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体系对推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分析了建立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体系的效力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管理体系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政策运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在总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管理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从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管理体制、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过程管理和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管理的保障体系三个方面,设计了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日本、美国、中国三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舒春  綦良群  常伟 《科技与管理》2004,6(5):20-22,26
通过对日本和美国目前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进行分析,归纳其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特点,并且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进行比较,指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体系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提出了改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产业日渐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及园区的政策对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前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体现出某种不一致、局限性和不平衡性时,针对政策体系的研究便愈发重要。文章主要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及园区发展的政策体系的目标和功能,并构建了包括内容和框架等方面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要素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经济学分析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各评估阶段的评估要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为设计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体系和开展评估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概念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动因进行界定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标准和评估的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为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进行量化分析,揭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演进特征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以我国1986—2015年间的 197条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为研究样本,从政策效力、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3个维度,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进行细化,继而从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颁布数量和效力角度,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效力普遍不足,尤其是高新技术政策和创新政策;政策目标体系中的政策,在数量上基本均衡,但对一些更有利于高新技术创新的政策,却重视不足;政策工具缺乏协调性,需求政策不仅数量不足,效力也较低。  相似文献   

8.
从政策的效果、效率和水平3个方面考虑,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全过程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灰色分析和模糊评价方法的政策评估模型,并运用该模型,通过选取适当的数据,对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效力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广西中医药产业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以主体产业政策、相关产业政策和内部产业政策为基础的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参考框架,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的概念入手,总结了我国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的现状,并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至今(1994-2015年)我国部委级别及以上级别部门发布的216项风电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负二项回归估计模型研究产业政策力度和区域创新环境对风电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税支持政策力度和技术支持政策力度对风电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规范政策力度对风电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风电产业政策作用于微观企业创新绩效的传导效果受到区域创新环境影响而存在显著差异;风电产业政策作用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率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建议应根据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类型差异,实施差别化的创新驱动产业政策,从而使产业政策更好地服务于风电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2.
欧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普遍较高.通过对欧盟科技报告的政策和管理进行研究,了解欧盟科研机构设置、科技报告呈交、管理方式、质量控制手段、知识产权政策和开放共享政策,为我国科技报告体系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普罗米修斯》2012,30(1):141-143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of Israe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and traces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y in that country. Such policy has generally been neutral with regard to industry, technological field or class of product; concentrates on industrial R &; D directly performed in industrial firms; and is an integral part of overall n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 — being centred in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Drawing upon case studies and other statistical evidence, the paper argues that such policy has been partly responsible for Israel's success in building up an indigenous, export-oriented, high technology sector.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为例,在实证测度其13个地市2003-2017年信息化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指数的基础上,利用完全非参数随机前沿模型对信息化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江苏省工业转型升级的信息化效率普遍较高,考察期内13个地市的效率均值均在0.93以上,且呈明显的空间关联;对外开放、人力资本、地区协同创新、工业规模结构、生产服务业发展、地方政府支持等6个因素对信息化效率呈显著的正向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江苏省信息化效率水平,提出相关对策政策建议: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积极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为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工业国际化水平和层次;加强创新协同,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霞  陈琦  贾宏曼 《科研管理》2022,43(7):1-10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并嵌入到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智慧表现。本文构建基于“资源效用-技术结构-应用领域”的智慧城市政策工具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内容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1年以来我国智慧城市政策进行演进脉络、政策网络关系、阶段性共现主题词和政策工具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智慧城市政策经历了感知基础架构与顶层设计、智慧产业培育与创新驱动、智慧应用领域异构化发展三个演进阶段;(2)第一阶段政策主题涵盖政策目标、基础技术、政策特征和组织体系四个主题词群,第二阶段政策主题是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资源协同、创新驱动环境构建、技术标准化与评价,第三个阶段政策主题是数据深度融合、异构领域应用和政策作用效应;(3)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存在结构性非均衡,相较于演进初期衡稳使用的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导向政策工具稳步增加,需求导向政策工具动态匹配;(4)相较于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导的云计算支撑产业层,物联感知平台政策倾向于供给型与环境型组合效用,并深化推动与环境型政策工具适配耦合的智慧应用领域政策。  相似文献   

16.
波特假说认为政府实施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被规制行业的技术创新,进而在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的同时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那么,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工业行业来说,政府设计的环境规制政策有利于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吗?利用DEA法计算了2005—2009年间我国30个省工业行业的技术(TFP)及其分解项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并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来度量环境规制程度,对环境规制程度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检验,发现和论证了:(1)2005—2009年我国30个省工业行业环境规制促进了技术进步;(2)我国工业行业环境规制程度对技术变动的影响为负,但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正。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鉴库恩科学范式的思想,界定了产业技术范式内涵,刻画了产业技术范式变革过程中技术标准的作用机理。运用专利计量方法定量化描述了传统汽车技术体系形成到新能源汽车技术范式变革的过程,研究表明,传统汽车技术已经经历了完整的范式周期,新能源汽车处于范式发展期且新的技术体系正在形成,进而展示了汽车产业技术变革期技术标准从技术规范到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标准体系的演进路径,揭示了技术标准在汽车产业范式演进过程中的规范、桥梁和转化作用,以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大力提高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中需要引起严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最重要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主要因子有四个,即:企业激励、市场激励、政府激励、文化激励因子;其中效应最大的是企业激励因子,其次分别是市场激励、政府激励、文化激励因子。本文还就四个主要因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凡  蔡振东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124-2130
摘要 通过对复杂社会信任模式简化技术需求的有效回应,区块链技术社会化成为可能。在区块链技术由技术1.0向技术3.0迭代发展的技术社会化过程中,其技术信任属性也因此获得完善与发展。进而,促使社会信任的Technique维度获得呈现,并经由对后工业社会之社会信任需求的技术切合,促成了强技术参与的社会信任模式的社会建构。相对于与前工业社会相调适的熟人信任模式,及工业社会的制度信任模式,强技术参的社会信任模式的社会建构在实现社会效率的同时,也引致了社会情感、社会结构的双重社会失范风险。因此,应从法律制度、政策支持、技术标准、技术道德四重维度予以社会调适。  相似文献   

20.
建立适宜的产业创新系统结构以及合作对象选择机制有助于促进主体间技术合作绩效提高、充分发挥产业创新系统功能。将产业创新系统分为无标度网络的集中结构和随机网络的分散结构两种,基于资源、技术、关系3种合作对象的选择策略在复杂网络上进行多主体模拟仿真,分析两者在相互影响的前提下对技术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产业创新系统在合作前期采用无标度网络结构并在后期演化为随机网络,使主体的技术水平增长较快;(2)系统主体在无标度网络中选择技术资源多的对象进行合作,并在随机网络中选择技术水平高的对象进行合作,不仅能获得较高的技术收益,而且能有效降低整个系统内部的技术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