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14,(12):58-58
鱼肉比畜肉容易坏的原因很多。鱼的鳃和内脏藏菌多且极易腐烂。鱼一旦死亡,这些部位的细菌迅速繁殖,并穿透鳃和脊柱边的大血管,沿血管很快伸向肌肉组织。反之,畜肉一般都是宰杀放血,并立即开膛去脏,减少了细菌污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鲫鱼样品经消解处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南通市售鲫鱼中肉、鳃和内脏3个组织器官内Cd、Cr、Cu、Pb、Zn六种元素的含量。检测结果显示:鱼内脏和鳃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鱼肉;所检测鱼中Cu、Zn含量较高,Cd、Cr、Pb含量较低;鱼肉中测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限定量。  相似文献   

3.
正首先,鱼腮的内藏菌很多且极易腐烂,一两鱼肉里有5000~16000个细菌,它们的主要来源是腮,可见细菌繁殖发展之快。反之,畜肉一般都是宰杀放血,并立刻开膛去脏,减少了细菌污染的机会。其次,鱼肉是被疏松的少量结缔组织分隔为很多小肌群的,细菌容易沿着疏松的组织间隙侵入肌肉;反之畜肉是被紧密的结缔组织包围成一束束的,细菌不容易侵入肌肉。最后,水中的微生物多属于冷微生物,尤其是海中的微生物,所以鱼离水死去后,即使放在低温下,细菌还是在繁殖。由于以  相似文献   

4.
陈钦 《内江科技》2001,(1):45-45
在养鱼生产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疾病,对养鱼产生极大的危害,鱼的鳃霉病、鳃蛆病也是危害鱼病之一,因此应抓好防治。 (一)鳃霉病。鱼鳃霉病的病原体属霉菌属,常寄生在各种鱼类的鳃部,甚至还能穿入血管及软组织。病鱼初期因鳃霉的苔丝体在鳃组织中生长,严重破坏鳃组织,致使鳃瓣失去正常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鱼体随着病  相似文献   

5.
刀,是锋利的刀;刀,是不倦的刀。这一刀下去,够凌厉,够辛辣,很有点小李飞刀的风格,鱼头便乖乖地从鱼身上脱离。左手按住鱼身,如果是左撇子,就用右手按住,总之不管左手右手,都要把鱼按紧了,也不可完全压死死的,只要不让它溜走就行?右手握刀放平,从鱼背下刀,将刀贴着鱼脊骨一寸一寸地慢慢往里推,直至将鱼肉剥离。同法剥离另一面鱼肉。因为不熟练,所以片下来的鱼肉难免有点龇牙咧嘴、不够齐整,  相似文献   

6.
健康快递     
运动后一小时再吃鱼 鱼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不但有营养,更是减肥的最佳食品,因此很多人把鱼肉当成运动后的首选食物,但运动后吃鱼会让你的疲劳感加剧.人在运动后,尤其是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发胀、精神疲惫.  相似文献   

7.
雅罗鱼亚科的咽颅由四部分组成,即颌弓、舌弓、鳃弓和鳃盖骨骼。本文给出了各骨的名称和数目,并比较研究了某些骨骼的形态特征和类型,如尾舌骨、上颌骨各有三种类型。颌弓的形态特征与食性相适应,凶猛鱼类颌弓十分发达,这在鳡鱼表现得尤为明显;而非肉食性鱼类颌弓不十分发达。根据各骨的形态特征,本文拟出了雅罗鱼亚科属的检索表。本文还讨论了鲤科鱼类咽骨咽齿特别是雅罗鱼亚科咽骨咽齿的演化。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22,(4):40-41
鱼靠什么呼吸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自由生活,是因为其生理构造和呼吸方式与人类大大不同.大多数情况下,鱼靠腮呼吸.鱼鳃在鱼头的后两侧,每个鳃有多排鳃片,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每根鳃丝的两侧又生出许多细小的鳃小片.  相似文献   

9.
<正>1变聪明抗老化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证实,"吃鱼"除了可以变聪明,还可以"防止老化"。这项研究针对4000位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经过6年多的心智状况和饮食习惯长期追踪发现,鱼吃得越多的老人家脑力衰退得越慢;这些老年人只要一个星期至少吃一次鱼,持续一年下来,会比那些不爱吃鱼的老人家智力少衰退10%—13%,相当于年轻3—4岁。研究人员将此结果归功于鱼肉中所富含的ω—3脂肪酸,认为ω—3脂肪酸可以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防止老化。不管是孩童、成人或是老人,多吃鱼对于帮助脑部神经的发育和维持脑部神经健康都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鲁石 《科学生活》2008,(6):43-43
众所周知,鱼肉含多种蛋白质和矿物质(如锌、硒和碘等),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是免疫系统建立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为了使小宝宝既健康又聪明,年轻的爸爸妈妈在给婴幼儿准备食物时,往往会特别关注营养的摄取,因此,鱼汤、鱼肉松、鱼肝油等成了必需品。可是,哪一个年龄段可以开始吃鱼?哪类鱼适合婴幼儿吃?却有科学讲究。不久前,外国科学家曾以3个亚洲家庭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作了一项研究,这些婴幼儿的年龄均在15个月至2岁之间。要求家长每天给孩子吃一次鱼粥,60天后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这些孩子体内的汞(水银)含量均高出对照组孩子正常水平的5倍。而在其他地区的此类研究,也显  相似文献   

11.
从古到今,人们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呼吸,尽情遨游。 为了帮助人类实现移居海洋的梦想,科学家尝试发明一种可以帮助人类在水中呼吸的人造鳃。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于人造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高通透性薄膜制造人造鳃上。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离子Cd Hg Pb在鳗鱼体内残留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0.005、0.05、0.10和0.15/mg/L四种不同浓度的Cd与0.10mg/LPb,0.05mg/LHg在日本鳗鱼肝脏、腮、鱼血和鱼肉的残留规律。分别将鳗鱼暴露于上述浓度的重金属35 d后再用清水喂养43 d,考察鳗鱼对该三种重金属的吸收和清除规律。结果显示三种重金属在鳗鱼体内富集能力依次是Hg>Pb>Cd。Cd在鳗鱼组织中蓄积顺序为肝脏>腮>鱼肉>血。鳗鱼体内Cd的吸收量与其暴露浓度呈正相关,停止暴露后Cd由其他组织向肝脏转移,可导致肝脏Cd负担持续增大。0.15mg/L浓度的Cd可使鳗鱼产生急性和亚急性中毒症状。鳗鱼组织中Hg和Pb蓄积顺序为腮>肝脏>鱼肉>血。鱼肉中两种重金属消除速度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13.
称鱼而非鱼     
动物界中名不符实的事情时有发生,比如鱼类,是一种用鳃呼吸、卵生、以鳍游泳的水生脊椎动物,如鲫鱼、鲤鱼、鲢鱼、鳙鱼等等,但有的名称叫鱼的,如鳄鱼、甲鱼、鲸鱼、墨鱼等,却不能与以上鱼类相等同,它们名为“鱼”,而实非鱼。衣鱼:衣鱼也称作蠹鱼,属无脊椎动物,是一种较原始的无  相似文献   

14.
有首歌谣说:“吃鱼的女士更漂亮,吃鱼的先生更健壮,吃鱼的孩童更聪明,吃鱼的民族更兴旺。”这四句话虽然是从水产与食品部门流传开去,却是道出了一个真理,即吃鱼能增强人民体质。为什么?因为鱼肉中含有蛋白质较高约占20%一30%,而脂肪含量较低,约占  相似文献   

15.
童言童趣     
鱼哭了清蒸鲈鱼被端上桌后,老伴准备给孙子球球夹块鱼肉。谁知一旁的球球小躇娥得老高:“奶奶,我不想吃鱼,这条鱼怪可怜的。”接着,球球指着鱼头上的蒸鱼豉油,低声说道:“鱼—定是想家了,你看它哭得多伤心呀!”  相似文献   

16.
它在圣湖中消失在南美喀喀湖里,原有一种名叫奥勒什蒂的鱼,它的龟鳞黄中透绿,像宝石一样烁烁闪圯;鱼的头部前端平而细长,下巴圆且厚,嘴唇呈拱型,鳃是弯曲的,像晚霞一样有道金边儿。有人说,奥  相似文献   

17.
先锋科技     
《发明与创新》2014,(3):24-25
像鱼一样呼吸 这款与众不同的水下氧气呼吸器可以让人们在水下像鱼一样自由地呼吸。它运用人工鳃模式新技术概念,在水通过过滤器时,提取水分子中的氧气,并压缩储存。戴上它,你就可以遨游大海了!  相似文献   

18.
小鱼吃大鱼     
人们常说:“大鱼吃小鱼”,可是小小的盲鳗却偏偏要吃大鱼。它能从大鱼的鳃部钻入腹腔,在大鱼肚里咬食内脏与肌肉,边吃边排泄,最后咬穿大鱼的腹肌,破洞而出。盲鳗食量圾大,—条盲鳗在大鱼腹里呆7个小时,可以吃进比它自身质量18倍的鱼肉,有时甚至能将一条鱼吃得只剩下皮肤与骨骼。有人曾在一尾鳕鱼的体内找到了123条盲鳗,但是鳕鱼的内脏已被吃光。  相似文献   

19.
松江鲈鱼     
李湘涛 《百科知识》2007,(11S):11-11
松江鲈鱼又叫四鳃鲈鱼、花鼓鱼、媳妇鱼、新娘鱼、老虎鱼、松江鱼、松父鱼、船叮鱼、伏念鱼等,体长5~17厘米。身体为长纺锤形,前方平扁,后部近圆筒形,向后渐细小而尖。头大,宽而扁平,头面全蒙皮肤。吻部较钝,有钝而尖的鼻棘。眼睛稍小,位于头的侧上方,中央凹平,两缘高凸,形成眼上棱,两眼之间的距离宽于或等于眼睛的直径。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一条"鱼肚子里的黑膜有毒"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流传。消息称:鱼的腹腔两侧有一层黑色膜衣,内含大量类脂质及粗腰、溶菌酶,有"腥毒",千万不能吃,吃了会有害健康。多数家庭吃鱼时,并不会关注到鱼肚子里的这层黑膜。这层黑膜真的有毒吗?鱼肉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极高,味道鲜美。做鱼时,当我们用刀剖开鱼肚子,就会看到内脏和腹腔,而在腹腔上,往往还有一层黑色的膜。它到底是什么?对此,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