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丽 《语文天地》2015,(8):34-3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用预设来组织课堂,又善于借助课堂的"变化"因素来构建灵动的课堂,已是一种趋势。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生成是形成和建构,是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目的,预设应为生成服务,二者相辅相成。一、预设要考虑全面1.问题设计要巧妙生成性的问题预设,应注重学生群体的最  相似文献   

2.
预设和生成是讲好课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决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预设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教学艺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生成、建构、创造有价值的学习经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在从语言到提问,情境都必须要有预设,其次加上课堂教学中的灵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黄祖波 《教育导刊》2011,(12):77-79
片断教学因成为教师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而成为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片断教学的虚拟性,决定其预设与生成具有合二为一的特点。在片断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可采用如下策略:预设课堂问题必须以三维目标为依据;预设的问题要以学生为主体;预设的问题应该注意合理性和时代感;预设的问题在片段教学的实施中要注意动作语言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教育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对形成科学的教育学理论有重要作用。然而“科学”的涵义是什么 ?是科学实证和实验 ,还是合理性建构 ?本文认为教育和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是教育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客观依据、根本前提、逻辑支点、评价尺度和检验标准。教育学科学化的实质是教育学的合理性。教育学是研究 (包括物质和精神的 )教育存在 ,建构 (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统一的 )合理性教育理论的科学  相似文献   

5.
由于不同民族语言中文化预设的差异,以及理解的历史性,使得误读成为翻译之必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源语文化预设的茫然无觉会导致无意误读。有意误读则是译语文化预设与源语文预设碰撞后所产生的扭曲与变形。我们认为这种有意误读不仅是译者对源语文化预设所做的个人选择,同时也是译者所处时代两种文化张力斗争的结果,因而也是一个时代的选择的侧影。不同时代的译者对同一源语文化预设所做出的不同选择记录了两种文化从冲撞、矛盾、抵触到相互理解、相互借鉴以及到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的交流过程。因此,误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性,我们应从文化交流的目的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翻译中的误读,正确评价译文,从而提高翻译批评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学上讲,寻求解释的需要根源于信息差距与完形心理。信息差距的存在激活人关于该对象的完形心理动机。理解先于解释。解释某一对象就是对该对象的存在状态、存在过程、存在理由进行完整的说明。根据解释对象的不同,人类的解释活动可以大致分为文本解释、社会解释、科学解释三大类。泛义理性是大自然万事万物普遍具有的将其他事物同构化的倾向与能力。广义的理性特指生命体具有的将外物同构化的倾向与能力。狭义的理性特指人类具有的运用符号思维将万事万物理念化理论化理想化的倾向与能力。狭义理性即人类理性,可以分为价值理性(目的理性)、工具理性(手段理性)、合理理性(手段目的平衡统一的理性)。理性的基本法则是最小最大法则。合理性是人类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评价某对象后对该对象的评价。评价标准可能是理性、逻辑、价值、实践、正义、伦理、习惯、传统、范式、信仰等等。科学的合理性来源于科学活动的科学性与科学成果的解释力。这二者就是科学合理性的标准,二者的乘积就是科学合理性的程度。万事万物的可能性状态可以看作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目的,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也因此可以看作以实现目的为动力的行为。科学解释的本质就是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将待解释事件从给定的确认为真的前提推导出来从而提高待解释事件的可理解性的活动。一切解释的本质都是通过给出待解释事件存在的合理性的方式提高其可理解性。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教学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而"预设"与"生成"正是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中重要环节。加强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是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二者相辅相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呈现。教师要想利用教学中的"预  相似文献   

8.
在课程建构过程中,我们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发现,并在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转移过程中,抓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及时调整预设主题,生成新的活动计划。本文以"蛾蚋"作为主题生成的一个支点,有机融合预设与生成,促进幼儿获得更加精彩的收获、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高三数学复习,而不是把高三的复习课上成高一或高二的单元复习课,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高三教师探究与深思.虽是复习课,只要经过精心预设,仍会有精彩的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预设基础上的实现与超越.预设是对未来教学过程的前沿性准备,生成是对过程情境变化的灵活顺应,没有精心准备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课堂就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生长的气息,高三复习课也是如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前预设,是课堂顺利高效进行的必要环节。预设教学重点内容,是建构高效课堂的前提。预设课堂教学环节,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基础。预设学生学情,是驾驭高效课堂的根本。预设生动的情境,是生成高效课堂的水源。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这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党建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首先要做到理论先行,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同时要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还要做到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试论教育活动中的具体理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具体理性是教育具体活动中应该依据的一种思想意识和活动原则,体现了教育在具体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意识、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文明性水平,能够引导教育活动在科学、文明、先进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具体理性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合理性、普遍性等基本特征,其在现实教育中的缺乏具有传统文化和制度的双重原因,其模式的建构和落实具有理论研究、观念更新、制度转型等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现代德育课程是实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因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忽视了德育课程建设,德育一直处于低效之中。现代德育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德育课程观。科学的德育课程观是建立在学校德育课程之上的把科学的方法运用于德育课程的课程观,是指导德育课程实践的核心要素。只有坚持科学的德育课程观,才能为现代德育的实践和实效找到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更有效地指导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理论基础是已经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经验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它的提出顺应了世界发展的主流。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也是党的执政思想的飞跃,必将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15.
谈课程建设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评估,既是课程建设的目标导向,也是课程建设的助推器。课程建设评估应是整体性评估,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树立大课程意识;评估的主体要多元化,评估要与科研评估结合,本着科学、简易、可行和讲求实效的原则,并处理好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语言获得“先天论”是普遍语法理论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一个主要争议点。通过从不同角度辨析先验前提假设与其理论建构的内在关系,我们发现先天论并非生成语言学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从认知发展的观点看。完全从“内部”探究语言的途径,过于排斥经验科学的“外部”方法和思路,同样会影响理论建构的开放性,并给它带来许多疑难和局限。  相似文献   

17.
科学精神需要传承和弘扬,更需要建构和养育。鉴于科学精神具有习得性和难获性的特点以及科学不"精神"的现实状况,科学精神的养育必须从学生时代开始,它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神圣的好奇心,真正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借助动态课程克服知识断层化问题,加强实验教学彰显科学教育特色,实施过程性科学学习行为评价。唯有如此,才能走出传统上科学教育只重科学知识教学的窠臼,进而向着科教兴国和科教强国的理想迈进。  相似文献   

18.
科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科学家的审美目光在于发现它、改造它、升华它,而不能像艺术美那样主要借助于虚构.科学美是感性美与理性美的交汇.它不仅体现为一种结果,也往往体现在过程之中.研究科学美既不要排斥科学美中的理性美因素,也不能陷入"泛美论"."科学美"是科学中某些方面的美,而不是说所有的科学现象、科学规律、科学行为都是审美对象.科学美突出地表现在巧趣、妙趣(部分表现为情趣),诸如图像或公式的艺术化、幽隐世界的拟像化、奇异对象的趣释化、科学行为和言语的隽智化以及某些对象的情感化.  相似文献   

19.
当前科学发展观不仅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而且也为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指引了新的方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引领学生党员成长成才;要坚持以人为本,突显学生党建工作的人文关爱;要坚持全面发展,建立全面的学生党建工作内容体系;要坚持协调发展,构建统筹协调的学生党建工作方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学生党建工作"五位一体"。  相似文献   

20.
科学、科学评判标准和科学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科学的评判标准为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检验包括实验室的检验,也包括其它的人类实践检验。科学精神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它有三个内在要求,即要求人们具有怀疑意识,批判理性和谦虚态度。我国公众的科学精神等科学素养有待提高,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