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缘于社会化大生产的标准化管理方法与手段,实际上也适用于从事知识生产的科学研究部门。随着"大科学""大工程"和跨界交叉等科研活动越来越深入,科研活动也需要采用"统一、简化、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原理推进科研行为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本文在阐述科研活动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探讨了科研活动标准化的内涵及其对科技创新的作用,认为在对各类科研组织实行标准化管理,对科研项目实行流程化管理的同时,要规范科研人员的行为准则,论述了科研活动标准化的管理框架;最后,提出了我国科研活动标准化体系的推进策略,即完善科研活动标准化组织架构,构建标准化文件体系,明确科研人员标准化工作职责,强化科研标准化信息系统应用,建设我国科研活动标准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研人员科研需要特点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市五所高校的科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需要由经济需要,安稳需要,尊重需要和发展需要构成,四种需要强度分为三个层次:发展需要最高、其次是尊重需要和安稳需要、最低的是经济需要。因此在制定科研激励措施时应充分考虑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需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界科研合作动机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国内,尚未见有人从微观层面研究科研合作。国内已有的科研合作研究文献中,没有一篇是关于合作动机的研究,对个体科研人员之间合作的形式、效果等微观层面的研究也几乎是空白。我们从个体科研人员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性问题的问询,了解到科研人员合作的动机、形式、效果,以及科研人员对科研合作的看法,等等。  相似文献   

4.
张睿 《中国科技信息》2011,(17):166-166
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校内机构及组织人员在进行科研活动时,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和规范,对科研人员的行为规范、科研成果突出与否都有较大的影响。而比较研究是19世纪以来就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比较研究具有导向性,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成果。因此,比较研究在高校科研管理中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分析对比,得出有利于科研工作的管理模式,摒弃不利的管理方式。而本文也主要是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分析对比当前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突出比较研究在其过程中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5.
建立科研管理过程中的信用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科研活动中“信用缺失”的现象较为严重,直接影响到科研体系的完善和资源配置效率。文章阐述了科研管理信用制度的适用对象、信用要素与管理环节,还对科研活动中涉及信用管理的环节进行了分析。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科研信用制度所遵循的原则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立足于跨学科科研合作研究现状和科学自身发展需求,探讨科研人员个体感知对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期挖掘跨学科科研合作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动机,为进一步推动科研人员跨学科科研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过程]采用质性分析与组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18位具有跨学科科研合作经验的科研人员作为访谈对象,通过NVivo12软件对访谈文本依次进行开放式、主轴和选择性编码,对影响科研人员跨学科科研合作的个体感知因素进行识别,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基于349份问卷数据,分析个体感知因素的不同组合对科研人员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路径影响。[结果/结论]影响科研人员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个体感知因素有5个,分别为:成本感知、收益感知、情景感知、风险感知和难度感知;导致科研人员高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组态路径有4条,导致科研人员低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组态路径有1条;在各项个体感知因素中,“收益感知”和“情景感知”是影响科研人员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关键因素,而“风险感知”对科研人员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影响作用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选题是科研管理系统和科学研究整个过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正确的选题大体上应遵循几个主要原则:(1)需要性原则:即着眼于未来价值,主要指应用前景或学术价值;(2)创造性原则:即要树立面向世界和超前的观念,主要指选题的创新性;(3)特色性原则:即要注意结合国情、省情和本单位的科研条件状况,主要指选题的地方特色问题。这三个主要原则不仅需要全面考虑,而且要注重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鉴于科研人员对第三个原则往往重视不够甚至忽视,我们仅就这一原则进行商讨。一、形成科研选题地方特色的意义开展科学研究应该遵循“有…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新升本科院校评价体系形成的原因是本科评估的压力和学校相互竞争的需要,并分析该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为稀缺的科研资源与日益增长的科研人员数量和日益严格的科研评价标准之间的矛盾。从而提出思考,就是要从国家层面开始,改变评估体系中不合理的地方,充分调动现有资源,提高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尽可能合理而有效地利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所谓科研院所科研管理,简言之就是对科研院所科研活动的组织与监控,而科研是一种以智力形式表现出来的活动。科研能力的开发与科研人员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激励理论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科研管理同其他管理一样,也是一种以智力形式表现出来的团体的社会职能活动。“激励”在管理活动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外管理心理学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激励理论。本文从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对科研管理工作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几种激励理论做一粗浅的探讨。(一)动机理论与科研人员的激励动机理论是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其核心是以人的行为和动机为始因,即从人的需要进行研究,是符合“需要-动机-行为”这一客观的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一个人从动机到达目标的过程称为激励过…  相似文献   

11.
“很多年轻科研人员到了30多岁还在当‘啃老族’,这说明我们的科研体系一定有问题!”在前不久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关于青年人才话题的发言,引起广大院士的共鸣.院士们为之呼吁的“沉默的大多数”以及更多的“创新因子”,很多在科研与学术上并非不优秀,但收入普遍比获得人才计划支持的科研人员低,更低于与该职业相匹配的社会地位.生活难得体面,尊严难获认同,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他们在科研上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张闪闪 《现代情报》2018,38(7):128-134
构建融入科研管理过程的机构知识库平台,形成由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科研人员管理系统、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科研奖励管理系统构成的新型机构知识库平台,是实现机构知识资产积累传承、资源痕迹化管理的重要方法。针对所构建的新型知识库平台,本文提出资源的获取流程,并提出通过强化管理意识、规范资源建设标准、重视成果痕迹化管理、强化知识组织体系、重视服务功能、建立权益保障机制6个方面,来共同推进融入科研管理过程的机构知识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不端行为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科研不端行为不仅影响到科研人员个人及其所在机构团体,还损害了科学共同体的声誉和利益,危害科学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治理也逐渐从科学共同体内部进入到科研管理的政策操作层面。治理科研不端行为从源头上首先需要解决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问题。从这方面最有经验的美国来看,科研不端行为在政策操作层面上的界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变,显示了相关管理权限分配明确化和向可操作性方向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科技界和科研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了科研不端行为问题的严重性及其治理的紧迫性,但相关工作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剖析科研管理中不端行为的界定问题对我国科研不端行为治理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研管理组织结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高校科研管理的基本特点和组织结构现状,对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后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将“依法管理”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加强校级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5.
科研管理越来越重要地影响着科研活动的水平和效率,科研创新也越来越需要有不断创新的科研管理做支撑。在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的历史时期,传统的科研管理观念及模式面临着重大挑战,亟需改革。针对国内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提出了“精准管理”的科研管理理念,即通过覆盖全谱系和全过程的管理,为科研人员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北京大学“精准管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通过总结北京大学科研 “精准管理”的理念和实践,期望启发国内科研管理同行共同探索管理创新的新思路和新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是全社会的期待,那么科研管理如何在法治中国下有效运行自然就是科技界思考的重点问题。在此结合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探讨科研管理依法治理的方式。一是让科研人员不敢腐。不敢腐是因为一方面针对使用政府资金从事科研活动的科研人员的不端行为,政府管理部门要有非常严格的惩罚措施和快速的行动,特别是依照中国现有的刑法相关条款,将涉及科研经费挪  相似文献   

17.
以英国约克大学和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为调查对象,对英国公共科研体系中科研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了剖析,涉及聘用、岗位管理、薪酬结构与水平、收入激励等多个方面。研究表明,英国公共科研体系中相关机构对科研人员人事制度安排具有较大裁量权,采用“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层级式岗位管理,执行以“固定年薪”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薪酬制度,实施多元化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激励,并以“产出侧 投入侧”全覆盖的开放式人员绩效评价作为公平合理薪酬福利体系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组建科研团队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实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地方高校,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往往是单兵作战,从而导致其所承接的科研项目级别较低、经费少、出大成果机率则更少,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科技实力的提升,而组建科研团队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地方高校组建科研团队相关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高校科研诚信相关研究缺少实证数据支持的问题,基于学术生态视角,通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生态主体、校内生态环境、校外生态环境3个维度对影响高校科研诚信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科研人员的性别、身份对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性别与科研诚信行为呈正相关,身份与科研诚信行为呈负相关;科研人员对科研评价体系的认可、学校查处科研失信行为的透明度、整体科研环境以及学术规范程度与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从高校层面来讲,应当保证科研评价体系的合理公正、处置科研不端行为过程的公开透明以及及时向社会通报有关信息;从社会层面来讲,应当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整体科研环境,共同促进高校科研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知识创新的科研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现代科研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必须以满足知识创新和科研人员全面发展需要为导向,实现从目前以项目为中心向以人才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人事管理体系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继而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转变。并从价值链管理和职能管理角度,构建了现代科研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