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8名男子乒乓球专业运员在大运动量封闭式训练结果显示:运动员血清睾酮和游离睾酮明显下降,血清皮质醇和血尿素明显升高,FT/C和T/C的变化与运动成绩于现较为一致的趋势.认为FT/C和T/C可以作为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机能评定指标之一.建议可将血清睾酮、游离睾酮和皮质醇作为阶段性机能监控指标,血尿素可以作为小周期机能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2.
研究迷迭香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血清睾酮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SD大鼠,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模型,训练结束测定其血清睾酮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果:大强度耐力训练可使大鼠血清睾酮下降,皮质醇水平上升,睾酮/皮质醇(T/C)值下降,说明大强度耐力训练已造成大鼠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机能紊乱,使大鼠体内的分解代谢持续加强。服用迷迭香后大鼠血清睾酮水平均明显高于其相应的对照组,T/C值明显升高;服用迷迭香的大强度耐力训练组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下降。结论:服用迷迭香可以促进大强度耐力训练后大鼠合成代谢加强,有利于能量物质的储存,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廖勇胜 《体育科技》2012,33(3):69-71
通过对高校龙狮运动员暑训期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血睾酮(T)、血清皮质醇(C)、血睾酮/皮质醇(T/C)等生化指标的监控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采用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监控能客观、准确评定高校龙狮运动员身体负荷和机能变化,为避免运动损伤,尽早诊断运动疲劳,保证训练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10名有系统训练的国家一级运动员采用中等强度训练和10名无系统训练普通男大学生在基础状态下,血浆心钠素、血清皮质醇(C)、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和生长激素(GH)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测试结果:训练组的血清T和T/C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对机体血清T和T/C比值的基础分泌有一定影响,并对运动成绩的提高有利。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在大强度运动刺激下散打运动员机体内激素水平的适应性变化规律,选择男子散打运动员12名,动态观察并监测大强度运动前后及恢复后运动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间质细胞刺激素(LH)、皮质醇(C)、血清睾酮(T)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散打运动员血清皮质醇在大强度运动后先上升然后逐渐回落,血清睾酮在大强度负荷刺激即刻变化不明显,而在运动后次日上升,表现为T/C比值持续升高;提示大强度训练对血清皮质醇的变化出现即刻效应,ATCH、T的升高有长时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专项运动训练对男大学生运动员身体各部位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网球专项、足球专项训练的男性大学生运动员各15名,无正规运动训练同龄大学生15名(对照组)进行BMD测试,测试部位分别为:左右前臂各区域、左右侧股骨各区域骨密度值。结果 2组训练组各部位BM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升高的趋势,且大部分区域具有显著性差异;网球专项组与足球专项组比较,左右前臂有升高的趋势,其中一部分区域BMD有显著性差异,左右侧股骨BMD差异不明显。结论不同专项运动对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值影响有差异,运动训练能有效地提高男大学生机体的BMD及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全身振动刺激对过度训练雌性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探讨其防止过度训练导致雌性大鼠骨量流失的可能机制。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n=13),全身振动干预对照组(WC,n=13),过度训练组(T,n=15)以及全身振动干预组(WT,n=15)。C组及WC组不参与运动,其中WC组仅作与WT组同样的振动刺激干预。T组及WT组均行6周大运动负荷的游泳训练,其中WT组每天训练后接受振动刺激干预。6周训练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睾酮含量及血清睾酮/皮质酮比值、骨密度以及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训练期末,T组大鼠体质量和血红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血清睾酮含量及血清睾酮/皮质酮比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提示达到过度训练大鼠建模成功的要求。WT组大鼠的骨密度、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高于训练前,且明显高于T组(P<0.0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性酶活尽管高于训练前,但明显低于T组(P<0.01)。结论全身振动刺激可有效防止过度训练雌性大鼠骨量的丢失,可能主要是通过提高成骨细胞成骨作用,同时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大负荷运动对大鼠血清OPG、sRANKL、骨代谢及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负荷运动对大鼠血清OPG、sRANKL、骨代谢生化因子(OC、ALP和TRAP)、骨密度(BMD)和骨量(BMC)的影响,20只6周龄大鼠随机分成2组:①对照组(Control group,CtrG)10只;②7周大负荷训练组(Overtraining group,OtrG)10只:进行7周的跑台训练。实验结束后所有大鼠处死并测定血清OPG、sRANKL、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AL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同时测定股骨、腰椎BMD、BMC。结果表明经过7周大负荷运动训练,OtrG组大鼠股骨BMC、BMD及腰椎BMC明显低于CtrG组大鼠。OtrG组大鼠血清OPG水平明显低于CtrG组,而sRANKL却高于CtrG组大鼠,OPG/sRANKL比率下降。OtrG组血清OC、ALP和TRAP明显高于CtrG组。研究提示过度运动导致OPG/sRANKL比例下降可能是骨代谢率增快、骨量丢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灌服牛蒡子大鼠的力竭跑台训练实验模型,测定了睾酮、皮质醇的活性和力竭时间.实验结果显示,灌服牛蒡子后,大鼠跑台耐力运动能力明显提高;运动训练组的睾酮、皮质醇与安静组相比,显著升高。牛蒡子组的睾酮和运动组相比,增强了升高的趋势、而降低了皮质醇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我国优秀帆板运动员大负荷陆地摇帆训练期间的代谢特点,建立陆地摇帆训练模式,对16名男子帆板专业运动员分组进行训练。试验结果显示:大负荷陆地摇帆训练使运动员血清睾酮和游离睾酮出现明显下降;大负荷陆地摇帆训练会造成血清皮质醇和血尿素明显升高,血色素含量下降;建议血清睾酮、游离睾酮和皮质醇可以作为阶段性机能监控指标,血色素和血尿素可以作为小周期机能监控指标。帆板运动员FT/C和T/C的变化与运动成绩呈现较为一致的趋势,可以作为优秀帆板运动员的机能评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冬泳运动对男性老年入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桡骨远端的BW、BMC和BMD,用生化测量及放免测定仪定量分析血清中Ca、P、BGP、T和E2含量。对50例坚持冬泳3年以上男性老年人与50例非冬泳者作对照研究,对其结果用SPSS8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冬泳组桡骨远端的BMD和BMC较对照组增高(P<0 05),而BW无差异(P>0 05);血清中BGP、T和E2值也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 05),而Ca和P的含量没有明显改变(P>0 05)。结论:长期坚持冬泳运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2.
杨多多  苏美华  彭娟 《体育科技》2011,32(4):45-46,49
目的:比较排球运动对大学生上肢力量及耐力的影响。方法:采用WCS-100电子握力计测试最大肌力,采用一次性力竭俯卧撑测试测定肌肉耐力水平。结果:排球专选大学生通过系统的排球训练,上肢力量及耐力均明显高于田径专选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结论:长期系统的排球训练能够改善大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及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specific and anthropometric parameter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in male top athletes of different sports in comparison to untrained controls. BMD was measured by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in 173 males, aged 18 to 31 years. Of these, 104 were athletes (runners, n = 21; cyclists, n = 12; triathletes, n = 18), heavy athletes (HA, judo and wrestling, n = 28), and team sport athletes (TS, handball, soccer, basketball, volleyball, n = 25); 44 were unspecifically trained sport students (STU); and 25 were untrained controls (UT). Sport- and group-specific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anthropometric but not strength parameters. Marked sport- and group-specific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BMD at lumbar spine (LSP) and the femoral sites (FEM). Group-specific effects on BMD were clearest when calculating percentual differences between BMD of athletes and UT: In group I (HA, TS, and STU), BMD at LSP and FEM were significantly (p < .01) higher compared to UT; in group II (R and TRI), BMD at FEM but not at LSP was higher compared to UT (p <.01); and in group III (C), no BMD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UT.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lean body mass to be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for BMD at LSP and FEM. We conclude that mechanical loads have strong effects on bone adaptation. Sport-specific and body region-specific effects hav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evaluation of osteogenic effects of exercise. Particularly dynamic sports with short, high, and multidimensional loads have the strongest effects on bone formation, independent of training quanti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乒乓球训练对男性大学生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男性大学生乒乓球学员随机分为低强度训练组和中等强度训练组,检测首次训练前后和4周训练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IL-6水平.结果首次训练后和训练4周后两组CD4 T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和训练前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首次训练后两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训练前水平(P<0.01),而在持续训练4周后各组间IL-6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中强度的乒乓球训练可以提高男性大学生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能X 线吸收法,对青少年时期进行过专项训练及其后从事专项教学的健康老年男性进行了骨密度测试。结果显示:技能类组受试者双臂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明显高于体能类组受试者,且技能类组受试者主力臂骨矿物质含量明显高于非主力臂。提示:不同体育专项训练和教学不会给老年男性整体承重部位的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带来差异;从事技能类组项目的训练和教学对老年男性主要受力部位的骨矿物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探讨青春发育期男性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与下肢跳跃能力的关系及运动训练对其影响。对10~20岁男性青少年63名,依据年龄分为10~15岁和16~20岁组;依据是否从事规律的运动训练,再分为运动员组和非运动员组。超声法测量跟骨BMD,下肢跳跃能力指标使用日产Rebound Jumping测跳仪测量。结果:男性青少年的BMD在整个青春期呈上升趋势,且10~15岁和16~20岁组BMD有显著性差异;运动组和非运动组的BMD也呈显著性差异,提示早期运动训练可以改变骨密度;男性青少年的BMD与反映下肢跳跃能力的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且此相关度受运动训练的影响,运动训练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游泳运动对老年男性骨质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长期参加游泳运动的老年人和不经常参加运动的老年人骨密度及骨代谢有关的生化指标的比较,探讨游泳运动对老年男性骨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进行游泳运动的老年男性骨密度和血液中血钙、雌二醇、睾酮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游泳Ⅰ组的骨密度显著高于游泳Ⅱ组。提示,长期游泳运动能够预防老年男性骨丢失和骨质疏松,且泳龄越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冰上运动项目对男大学生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采用韩国ZEUS9.9身体成分分析仪和法国Osteospace MEDI LINK超声骨量测量仪,分别对体育院校2010~2012级冰上运动专项的男大学生和没有运动专项的男大学生进行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测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冰上运动专项男大学生左右腿肌肉含量、基础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大学生(P<0.05),这可能与调查对象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训练年限、运动水平以及冰上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有关。建议冰上运动专项男大学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当调整运动训练方案,加强下肢的力量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