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1中国的企业文化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中国现代企业文化的保证 (2)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6年-1966年),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初创期.在企业里形成了一支具有良好精神素质的职工队伍,培养了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2.
对新中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熟问题 ,应该按照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深入研究。 1 978年 1 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了党和国家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成为第二次历史飞跃和建国后历史两大阶段之间的转折点 ,使党和国家摆脱了 1 957~1 9 78年间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不成熟状态 ,因而成为新中国及其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学术研究·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与优先发展战略 邓小平民族法们思想 强化我国民族区刘自治意识—…………………………………·安 匹96.2(l-4)…………………………………… 刘惊海96.4卜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过@沦丧的原因与对策试论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王彦平96.4(1—16)…。。、……………………………石玫梅96.1(21--v)1975年的整们与新时期的改臼恩赐 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柜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王施施966(15—17)……………………………………朱成德966(l--4…  相似文献   

4.
特殊教育学中国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实现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扎根中国大地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其发展进程和方向,基于对文献的分析,将特殊教育学中国化分为前学科时期的文化奠基(1840年以前)、西方特殊教育经验的中国化(1840—1910年)、特殊教育学的中国化创建(1911—1948年)、特殊教育学的社会主义重构(1949—1977年)、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学初现(1978—2016年)以及新时代(2017年以来)六个演进阶段。研究表明,中国的特殊教育学并非一种全然的“舶来品”,而是深植于中国土壤、始终依靠中国主体性,交融中外理论与实践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初期(1949—1966)是新中国性伦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性伦文化开始形成。总体而言,1949—1966年北京地区性伦文化观念在性关系基本原则、性伦文化核心价值标准、贞操观这三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中国性伦文化变革的重要缩影,北京地区性伦文化观念的变革也揭示了新中国初期性伦文化变革的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可足称道的一个百年。对中国人来说 ,在这一个百年中 ,产生了惊天动地的四件大事 :1 91 1年封建王朝的终结 ,1 91 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94 9年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 ,1 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如果说辛亥革命是封建制度的终结 ,“五四”运动便是封建文化的终结 ;如果说开国大典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 ,改革开放才带来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生。中国人有丰富的传统 ,中国人背上也背着厚重的负担。变革传统文化 ,呼唤当代文明 ,这一除旧布新的文化使命 ,在中国用了六十年的时间。思想文化的进程与历史的自…  相似文献   

7.
1956-197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所提出的国际比较思路、方法和参照标准 ,选择 1 95 5年和 1 980年这两个时间坐标 ,对 1 95 6年和 1 978年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 ,认为1 95 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时 ,中国虽然是一个低收入国家 ,但是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起点水平并不是很低的 ,大体上属于当时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从 2 0世纪5 0年代中期到 1 978年 ,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几经曲折和世界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提升幅度比较小 ,大体上略高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就大体印证了邓小平同志作出的从 1 95 8年到 1 978年中国社会发展“二十年徘徊和停滞”的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我国私立教育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新中国建立初期尚有私立高等学校 89所 ,占全国 2 2 7所高等院校的 39%。 1 952年 ,国家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随后实施政府包办教育的政策 ,私立高等教育便随之消失。 1 978年以来 ,民办高等教育再度兴起和发展。至今大体经过了 4个阶段 :1 .恢复起步阶段 (1 978— 1 982年 )改革开放初期 ,百业待兴 ,人才匮乏 ,千百万青年求学者热情高涨。于是 ,在一些中心城市 ,一批民办高等学校应运而生。 1 980年邓小平为“北京自修大学”题写校名 ,彭真为“中华社会大学”题写校名 ,在…  相似文献   

9.
【单元导读】1956年至今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初期阶段的历史,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时间上看分成三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时期(1956~1966)、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1.民主法制的曲折发展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1957年的整风运动;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和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使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不良倾向在社会上进一步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10.
西方社会学者从文化、宗教等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伦理精神动因,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借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建构的纬度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传统儒家和儒商文化精神资源的传承以及对西方文明的借鉴。中国市场经济伦理精神建设应落实在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工作伦理和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演进和发展路径是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崛起的发展历程之中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1978—1989)、雏形阶段(1990—2000)和深化阶段(2001—2018)三大主要历史发展时期,涵盖了中国特色高等院校的大学治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办学理念和发展道路四大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 1 95 6年至 1 978年间的社会主义思想是非常丰富的 ,值得认真研究。关于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关于大力发展生产力 ,关于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 ,关于区分社会主义制度与体制的设想等等 ,这些思想都可以在这一时期找到雏形。它们构成这一阶段中国社会主义认识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侧面 ,与毛泽东在此期间的社会主义思想一起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3.
一北欧对中国的研究 ,是由欧洲的汉学传统发展而来。其奠基者瑞典人高本汉 (BernhardKarlgren ,1 889— 1 978) ,是世界上第一位以印欧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记录、研究中国的方言与古汉语的汉学家。1 90 9年 ,高本汉从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获日耳曼语、斯拉文尼亚语和希腊语的学士学位之后 ,旋赴俄国圣彼得堡大学师从汉学家伊凤阁 (A I Ivanov)学习了两个月汉语 ( 1 1— 1 2月 )。 1 91 0年 2月随一艘瑞典货船前往中国上海。 1 91 1年 1 1月离开中国回到欧洲。在中国的近两年时间里 ,他的足迹遍及整个华北地区 ,所调查的方言超过 3 3种。当时他…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的教育技术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教育技术未来发展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成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中国百年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分为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电化教育发展道路探索阶段(20世纪20年代—1985年)、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形成阶段(1986年—2017年)、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成熟阶段(2018年—2035年)。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发展持续总体呈现良好态势,但是必须面向四新(新使命、新机遇、新挑战、新趋势),深刻把握教育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选择正确的教育技术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未来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亟需的卓越拔尖人才,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树立大教育技术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加快教育技术颠覆性创新。  相似文献   

15.
求索 《考试》1999,(12)
中国现代史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现代史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现代史总复习可按以下四个历史发展阶段进行。一、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相似文献   

16.
方修波 《考试》2014,(Z1):62-65
<正>一、考纲变化总体分析要总体上把握考纲的变化,需要运用比较的分析方法。如下是2013年和2014年考纲变化的总体构成表。通过对比,我们能看出,变更的8处有这样的特点:(—)充分体现十八大精神,尤其是三中全会的精神,如《经济生活》中原来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变成"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变化中既有考纲的变化,也有考纲下考点的变化,如《文化生活》部分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变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纲的变化,而将"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变成"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  相似文献   

17.
1984—1985年理论研究的中心是:如何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体系,进一步发展成人教育事业,更有效地提高干部、工人、农民的政治、技术(业务)、文化水平,为首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经历了30年的转型、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与此同时我们开始反思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过去,中国企业文化更多停留在对西方某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推崇,某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效仿,某种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的拷贝。而今,中国企业文化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就是与深厚民族文化嫁接,挖掘民族优秀文化底蕴,建立一套久经考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体系。本文重点分析了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仁义礼智信”对现代企业文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作为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始终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壮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近年来,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及所属各单位结合企业实际,认真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培育企业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