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战略转变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应对环境变化所作出的深层次和系统性的变化,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案例研究表明,华中科技大学之所以保持"持续性"发展,正是因为这所学校在发展的关键阶段总是能够主动突破旧有框架、寻求战略转变。而培育典型组织文化、建立柔性组织结构、形成战略管理思维是提升大学战略转变能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关键力量,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战略环境和竞争态势呈现出新的格局,制造业企业需要增强动态能力以维持竞争优势。制造业企业的动态能力可分为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与组织柔性能力四个维度,制造业企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构建动态能力的提升路径包括:审时度势,增强制造业企业环境洞察能力;守正创新,增强制造业企业变革更新能力;砥志研思,增强制造业企业技术柔性能力;高屋建瓴,增强制造业企业组织柔性能力。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动态能力,从而增强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不确定环境中高职师资范式的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变化及不确定的动态环境要求高职院校师资范式必须具有敏锐捕捉环境变化信号并迅速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即柔性;现行高职师资范式的刚性特征及衍生出的诸多问题,降低了高职院校的应变能力,构成了师资范式柔性研究的学校内部要求。柔性师资范式以其自适应和自组织的柔性机制,能灵活适应日趋动态化的新环境,产生积极效应,是对现行范式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4.
高校组织结构的构建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结构是影响组织效能的最基本因素,高等学校组织结构构建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战略任务的需要、保持与组织所处环境特点和组织决定力量的一致性,并且要进行适宜的权力分配及保持一定的机动性,根据自身特点,组建适合自己的组织结构形式。同时,推行知识管理,使组织结构柔性化、扁平化,将成为高校组织结构改革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5.
环境动态性的加剧使柔性的作用日趋凸显,传统的以"匹配性"为中心的战略人力资源(SHRM)框架让位于以"柔性"为中心的新框架,但是关于人力资源柔性的作用已有文献却未达成共识。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框架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源柔性的两个构面(人力资本柔性和人力资源系统柔性)对组织绩效都具有正向积极作用。持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和竞争压力使企业不得不加强柔性能力的培育,当企业具备适应内外部环境与竞争变化的人力资源柔性能力时,将有效地改善绩效水平。同时,环境变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人力资源柔性在高动态环境中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并不会高于在低动态环境中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可能的原因是,人力资源柔性具有动态适应能力,能始终保持与环境变化相匹配,因而不论是在低动态环境中还是在高动态环境中都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能力形成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能力系统通过与社会、经济、文化等环节进行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通过与环境的输出、输入,不断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和创新;动态能力形成系统具有开放性、吸纳性、创新性;对现实问题的探索,是动态能力形成系统的基础;能力动态组合、能力动态协调、组织学习机制是动态能力系统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引入柔性管理是高等教育大环境、高校内部组织特性和大学生观念变化的内在要求。理想的高校柔性管理愿景包括人本的管理理念、人化的管理方法、人文的管理环境和持久有效的管理效果等因素,可以通过树立柔性管理理念、形成柔性管理方法和构建柔性组织文化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道德环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主体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主体自身以外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风气、社会文化氛围;也包括学校、家庭和群体等具体的生活环境。良好道德环境能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使人性提升、人格健全;同时道德环境也是一种无形的资源。道德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要求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也要求净化社会风气,规范文化市场,优化文化环境,而其基础则是社会公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相对于社会主文化,具有从属性,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从社会主导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校园文化又以自身的结构形式和自我发展机制显示出相对独立性,在其自身发展中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推动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多样化价值取向的社会大众文化的渗透与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在多样价值取向的空间中,必须实施一元化的价值导向,高扬时代主旋律。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坚持环境育人的共性要求,而且要体现学校专业要求,形成自身文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同时应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发展和创新,创新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师素质和能力略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现代自然科学划分越来越细,学科间互相渗透,边缘学科异军突起;新型综合科学不断推陈出新,文理渗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整合……面对这一切,教师必须重视调整和完善自身素质和能力结构以适应“通才”和“通识”教育的要求。一、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1.全面综合、广专结合的文化素质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广博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并具备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高新技术学习和跟踪的能力,能驾驭现代教育媒体、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能将美学和艺术教育有机融于教学之中,能科学预测知识演变趋势、对知识的动态发展反应灵活,能有…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构建文化品格,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坚持将传播文化、传承文明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必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的原则;媒体人必须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加强文化修养,确立文化人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化的浪潮中,传媒产业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接受大浪淘沙,凭实力巩固市场份额,争夺发展机会。然而,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模仿与重复,让各类媒体都遭遇到了同质化的烦恼。少儿期刊群体因为在组织结构、市场定位、传播内容和个性风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更是难免身不由己地趋同,普遍处于面孔模糊、分辨率不高的状态。要想规避同质化,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和更多动能,就必须破茧出新、锻造自我,努力建设特征鲜明的媒介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少儿期刊品质上的完善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carried out in association with beef cattle producers, was to explore the capacity of farms to adapt, from a techno-conomic point of view, to both structural changes in consumer demand for beef products and market disruptions (sudden drop in beef consumption due partly to media coverage of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 and foot-and-mouth disease in the winter 2000/2001). The aim is to help farmers and advisors to find solutions to fit farmers’ management choices with their strategic objectives. The flexibility concept was adopted in order to examine how farms reacted to the winter 2000/2001 crisis, and was based on several technical, economic and sociological surveys. A series of variables was proposed and several hypotheses were formulated regarding their impact on farm flexibility. Four types of farm strategy were identified usi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he degree of importance of these variables, with technical, economic and marketing flexibilities specific to each typ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flexibility-types possible (technical, economic, marketing) and explain why cattle farmers reacted as they did. Analysis of farm flexibility also revealed situations where these technical, economic and marketing flexibilities were either complementary or incompatible. For traditional livestock farmers, high flexibility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llowed them to minimize the impact of the crisis on their systems. In other cases, low flexibility either resulted in inertia, or led farmers to react by seeking solutions outside the cattle farming system. Development group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se parameters when interacting with farmers. We propose a framework to qualify the us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by farmers, relative to their flexibility.  相似文献   

14.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前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背景下,我国公民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诸多问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与时俱进,多策并举,努力做好如下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政治保障;拓宽宣传渠道,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载体保障;丰富实践内涵,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思想保障;完善法律法规,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多元、传播层级消解、传播手段多样、传播内容分众、传播时效增强等特点。新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交往方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置身于新媒体时代,大学必须加强文化自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增强文化的主动性。为此,要切实转变观念,确立适应新媒体的大学文化观;要改革课程设计,将新媒体知识和技术融入通识教育;要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加强对新媒体的掌控与运用;要加强核心价值教育,坚守或重塑大学精神;要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修复人际关系网络;要加强舆论监测和引导,为大学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6.
江苏开放大学试点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教育创新工程,其实践应当注意掌握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认真把握试点的本质意义与战略定位;主动融入学习型社会构建与终身教育体系;确保地方党委政府的主导;注重理论引领与科学论证;充分弘扬特色和优势;勇于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坚持开放合作与共建共享;重视文化精神的创立与营造。  相似文献   

17.
战略文化是战略发展层面的文化,是组织机构文化的子文化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进行市场化探索逐步成为各个部门、行业或机构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发展途径,社会考试作为贴近市场需求的非学历证书考试也不例外。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和构建社会考试机构战略文化,抢占社会考试机构文化建设的制高点,对于社会考试机构制订高质量的发展战略,促进社会考试的科学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法律需求是民众主观需求和客观能力实现的统一。民众的法律需求决定了国家对法律的供给,其经济涵义概括为法律的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效用函数的一致性、收益性、政府的指导性、法律需求的广泛性、法律需求偏好的复杂多样性和需求的不确性。影响法律需求的因素有成本因素、效用变化规律因素和现存的法律秩序因素。法律需求也具有弹性,主要表现为价格弹性、交叉弹性和收入弹性。  相似文献   

19.
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是2003年轰动中国艺术界的一桩“盛事”。但据悉对此次大展争议颇多,而且有些重要媒体因涉及是国家形式美术馆举办而讳言评论。我认为坚持中国先进文化方向不是一句空话,无论展览目标、组织形式、作品的选择、舆论的导向等等都要从“先进”与否加以评价。本文对此次大展中过于“重视”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作法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战略规划是大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大学发展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包括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确立目标、创新文化和促进跨越发展等。战略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命周期和发展形势,设计大学发展愿景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编制大学战略规划不能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经验表明:目标导向理论、资源匹配理论、人力增值理论、组织再造理论和文化创新理论等对做好大学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要使战略规划成为指引大学前行的灯塔,必须提高战略规划的质量,为此,可以采用系统规划法、全员规划法、全要素规划法和战略研究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