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凯钦自杀了,然而,事发之后老师和校长的反应竟然是不知道管教学生是该严还是该宽。尤其是k老师,居然到现在还自欺欺人地说凯钦承认自己撒了4次墨水并矢口否认自己骂过凯钦“人渣”,这让我不能不生出许多联想与感慨。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2006,(10):54-54
新华网哈尔滨9月15日电(记李国红)从本学期开始,哈尔滨市区700多所小学、初中在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实行“自助餐”式作业改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程度任选一种作业。哈尔滨市电碳小学教师王雯雯告诉记.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程度不刚,学校倡导老师留不同的作业。“多年来老师留课外作业都是全班一样,大都搞题海战术。现在老师可以把班级的20多名学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经常听到有老师感概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的确,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已不再像以往主要是通过老师获得,传统的说教对学生,特别是对高年级的学生往往显得收效甚微。如何让思想教育更易被学生接受,使思想教育更富有实效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体会到:“包装”可以让老面孔出现新形象,也能使老方法有新内涵。“包装”周记让学生写周记是许多老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老师也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但随便地写在一个本子上,用不了多久,大部分学生的周记就…  相似文献   

4.
宗亚萍 《教书育人》2001,(19):38-39
在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做老师的感到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有排斥、抵触情绪,思想上不接受。说而不服,服而不信,信而不行也还可以理解,最大的尴尬是学生公开顶撞。因此,不少老师常感叹,现在的中学生思想越来越复杂。学校德育越来越难搞了。但笔者认为,这并不都是坏事,相反说明现代中学生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增强了,对老师的教育有了强烈的选择性。不接受,并非意味着中学生不存在德育接受心理。在实际中学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即使最调皮、成绩最差或者各方面思想表现最落后的学生,并没有失去上进向善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动竟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奢侈品。很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感动了;很多学生说,现在的老师太不会感动别人了。细想起来,真的,感动愈来愈成为教育中的稀缺资源了。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与以前不一样,他们的观念不一样,他们的行为不一样,家长说,孩子难管,不管不行,管了还是不行,老师说,现在的孩子难管,关键是父母管教不严,太宠。没有一位家长说是自己的不对,没有一位老师会说也有我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呼唤和谐教育 现在的教育到底是考学生还是考家长?如果说是考学生.那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有悖于教育发展规律的不和谐音符又如何解释。有些学校老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注重教育的短期行为,在教学中,不愿花大量时间去教学生怎么学、学什么,而是急功近利,大搞题海战,进行应试性的强化训练。以致于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家长成了陪考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中要不要批评——批评的存在论 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已经认识到赏识教育的巨大作用,所以很多人认为批评与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从而导致有些家长和老师不批评甚至不敢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9.
羊刚 《教学月刊》2004,(3):27-29
2000年9月1日,几个刚考上大学的学生到学校看老师,他们无意中看到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不约而同地大发感慨:“现在的高中生真有福气.能用上这样让人耳目一新的课本。”“什么?《百年孤独》《等待戈多》都有?太棒了!”“老师,你还会担心同学对语文不感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大多是采用面谈的方式。但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在面谈的过程中,有时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有时教师三令五申,学生却无动于衷;有时开始出于“友好交谈”,最后却以充满“惩罚色彩”而告终。于是,我们的老师便深感现在的学生难教,师生关系也时常搞得剑拔弩张。  相似文献   

11.
宋振兴 《中学文科》2007,(10):29-30
近年来,常有老师反映现在的学生不用功,上课没有积极性,老师的情绪也因此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利。思想品德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如果教师的课堂讲授只照本宣科,对知识斩头去尾,让“知识”变成风干的逻辑经络,使学生得到的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它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不真实的东西,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对此,我们不应等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刚开始工作时,我和学生年龄差别小,很容易和他们成了朋友,现在回想起来,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也是前几级的学生。可是做老师时间长了,觉得学生语言越来越不文明,行为越来越怪异,简直有些不可理喻,有种“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3.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做老师的感到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有排斥、抵触情绪,思想上不接受,最尴尬的是学生公开顶撞。因此,不少老师常感叹,现在的中学生思想越来越复杂,学校德育越来越难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简介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这种感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说轻了他不听,说重了他顶撞,说多了他嫌烦。”而同时几乎所有的学生却都在抱怨:“老师总盯着我们的缺点看,根本不了解我们,平时很少跟我们交流,要是找谈话,肯定是挨批评。”  相似文献   

15.
对于农村初中英语老师来说,大多数人在教学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学生小学从未学过的英语,而现在的新教材起点高,课文内容多,这对他们来讲是看天书。由此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水平各不相同,尤其是学生的"哑巴英语",常用词汇量不大,再者,学生眼界不宽,校际差异、城乡差异依然明显,这就增加了农村中学英语老师的教学难度。  相似文献   

16.
现在很多老师的课"不好玩"李振村:作为一个儿童作家,你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给孩子们上课,真的很了不起。你对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什么看法?杨鹏:虽然听课不多,但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现在很多老师的课不好玩。老师们过于按部就班,受的束缚太多,不管是语言文学类的课,还是科学类的课,都上得缺少情趣,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喜欢。你想,孩子不喜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沈洪建 《班主任》2008,(5):39-40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老师去内蒙古一所学校讲学时指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此话一出,引起轩然大波。不少教师惊讶不已,现在谁还敢批评、惩罚学生啊!  相似文献   

18.
爱生的学问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经常听一些老师说,现在的学生真是琢磨不透。老师爱生如子,倾注心血,给优生优待、后进生特殊关照,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优生骄心日重,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后进生“不领情”,反师道而行之。总之,爱心无数换不了学生一颗真诚的心。在叹息爱心被学生亵渎的同时,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教书育人岂止是一个“爱”字?教师首先要深化对学生的认识,不能把他作为特殊的学生,存有怜悯和放纵心理,人为地在同学之间的交往中设立屏障,而应该与其他学生一样一视同仁,这样就避免了优等生凌驾于其他学生之上,后进生自卑感重甘为…  相似文献   

19.
黄英姿 《教书育人》2007,(10):53-54
将计就计,顺水推舟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的一些男孩子滑头得很,常常为了逃避责任而谎话连篇。学生对老师说假话,当老师的肯定设法予以制止。可学生为了达到欺骗的目的,总会编造事实,讲出一套使老师无法回绝的理由,以骗取老师的支持。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这时老师只要将计就计,就会使学生的谎言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计算机网络调查,到学生老师中间实地调查,用走访、座谈、问卷等传统形式调查,结果表明: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素质远不如20世纪80年代的中职生,新生的文化课成绩没有达到国家初中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能力比较低,社会责任感不强,从负面影响到教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有些教师虽然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丰富,但是心理素质不佳,不能够面对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生闷气,工作消极,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