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子”字又该怎样解释?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考证。角田文卫先生在《日本女子姓名》一书中对这些问题做了解答。“子”字作为人名的接尾字,最早出现于身分显贵的男子姓名中。如六世纪的碗子皇子、中臣连镰子、苏戎宿祢马子等。日本与西欧不同,男女姓名的词尾没有严格的区别,因而很快在女子姓名中也出现了“子”字。最初的形式是以“子媛”二字结  相似文献   

9.
儒家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体系陈玉京儒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关于道德教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套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一、道德认知孔子自称"非生而知之者",主张"学而知之",以后儒家一直延续了这一传统。对于道德的认知是一个动态而永恒的过程,也...  相似文献   

10.
日本艺妓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最初的艺妓全部是男性,他们在妓院和娱乐场所以表演舞蹈和乐器为生。18世纪中叶,艺妓职业渐渐被女性取代,这一传统也一直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