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竞走起源于英国。1867年英国举行了第一次竞走锦标赛。1870年,英国人托玛斯创造了20英哩场地竞走世界纪录,成绩是2小时47分55秒。这是国际田联最早承认的竞走世界纪录。后来,竞走运动又从英国传入北欧各国和美国。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这种“长途跋涉”的运动项目在德国  相似文献   

2.
竞走运动19世纪起源于英国,1867年在英国初次举办竞走冠军赛,迅速地扩展到北欧和美国。1906年庆祝奥运会恢复10周年"中间大会"上,竞走首次出现在奥运赛场,设1500米和3000米两个项目,都是场地比赛。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竞走被列为正式的竞赛项目,设场地3500米和公路10公里竞走,两项冠军均被英国人拉尔纳获得,成绩分别是14分55秒和1小时15分57秒4。1932年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上,50公里竞走被列为正式奥运会项目,获得该项冠军的是英国人塔林,成绩是4小时50分10秒。  相似文献   

3.
当你第一次看到竞走比赛时,一定会觉得挺有意思的。运动员们扭着腰、摆着臂、两条腿几乎笔直地迈着矫健的步伐,一步一步飞快地奔走着。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情不自禁地问:练习竞走有什么好处呢?竞走这个项目不受年龄、季节的限制,也不需要什么专门的场地器材设备,无论在河边、树林、公园里、马路上都可以练习。走步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技能,所以在这个有利的基础上,掌握竞走技术也是比较容易的。经常练习竞走能够发展腿部、腰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同时还能增强人体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促进健康。竞走的距离较长,…  相似文献   

4.
竞走发源于英国。1867年在英国举行了世界第一次竞走锦标赛。1908年竞走被正式列为奥运会竞赛项目。十九世纪未竞走由欧洲传入我国,至今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八十年代、我国竞走运动员多次在世界大赛上夺标,并创了多项女子竞走世界纪录,已成为国人听瞩目的重要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5.
看过竞走比赛的人,很容易看出竞走跟普通走步是不一样的。但是若让你说出他们之间细致的具体区别,恐怕就不一定都能说清的了。现在我们就把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加以分析。一般来说,竞走的步子大(一步大约能跨1-1.5米左右)、频率快(约四分之一秒走一步);脚着地一刹那,膝盖不得弯屈,特别是支撑腿在垂直部位时必须伸直。两臂大约屈成90°角前后摆动。而普通走步的步子小(普通成年人的步幅大约是75-80厘米)、频率慢(约半秒走一步),两腿自然弯屈、两臂自然下垂地摆动。另外,在竞走时,运动员为了加长步幅,加快频率和使动作轻…  相似文献   

6.
竞走是田径项目中唯一由裁判员主观判断技术的竞技项目,比赛中竞走裁判员对竞走运动员比赛的全过程实施技术监控和判罚。竞走技术有着不同于其他项目的特殊规定和要求,竞走项目在项目特性上、技术上、竞走定义、规则和裁判方法上都有着显著的项目个体特点。我国竞走项目发展中出现过多次反复,上世纪的反复主要表现在竞走技术问题上,本世纪的反复,不仅有技术问题,还有对项目性质的认识问题和训练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了各种速度下竞走的地面反作用力。两名高水平竞走女运动员以自己确定的正常走步速度和最大速度走过Kistler测力台。同时正面及侧面拍摄了影片,以便记录运动学参数。建立了多项式回归分析方程。走速度超过250m/min以上时,垂直力在着地后50m,出现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超过体重的两倍。两  相似文献   

8.
竞走运动既需要运动员具有很高的专项耐力水平,还需要有效的走步方法。为了评价我国著名的女子竞走运动员徐永久的技术现状,采集了1987年3月31日下午她在河北兴隆举行的雾灵杯全国竞走邀请赛10000米比赛中的步频和步长两项指标,以其每2000米段落的均值为根据,寻找徐永久在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为技术训练提  相似文献   

9.
竞走项目是一项体能主导类周期性项目,随着运动员技术的不断完善,其体能水平往往是决定比赛成败的关键因素。运用运动训练学原理,通过文献、比较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尝试结合竞走项目的特征,分析其体能的构成,探索竞走项目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为从事竞走项目训练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竞走项目是我国获得奥运金牌和夺取世界冠军最多的田径项目,已成为我国田径的重点项目和奥运会夺取金牌与奖牌的项目。竞走技术是竞走项目的生命线,比赛中运动员因技术问题一旦被判罚,一切都等于"零"。竞走项目不抓技术不行。总局田径中心高度重视竞走技术,多年来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改进竞走技术。请国外专家来我国讲课、辅导和组织国际竞走论坛报告;动员国内力量跟踪研究,科技攻关服务,  相似文献   

11.
竞走项目是我国在世界田坛上最具有竞争实力的运动项目,尤其是女子竞走,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在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陈跃玲荣获女子10公里竞走项目金牌,也是我国田径项目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1996年国际田联公布了新的“竞走定义”,对竞走技术规范了新的技术规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的提出竞走项目是现代田径运动中惟一由裁判员对运动员技术进行主观判罚的项目 ,多年来 ,裁判问题始终是竞走项目争议的焦点。竞走项目发展史上曾有过 3次因为裁判原因 ,对竞走运动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甚至使竞走项目几乎失去在奥运会中的地位。从这种意义上说 ,研究竞走定义规则演变与竞走运动现状的关系 ,对竞走项目的国际化生存与普及、对我国竞走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研究方法2 .1 文献资料调研收集查阅了近 5 0年来的各版田径规则、有关竞走比赛资料以及国内外有关竞走规则、裁判方法、技术分析和训练方法的…  相似文献   

13.
优秀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训练监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走是一项长距离的耐力性项目,和其他周期性体能类运动项目一样,高原训练已经成为竞走项目综合训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江苏省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为期4周高原训练的跟踪监控,分析与研究其训练特点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从科研角度做出总结,以期为今后的高原训练提供参考,积累经验,使竞走项目的高原训练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在女子竞走项目中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好成绩,辽宁选手闰红、徐永久等人多次打破五千米和一万米场地竞走的世界纪录,这在我国田径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为了保持我国女子竞走项目在世界田坛上的领先地位,加强对竞走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选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对我国竞走运动员选材的探讨和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竞走运动员日常训练期间营养调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走项目是田径运动的耐力项目之一,是奥运会中金牌较多的项目。竞走项目包括:男子20公里和50公里,女子20公里等项目。竞走运动具有运动量大、技术性强等特点。竞走运动员的营养问题一直是竞走运动项目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因竞技运动向更专业、更科学的方向发展,竞走运动员的营养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1 问题提出竞走项目是我国田径项目唯一获得奥运会比赛金牌的项目,也是我省水平较高项目之一.随着运动技术不断提高,对优秀运动员少年时期竞走的训练,成了目前竞走训练重要的一环。就少年竞走运动员基础训练,本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2 研究方法和对象  相似文献   

17.
竞走是我国的潜在优势项目,近年来,随着竞走运动员训练人数的不断增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竞走运动的后备人才.同时,竞走教练员在执教和安排训练时也摸索和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经验和方法.但是就整体而言,目前我国竞走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距离世界竞走强国的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通过观察我国竞走运动员参加国内、国际大赛出现的成绩反差。  相似文献   

18.
竞走是在人类普通走的基础上演变升华 而来的。女子竞走是开展较早的一个田径运动项目,早在1910年加拿大运动员就以9分47秒创造了女子1英里的世界纪录。女子竞走作为现代竞技体育项目,首先是从欧洲得到开展,并逐渐得到普及。1923年女子竞走最早被列为英国女子冠军赛的比赛项目,在20世纪20~3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女子竞走运动处于领先地位。 1937年5月,瑞典运动员以26分6秒的新成绩改写了5000米的世界纪录,并取代了捷克运动员一直保持了的女子竞走的优势。 1966年7月,瑞典运动员又将成绩提高到24分36秒。1970年8月,挪威运动员在国  相似文献   

19.
张晖  方征 《中华武术》2005,(7):51-51
竞走项目是田径运动的耐力项目之一,是奥运会中金牌较多的项目。竞走项目包括:男子20公里和50公里,女子20公里等项目。竞走运动具有运动量大、技术性强等特点。竞走运动员的营养问题一直是竞走运动项目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因竞技运动向更专业、更科学的方向发展,竞走运动员的营养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竞走入门     
竞走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90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届间奥运会上,竞走首次列为比赛项目。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1912年第5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设的项目是10000米竞走,1916年第6届柏林奥运会竞走项目中止,1920年第7届安特卫普设的项目是3000米竞走。1924年第8届巴黎奥运会上,走在最前头的澳大利亚运动员在到达终点的瞬间被英、美、法的裁判员举了红旗而被取消了资格,为此引起了国际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竞走项目在奥运会中被撤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