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艳 《考试周刊》2013,(78):156-157
本文从大学生村官出现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不稳定性原因,从规划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严格村官选拔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促使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作为培养和输送大学生"村官"的基地,是大学生"村官"工程的重要一环.高校在培养学生党员担任"村官"时,应严格把关培养、选拔和保障各环节工作,切实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优秀人才.通过对大学生党员"村官"培养、选拔和保障现状的分析,探索建构高校学生党员担任"村官"的选拔、培养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强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加强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当前,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的氛围不浓厚,机制不健全,效果不理想。各级党委、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和高校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使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良性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有了新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要求大学生"村官"具备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能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大学生"村官"具备改善农村精神风貌的能力,"管理民主"要求大学生"村官"具有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能力,以期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选拔提供理论依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农业高等教育与大学生"村官"计划整合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级农业人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要使命则是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探讨农业高等教育(主要指农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整合机制,主要包括选拔机制、培养机制与发展机制三个方面,目的在于发挥两者的集成效用,实现农业高等教育发展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共赢局面,最终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是一项新生事物,从我国目前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的原因背景、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生村官出现问题的对策研究等四个方面。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就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大学生村官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百位"大学生村官"调查,表明当前选拔大学生下基层已经形成了选拔、培训、保障、激励和流动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很快适应了农村基层工作,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当前"大学生村官"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尽管一些"大学生村官"的收入远远超过当地村干部的收入,但多数大学生村官仍认为自己的收入偏低;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村官自己认为"专业与岗位不对口,个人专业优势难以发挥";超过70%的人认为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对个人将来的出路有顾虑,而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不会继续留在农村.建议将"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由"工作分配"转变为"职业选择";"大学生村官"的选拔由"组织选拔"转变为"志愿服务";"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从"就业安置"转变为"货币补偿".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必然引导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去建功立业,大学生村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有力的后备力量。根据目前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培养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掘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村官教育的意义,探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村官培养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其质量和水平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当前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对其发展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拟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村官自身暴露问题的分析,以高校为视角,探索高校做好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工作,从高校源头做好大学生村官培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村官适应农村工作的能力,最终建立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村官队伍,以建立开展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计划即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这是党中央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本文从开展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战略意义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论述了大学生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了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任"村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村官"是个特殊的群体,具备高层次的知识水平,却扎根在最艰苦的基层。创业不仅可以锻炼自我,还可以帮助农村经济建设、带领农民致富。海西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大学生"村官"任重而道远。然而,在创业的过程中,模式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创业的成败。文章以实地调查为基础,从创业模式出发,举若干事例作佐证,阐述了海西新农村大学生"村官"在创业过程中应注重因地制宜,放宽眼界,选择合适的创业模式,这对大学生"村官"本身的发展,以及现代新农村建设将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村官是选聘到农村基层任职的优秀高校毕业生;“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学历层次和文化素养,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的农村远程高等教育项目。大学生村官参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过程,外来大学生村官和本土村官大学生相互助力、“肩并肩、双学促发展”,对提升“一村一”教学质量和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构建适合山西农村远程教育模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职业发展是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核心,高校要从思想教育、岗位匹配、能力本位、跟踪反馈等培养渠道入手,充分发挥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村官中的积极作用,努力促进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地调研发现,大学生村官取得的积极效应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促进了农村发展,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充实了农村人才储备。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村官"下不去"、"干不好"、"呆不住"、"流不动"。政策建议是完善选拔机制,保证大学生村官"下得去",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认同度,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农村工作技能,完善大学生培养方案,增加农村管理的教育培训内容,建立健全跟踪培养机制,使大学生村官能够"干得好",设计各种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中央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山东省临沂市作为首批试行该政策的地区之一,其大学生村官现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对临沂大学生村官的情况调查和分析,课题组发现,大学生村官现有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带动了农村干部素质的提升;但是身份不明确、使用不当、沟通障碍和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也是亟待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进展顺利,效果很好,但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分析选聘大学生村官呈现的新趋势,阐述普遍存在于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内心要求,提出满足这些要求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由学生向村官的身份转换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心理困惑甚至是心理问题,如孤独无助、自轻自负、无奈迷茫等。因此,本研究从社会、各级地方政府和大学生村官自身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大学生村官心理困惑的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村干部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制度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建立大学生村官的后续发展机制,使大学生在农村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可行性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全面铺开,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保证大学生长期扎根农村、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核心。高校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村官的重任,要从长期性和稳定性角度深入思考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模式,为广大农村地区输送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置大学生村官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创新之举。多年来,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应。但是,问题也逐步地暴露出来。通过调研,越来越感受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对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大学生村官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群体特征上,无论性别、学历、专业知识结构和户籍等,都带有鲜明的共性;在村官的个体层面上,实际知识和具体工作经验缺乏、心理负担较重,以至于缺乏工作主动性等,也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在社会层面上,认同程度偏低、工作环境复杂等,制约着大学生村官事业的拓展;从管理者———政府的角度看,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模糊、经济待遇偏低、持续性培养力度不够、未来前途不明朗等,也是必须关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