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师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历、职称和社会待遇等方面。从其产生背景来看,农村社会的二元结构、脱离农村教育实际的教师政策、城乡有别的社会待遇以及断档的师资培训是其根源所在。政府应从确立农村幼教师资身份、修订教师编制标准、建构城乡幼教师资流动机制等方面促进我国农村幼教师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农村幼儿教育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幼教长期不振是制约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瓶颈。在目前政府对农村幼教投入不足,社会对农村幼教关注也不够的情况下。农村幼教的发展的确举步维艰。我们应该明白,没有农村幼教的发展便没有中国幼教的发展,所以必须对农村幼教予以切实的扶持。本期刊发一组关注农村幼教的文章,有不少做法值得各地借鉴。比如:南京市的农村幼教扶持计划。让政府财政进乡村;姜堰市改变过去农村幼教“乡镇办、乡镇管”的模式,由市乡(镇)共管;连云港的“城乡联姻”,等等。南京师大和西北师大的幼教专家一直保持着“心系农村”的好传统,令人钦佩,所有幼教理论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都应该学习他们。  相似文献   

3.
男幼师的缺乏、流失与其职业优势的矛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日益重视幼教发展以及男幼师的培养,但是男幼师依旧呈缺乏、流失状态,故而对男幼师的职业优势与流失、缺乏状态之间的内在矛盾进行研究颇具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我国幼教行政从宏观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入手,对幼教事业的发展进行组织、协调、引导、督导和评估以及协调有关部门的关系等,以保证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幼教行政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政府重视幼教事业的发展,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预;(2)幼教行政逐步走向依法治教的轨道;(3)幼教行政管理趋于科学化;(4)幼儿教育事业管理体制地方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向瑞吉欧课程学习什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是社会文化的适应性产物,课程的价值以其文化适宜性为前提。幼教课程应充分考虑所处文化的支持与制约作用,并发挥文化传承与文化选择功能。幼教课程应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尊重各地区的文化传统以及教师和家长等文化主体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自主地位,建构适应我国社会文化的幼教课程。  相似文献   

6.
幼教师资水平是保证学前教育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美国联邦层面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法律,保障并不断提高幼教师资水平,有效促进了学前教育发展。美国保障高素质学前教育师资的经验主要可概括为五个方面:通过法的制定体现政府对师资问题的高度重视;不断明确并提高幼教资质要求;加大财政投入以提升幼教师资水平;加强幼儿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保障幼儿教师的基本权益。美国发展学前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提高幼教师资水平、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杜威认为教育效率集中体现在其社会效率的实现上。他针对教育浪费提出要重视教学主体、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重视课程教材建设等观点,对当今我国幼教改革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8.
一、现行高等学前教育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的弊端 目前我国高等学前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主要是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师、幼教管理干部及幼教科研人员。多年来我国高等学前教育一直围绕这一目标运行。不可否认,我国高等学前教育为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培养了大批的具有扎实的学前专业理论的专门人才。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展开和深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确立的这一培养目标,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其表现为:1.现行高等学前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需求不相协调、不相适应。当代社…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但对如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和创造性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没有提出明确可行的方案.深入分析国际幼教和中国幼教市场化改革失败的原因可以发现,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有监管的市场才是幼教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要创意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一要在城市幼教市场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二可在农村地区运用教育券形式培育幼教市场,以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林森 《辽宁教育》2013,(3X):40-41
<正>幼教事业发展需要教育家型园长今天,我国的幼教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政府、社会以及家长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热心关注。从教育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目标,到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从一系列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重大政策出台,到《学前教育法》的研究起草,等等,在国家政府层面,对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做了有力的政策保证。与此同时,省市县各级政府也相应地出台了地方性的文件、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学前教育政府投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研究政府的学前教育投入时,一般关注的是3-5岁儿童进入幼儿园阶段政府的投入。美国政府对学前教育非常重视,通过《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等的导引,美国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了美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中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仍然存在很大缺口,政府财政投入明显不足,直到2010年,中国政府才开始真正重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政府将民办学前教育严格排除在投入对象之外。美国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针对性、稳定性、公平性、立法性是未来中国发展学前教育需要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民办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不仅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增长,而且办学质量也不断提高.为满足人民群众学前教育需求作出了贡献。民办学前教育政策经历了恢复调整、稳步提高、强化立法与繁荣发展四个阶段。民办学前教育政策的数量由少至多,内容由最初民办学前教育办学思路的提出,扩展到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财政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在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下,我国民办学前教育政策内容日益发展,趋于完善,在办学体制、管理指导、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法治化进程方面日益加强,有效地规范了民办学前教育的办学行为,促进了民办学前教育的科学、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前教育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当下我国日益突出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深化学前教育改革也成为我们必然的时代选择。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的"0~5岁教育计划"全面提升"开端计划"与"早期开端计划",设立早期学习挑战经费,支持"亲子计划",调整"儿童保育发展拨款计划""幼儿园普及计划",推行子女和抚养人照管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总统学习委员会等,对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我们的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基于长期的、连续性的实践研究,制定内容详尽、实施步骤清晰的改革和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投资,以拨款为杠杆,将拨款与改革挂钩,以保证改革扎实、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4.
学前儿童看护点是以适龄农民工子女为主要招收对象,以保育为主兼顾教育的一种小规模托幼服务机构。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它是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对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补充与支持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鼓励这种看护点招收0—6岁农民工子女及有特殊需要的社区儿童,控制班级规模,开展以保育为主的教育活动。为保证其看护质量,政府应制定准入标准,加强对看护点的审批与监管工作,同时负有责任努力提高看护人员的福利待遇,并为他们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其专业水平。针对短期内合格看护人员难以满足需求的现实情况,可以从儿童家长、已退休的幼儿园或小学教师,以及社区其他人员中选择身体等条件合适且有意愿为社区服务的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参与到看护点的日常工作中。看护点的发展应遵循非正规化与社区化的路径,坚持规模小、办学灵活的特点,以适应农民工子女流动性大、教育需求多样化的现实情况,并积极为社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早期保育与教育服务,以获得更广的发展空间。当然,非正规化绝非非法化,而是相对于正规幼教机构而言,看护点没有统一的制度规定,每个看护点必须根据自己所处地区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看护时间、看护内容等事宜,...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政策法规在促进英美两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比较英美两国学前教育政策法律的基础上发现,英美两国重视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监督评估机制、提高学前教师待遇等方面的做法,可以为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What are the dominant images of the Child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societies? In order to challenge some dominant images of the Child,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possibilities of analyzing an experimental dance practice with preschoolers aged 1–2 years with Claire Colebrook's theorizing on ‘the war on norms’. Colebrook suggests a Queer Vitalism to push the limits of how to understand humanness generally, and more specifically, how to understand processes of subjectification. She moves from a post-structuralist understanding toward the Deleuzian notion of practices of individuation and processes of becoming-imperceptible. In this essay, we draw on Queer Vitalism to show how it is possible to understand children's constructions of subjectivity in events of experimental dance practices for preschoolers. The analysis is performed in close interactions with video-films from these workshops transformed to still photography. We aspire to show how these practices can be understood as counter-power strategies in the enactment of an image of a Monstrous Child. Such an image might transform the taken-for-granted image of the Child and preschool practices in subversive ways.  相似文献   

17.
西部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中央政府从人力资源强国和国计民生的战略高度出发,对学前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相继出台一系列涉及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划、政策,给学前教育特别是相对落后的西部学前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但同时也对西部学前教育提出了挑战,并使西部学前教育中蓄积已久的一些问题显得愈发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While plagiarism has been a growing problem in higher education for a long time,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has made this increasing problem more unmanageable. In many countries, this problem has become a matter of discuss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feel obliged to review their policies on academic dishonesty. As part of these efforts, the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tendencies of teacher candidates to plagiarise using the Internet,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tendencies and the reasons for plagiarism. In this context, a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a total of 386 first- and fourth-grade college students at a college of education. The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frequencies, percentages, the Mann–Whitney U test and Kruskal–Wallis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 teacher candidates had, to some extent, a tendency to plagiarise using the Internet by copying material or using the same assignment in different courses. Gender, department and length of computer use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tendencies to plagiarise using the Internet. Time constraints, workload and difficulty of the assignments/projects were indicated as among the major reasons for tendencies towards Internet plagiarism.  相似文献   

19.
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去小学化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教育小学化表现形式多样,究其原因是受了教育的工具理性的蒙蔽而导致对学前教育本质的异化和价值的迷失。应通过完善立法并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通过对在职教师和在读师范生的双轨式教育来共同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这一弊病。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以“增强基础:幼儿保育和教育”为题的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对全球幼儿教育作了分析。该报告根据各国提供的信息,阐述了幼儿保育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全球幼儿保育和教育发展的现状、各国幼儿保育和教育计划的发展走势,提出了实现全球幼儿教育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