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咨询台     
《早期教育》2007,(11):25-25
《怎样欣赏孩子的作品?》;我女儿从2岁开始就非常喜欢画画,她是否具有美术天赋?该送美术班学习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严中明 《教师》2011,(16):115-115
"严格"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持的一种态度,而从事高考美术辅导的教师更应该把它作为基本前提。我通过多年对美术考生的观察,发现学生文化成绩在400分以上的约占10%,在300~400分的约占65%,而300分以下的约占25%左右。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状呢?我想,致使这种局面产生的本质并非学生在资质上的欠缺,而是由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学生严格要求,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美术课在我国的中小学是作为必开课而设置的,并且这几年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社会上还出现了“美术热”的现象,并出现了各种性质的美术班,但多数学生却喜欢去社会美术班学习。社会美术班是指私人办的美术学习和培训场所,非公办性质。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教学质量有保证、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内容灵活1.教学质量得到保证主要依靠以下几个因素:(1)很多社会美术班教学专业水平比较高,原因是高薪聘请了本地区知名专业教师进行任教。(2)教师认真负责。社会美术班教师的社会压力大,…  相似文献   

4.
职业学校,众所周知与普通高中不同,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后分流的学生,他们在中学阶段文化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根据他们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及实际情况,如何使他们学好数学这门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呢?对此,笔者试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我们学校开办了美术特色班,特色班的同学一般来讲数学底子比较薄,对高中数学学习提不起来兴趣,再加上他们用于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少,所以美术班的数学课一直是数学老师们最头疼的事。2009年的9月,我接手了一个高一美术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虽然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也付出了很多的艰辛,但仍常常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难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收效与付出相差太多等而苦恼。  相似文献   

6.
美术新课标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良好人格。”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教师改进美术教学行为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怎样构建一个好的美术课堂呢?根据自身的美术课堂教学以及市教科规划课题的相关研究,我认为.就美术学科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是产生感情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美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把美术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是美术教育很重要的一点。美术课堂教学急需摆脱陈旧的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怎样才能让美术课堂重现生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呢?  相似文献   

8.
王婷婷 《教师》2011,(18):107-107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当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认知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与尊重。”那么美术课中如何更好地渗透人文教育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相似文献   

9.
吴维 《黑河教育》2013,(1):72-72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首要前提。那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美术课堂中运用以下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呢?我把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  相似文献   

11.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李彦斌 《成才之路》2009,(30):36-37
新课程标准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其目标是“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标准明确指出了每个教师应具备的五种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是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那么美术素养应是什么样的素养呢?美术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素养包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言文,在推动国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目前我们的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式存在单一、被动的现象,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和能力,致使学习的过程困难而艰涩,哪里还谈得上读出文言文的美呢?而眼下新课程对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所以如何让学生从初中起就走近文言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真可谓迫在眉睫了。面对这种现状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适应“自主”学习需要呢?  相似文献   

14.
陈雪妍 《辅导员》2011,(22):64-64,62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激发孩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是把美术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可见,只要一个人对这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去实践,并且会在自己的探索实践中获得丰富、愉快的情绪体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龙琼 《教师》2012,(24):14-14
2009年我带了美术班。耳闻这个班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纪律不好。然而我把他们看成是我的孩子,从不嫌弃他们。我想首先得用一颗极公正的心去对待他们,让他们找回失去的自己,然后爱上课堂,爱上学习。下面就是我一年来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怎样让学生在学习科目繁多、学习压力加大的前提下,还能有兴趣,有机会投入到母语文化的怀抱呢?怎样让我们的文化传承更有效果呢?我以为,教师应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教语文:字词,追寻其根;段落,挖掘其魂:读背,传承其质;书法,拯救其形;阅读.厚积其蕴。  相似文献   

17.
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它把歌唱、舞蹈、音乐、美术自然地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京剧进课堂无疑是一件好事,它将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怎样让京剧艺术走进课堂,特别是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呢?  相似文献   

18.
李刚 《辅导员》2011,(22):72-72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人类整个历史进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19.
曹小红 《教师》2012,(4):94-94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的学习,对于后进生,老师更应给予鼓励、支持、帮助,促使他们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获得解决问题能力。后进生学习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是在外力的约束下“要我学”,而非内在的“我要学”。怎样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呢?本人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0.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活动性很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着特殊的作用。如何在美术课上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