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刘越 《教师》2023,(15):99-101
随着如今新工科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工科高校教师队伍必须探索并实践新工科教师德能双修培养新模式,以适应国家战略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文章旨在发现并整理新工科背景下教师队伍的德能培养现状,开展跨校、跨地、跨国别的工科教师核心能力素养对比研究,通过关于品德培养、教学能力和学术贡献的对比研究,厘清新工科教师队伍德能培养现状与问题,构建核心素养矩阵,从而促进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拓展“新工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挖掘出“新工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创新点,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全新的理论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为迎合现阶段知识经济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工科高等院校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准大学生人才为教学根本目标,转变传统教育的模式,构建完整系统的创新教育体系。本文将结合在落实创新教育中本校自动化学院教师队伍的改革建设工作,从立足转变教学思路和改革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就高等工科教师队伍在落实创新教育中如何肩负起自身使命进行阐述,以期对其他工科高校教师推进开展创新教育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分类考核已经是大势所趋,针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实验室为典型代表的高校工科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以有实验室教学、辅助科研、创新实践指导和设备维护等多样化任务为研究切入点,以人性化、可操作性为目标,提出了实验室技术人员按教学实验岗、科研实验岗、创新实践指导岗、综合服务岗的精细化分类;并以此设计了量化考核指标,以及此基础上探索评价指标与分类管理的耦合关系,建立反馈联动,形成动态管理模式,及时更新指标,制定符合新形势下高校工科实验室技术人员评价考核体系,为工科实验室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是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新工科理念对工程技术人才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分析了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青年教师的创新教学机制研究提供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等工科学校教师目前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从社会其他行业调进的人员,二是各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虽然后者是高校教师最主要的来源,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培养高校教师(工程类教师)的专门机构。当然,我们通常把研究生院作为培养高校教师的一个专门机构,而实际上,工科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只注重学术上的严格训练,而没有考虑作为教师的素质训练,况且,教师的基本素质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具备的。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6.
三位一体的工科教师培养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工科教师的数量特征、结构特征、分布特征,分析总结了当前工科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家、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工科教师培养是"国家"的事业;高校是工科教师培养创新的原点和主要基地;社会机制则从高等工程教育与企业、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关系上入手,为工科教师培养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国家、高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我国工科教师培养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现状与发展问题。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363名专任工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学校工科教师工程素质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存在差距,不同学历、职称、教龄的工科教师工程素质发展水平、工程实践投入程度及工程素质发展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影响工科教师工程素质发展,为工科教师确立专业发展导向,创新教育教学培训制度,建立持续性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完善工程类教师管理制度,是"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促进工科教师工程素质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创新继续教育模式,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大,社会支持少,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会降低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导致其厌生、厌教现象增多,影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创新现有的继续教育的模式,满足高校教师的精神需要,帮助高校教师取得成功.创新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应该做到:创新继续教育的目标,创新继续教育的内容,创新继续教育的形式,创新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创新继续教育的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创新行为是学校创新氛围与个体交互作用的结果,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有助于厘清学校创新氛围与高校教师创新行为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学校创新氛围显著正向影响高校教师创新行为;知识创造在学校创新氛围与高校教师创新行为中发挥调节作用,教师知识创造的效果越好,学校创新氛围越能激发其创新行为;知识创造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高校教师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得以实现。学校场域内含于整个社会场域中,政府和学校需通力合作,着力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此外,教师个人亦应进行自我学习,通过知识吸收能力的提升,将知识创造内化为创新行为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0.
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科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决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工科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工程实践能力较低、工程实践意识薄弱等问题,高校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搭建工程实践锻炼平台、加强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调动青年教师提升工程素质的积极性,丰富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推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科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决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工科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工程实践能力较低、工程实践意识薄弱等问题,高校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搭建工程实践锻炼平台、加强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调动青年教师提升工程素质的积极性,丰富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推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是高校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工科教师和文科教师的差异,并且提出工科教师激励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讨论在社会各方面迫切的创新要求下,如何进行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首先介绍了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性,然后讨论了工科创新人才的特点,工科强调应用科技原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这必然要求培养工科人才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又要强调实践经验。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创新的特点和对人才的要求,重点从基础知识的传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创新环境营造这几个方面着手,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要在实践中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从事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责任,高校教师的创新意义重大.本文认为,高校教师的创新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求生阶段、调整阶段和成熟阶段,每个阶段教师创新的内涵不同,要做的工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理工科高校在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思想道德素养和工作作风将直接关系到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高校要深刻了解新工科建设背景,充分认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推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激励机制建设的问题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从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地方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多维立体的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要求创新的呼声越来越多,教育创新首当其冲,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各方面人才的使命,能否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本身能否突破束缚是关键,本文就高校教师在教育创新中遇到阻碍因素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突破束缚、实现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但当前大学工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却存在职前教育不到位、"双专业性"发展不平衡以及职后培训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为了促进大学工科教师的发展,政府、大学以及大学工科教师必须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采取措施共同推动实现大学工科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实施,制造业面临着全面改造升级,社会需要更多新工科创新人才。文章通过分析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针对高职新工科创新人才建设提出行之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和策略,以期对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记录了中国高校教师顺应时代潮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发展的演进历程,也承载了高校教师背负社会责任前行道路的曲折与艰辛。回眸改革开放30年高校教师社会责任的演进历程,高校教师在履行社会责任中面临着众多问题,所以,要完善中国高校教师社会责任的路径选择。这主要包括:树立全面的教师观;正确认识社会责任的无限延展性;推进高校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教学科研与社会活动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监督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