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踵状态下足纵弓应力分布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根据实拍女性提踵状态下第一跖纵弓MRI成像,综合考虑骨、软骨、足底肌、腱膜等各种材料特性,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和Novelpedar实测足底压力分布变化值,计算得出提踵步态周期各个阶段的第一跖纵弓应力。发现第一跖骨、楔骨、距舟关节和腱膜等处出现相对较高的应力值,从力学角度解释了由于提踵动作引起的常见足病部位,验证了其产生的原因和所建立分析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预备:身体直立,两手胸前持球。1.左脚下压右脚提踵同时低头,两手向前滚动球,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2.右脚下压,左脚提踵头直立,两手向回滚动球,成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掌心在下)。3.左脚下压右脚提踵同时头后屈,两手向前滚动球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4.脚提踵头直立,两手向回滚动球,成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掌心在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男大学生小腿三头肌在递增负重提踵和蹲跳动作时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分析,探讨动作形式与神经肌肉活动方式之间的联系。方法:男大学生在不负重和30%、60%、80%、100%最大力量(1RM)负重下分别进行一次提踵和蹲跳动作,同时记录腓肠肌内侧头(GM)、外侧头(GL)和比目鱼肌(SO)向心收缩阶段的sEMG信号,比较各等级负重条件下两种动作运动时iEMG、MF和MPF等肌电指标的变化。结果:在进行负重提踵时,随着重量增加,GM、GL和SO表面肌电的iEMG均显著增加,但MF和MPF在不同负重等级完成动作时的差异不显著;在进行负重蹲跳时,各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iEMG、MF和MPF在各级负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其数值与重量的增加具有线性关系;在不负重提踵时各肌肉的iEMG值与蹲跳差异不显著,但大负重后显著高于蹲跳;MF和MPF值在不负重提踵时显著高于蹲跳,负重后其差异基本不显著。结论:在递增负重提踵和蹲跳动作时,小腿三头肌向心收缩阶段的sEMG信号表现存在差异,其所反映的神经肌肉控制方式不同,提示所完成动作的动力学特性如速度、多关节链等,可能会影响运动单位募集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发展腿部肌肉群的练习 65.站立支撑,做提踵和落踵的练习。手扶椅子时要轻不能压紧,由一位姿势做(见附后图,下同)。 66.以同样的动作,由二位姿势敞。 67.以同样的动作,由三位姿势做。 68.单腿站立支撑,另一腿做提踵和落踵动作。 69.分腿坐在椅子上。脚尖反复做向外和向里划的动作。 70.坐姿。两脚掌依次做由足跟过渡到前  相似文献   

5.
王炳寰 《武当》2013,(3):8-8
武当山下话武当,太极八卦汇丹江。从步亮公踵息法,传承国粹亦留香。2012年11月,有幸参加武当杂志社举办的第二期武当武术犬讲坛,随张全亮老师学习太极拳和八卦掌,收获丰厚,故以诗咏志  相似文献   

6.
马杰 《武当》2010,(8):23-25
第十式 左崩拳 左脚向前迈一大步,右脚随着跟进,右脚大趾里端与左脚踵紧靠,两腿弯曲,身体极力下蹲,两膝盖相抵的同时,左拳从脐部往上,顺右臂上端直向前方崩出。出拳时要使小指处与右拳虎口处相摩擦,左拳眼虎口朝上。左肘至左拳小臂一节要平直,左肩至左肘呈斜坡状时,右拳从左臂下端向怀中撕捋,捋至脐部右边停住,  相似文献   

7.
<正>一、跖屈肌群1.站立提踵可利用轻器械做双脚或单脚提踵练习,也可以把脚尖垫高,增加提踵的垂直距离。次数和负重量根据训练水平确定。注意事项:踝关节充分伸直,提踵速度要快,脚跟下落要慢。2.直膝跳运动员可以负重或徒手,在土地或沙地  相似文献   

8.
王国 《钓鱼》2009,(23):15-15
编者按:众所周知冬天水库鱼难钓,上“大物”更是难上加难,而在很短的时间里,接二连三地上“大物”,玄机在哪?《事后诸葛》有请当事人王国叙述——  相似文献   

9.
一、平衡(移动)练习①将毽子放在头顶上,做原地下蹲、转圈、提踵、倒退、走、直线、曲线走等练习,也可用于接力比赛。②两只脚的脚背上各放一只毽子,做左右前后的移动。③放在双肩、背部或颈部进行练习。  相似文献   

10.
从儿时起,我无师自通学会了下象棋。不过,这里的“学会”,仅仅是棋盘上七个兵种的走法,如马跳“日”,象飞“田”,炮打隔子……真正学会下棋,是要通过实践,熟悉各种战术,还要找对手较量磨炼,这就有难度,且过程漫长。故而,下棋有易学难精之说。  相似文献   

11.
一、跖屈肌群 (一)站立提踵 可利用轻器械做双脚或单脚提踵练习,也可以把脚尖垫高,增加提踵的垂直距离。次数和负重量随训练水平定。训练提示:躁关节充分伸直,下落慢,向上快。  相似文献   

12.
单词十分钟     
《新体育》2005,(11)
deadlift硬拉,硬举deadliftposition硬(拉)举姿式deepkneebendboard屈腿仰卧起坐板deepknee-bend深蹲deepknee-bendontoes深蹲接提踵deepknee-bendontoesholdingweight-overhead直臂宽握持铃深蹲起deepknee-bendwithbarbellonshoulders后深蹲deepknee-bendwithfeetflat两脚平行站立深蹲deepsplit深箭步deepsquat深蹲donkeylift负人作半蹲提踵dorsiflexor踝关节内翻练习dropjerk下蹲挺dropshoulders肩部下降dropthebar脱手使杠铃掉下单词十分钟…  相似文献   

13.
小腿肌群健美是女性健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双健美、修长而富有弹性的小腿与健美的胸、腰、臀等部位一起构成了人体剪影的曲线美。如何进行小腿肌群的健美锻炼,现介绍几种方法: 1.提踵走,用前脚掌着地向前方行走,脚跟尽量上提,不得触地,身体要正直,膝关节不得弯曲,步幅不宜过大,使小腿肌群始终处于紧张收缩的状态。 2.站立提踵。两前脚掌站在砖头上,脚跟用力提至最高位置后稍停,然而缓慢下落使脚跟触地,使小腿肌群充分伸展,上体挺胸腹,膝关节不弯曲,缓慢进行。 3.坐姿负重提踵。正坐在凳上,使  相似文献   

14.
习者端坐在椅子上(床沿、沙发边或台阶上亦可),两脚距同肩宽,脚掌踏平,小腿垂直,与大腿成90度。背脊要直,全身放松,心情安定,进入练功态。 一、脚呼吸法,又称“踵提呼吸法”,简称“踵息法”。 提脚跟。意注脚跟,要轻轻慢慢的往起提脚跟(此时感觉小腹上翻),忘掉脚跟,转想脚大趾,轻轻慢慢的往起跷脚大趾(此时感觉小腹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掌握女子跳高运动员的多年训练,国外对运动成绩在1.50—1.95米的女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找出运动成绩与专门身体训练水平及技术训练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找出为提高技能水平的相关因素。在专门身体素质指标中选用了为发展小腿伸肌的负杠铃下蹲练习及为发展脚掌屈肌的负杠铃提踵练习。运动水平越高,则这两项比值越高。苏联优秀女跳高选手格洛包金柯的负杠铃下蹲105公斤,提踵  相似文献   

16.
一、负重足尖走 肩负轻杠铃,身体直立,提踵,直腿用前脚掌走路。杠铃重量和走的距离视练习者的水平而定。 二、负重提踵 肩负轻杠铃,两脚左右开立同肩宽,脚后跟抬起至最大程度,稍停片刻落下,也可以在前脚掌垫两片杠铃片,以提高重心升起的高度。杠铃重量和提踵次数视练  相似文献   

17.
摇 侧跑右腿左抬价高两地时原同二二、有砚劝l练付r找 第一节提.立第二节原地小跑第三节 预备 第四节 图从左至右①一②每拍高抬(成小跳)一次,两臂轮流大幅度直臂上下摆动各一次 第五节 ①立踵(乡落踵原地高抬腿两衡轮流上下摆①两臂右侧摆②两臂左侧摆法,‘了{如万穿少气③一④同样方法,但摆幅较少(在前举部位)完成2次原地小跑,两臂在各方位的交叉摆动,_界沂少芬夕一\{(一)1 1 又①一②体前交又向外摆向外摆3⑤一⑥上举 2③一④前举交交叉向外摆4⑦(二)12 1①一②两臂侧举摆动 32③一④两劈一⑧向侧分开下摆侧针下举向前摆动3⑤一⑧体前交…  相似文献   

18.
足部的末端用力在跑跳运动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练员都很重视运动员的脚踝关节肌肉力量的发展,对于中小学生运动员来说,更是强调这一点。在跑跳中,足部的末端用力包括踝关节和脚趾关节的用力。仅通过发展踝关节力量来提高足部的末端用力的做法是不全面的。我们在观察中发现,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只考虑踝关节力量,而忽视脚趾关节力量的发展;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运动员往往简单地将提踵的力量理解为足部的末端用力的力量。因此,采用大量的提踵练习来发展脚踝关节的力量,最常见的是负杠铃提踵练习。提踵练习主要是提…  相似文献   

19.
鸡腿、龙身、熊膀之力,从下向上合为一个整体力,而心意六合门的六艺之鹰捉则是手的上三节梢节发出的关键。拳经云:鹰有捉拿之精,起如虎扑,落如鹰捉物,手落似佛眉是也,踩者如置物足下是也,脚落如石碾物,即是落如鹰捉是也。发作要鹰捉勇猛,起手如闪电,打人如迅雷,鹰捉燕,鹞钻林,狮搏兔。起手三心相对,不动如书生,动之如龙虎。起手如箭钻,  相似文献   

20.
李伯文 《钓鱼》2012,(5):1-1
2月,春节过去,户外却仍是寒气逼人,一片冰天雪地景象,无从出钓。闲来无事,我便翻阅起近期的《钓鱼》杂志打发时间。偶然读到《铅,渔具产业的阿喀琉斯之踵》(《钓鱼》杂志2月上)和《禁铅全球化》(《钓鱼》杂志2月下)两篇文稿。细细想来,坐在暖屋内的我竟隐隐生出些许寒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