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现代教育制度的框架之下,教师管理制度,简单把教师作为了一种职业,而切割了教师作为高尚品德的传承者和先进精神的引领者作用。为弥补现代教育中对于师德建设的缺失,从而真正建立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主体,应从教师主体性的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树立,师德与教师价值实现的评价体制建立,双向互动式的校师管理机制四个步骤来推进和展开师德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5.12汶川特大地震,考验了我们的教师,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挑战,从师德之源、师德之境、师德之行以及师德之径四个方面追溯师德的培养须以师爱为本、文化为涵、法律为责,并进行多维拓展,才能最终内化为师德。  相似文献   

3.
贵州中小学教师养成师德自律习惯是实现贵州教育事业后发赶超目标的重要保证。通过对贵州中小学教师师德自律现状的调查,查找部分中小学教师师德自律意识不足的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加强贵州中小学教师师德自律养成的四种方法,即自我反思法、慎独法、崇尚榜样法与自警自励法。  相似文献   

4.
任玲 《科教文汇》2008,(18):11-12
大学教师发展已逐渐被视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教育专家”的教师角色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自我职业发展为主要途径,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在英语学科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师德修养的提升四个方面不断进行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贵州中小学教师养成师德自律习惯是实现贵州教育事业后发赶超目标的重要保证。通过对贵州中小学教师师德自律现状的调查,查找部分中小学教师师德自律意识不足的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加强贵州中小学教师师德自律养成的四种方法,即自我反思法、慎独法、崇尚榜样法与自警自励法。  相似文献   

6.
师德教育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和学校德育改革的基础。在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阶段,我国师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都存在缺失。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职前和职后的师德教育,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7.
邱海萍  冯宝圣 《科教文汇》2009,(2):10-10,46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职业是一种以人来培养人、用灵魂铸造灵魂的新风尚的、光荣的职业。这种职业对教师道德修养的要求通常都比其他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高.更全面。本文通过分析师德的时代特征来指出其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师德教育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和学校德育改革的基础。在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阶段,我国师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都存在缺失。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职前和职后的师德教育,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9.
师以德为本     
程惠 《科教文汇》2010,(3):14-14,30
教师的思想品德、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水平,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优秀的师德,受人尊崇,也是教师无形的行为规范。师德的核心是育才责任感。教师责任感的培养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使教书育人的理念化为教师高度的责任感与无上的荣誉感,必须努力践行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以优良的德行做学生的楷模,使之进而影响、导向整个社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0.
王凌 《内江科技》2005,(2):28-28
该文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师德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