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语言中的造词理据与汉字中的构形理据是先民观照、体察、感悟“名”“物”关系的心理镜像。由此沿波讨源,考释女娲神话起源。从造词理据看,“娲”即“蛙”;从构形理据看,“娲”为“ (锅),又源于葫芦。女娲是先民蛙图腾与葫芦图腾由共时异象分立到历时异象演化整合凝聚而成的综合性图腾,或者说,是先民生殖崇拜观念下多源混生的生殖女神。从女娲神话意象组合看,在出土文物层面,女娲神话几经演化最后定格于人类最早的炊煮器陶 (锅),饰有蛙纹、形圆腹大源于葫芦的陶 (锅)正是女娲神话的写实雕塑。  相似文献   

2.
利用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在频率1.5 Hz、强度1 V、波宽2 ms、延时1 ms的连续电刺激下,测出蟾蜍和蛙的腓肠肌单收缩并进行比较分析。蛙和蟾蜍的潜伏期、收缩期及舒张期存在明显差异,蛙和蟾蜍的单收缩性是不同的,可能与两者在不同环境下的活动能力及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标本制作     
一、青蛙的一生青蛙生活在水田、水沟、水坑边,有水的地方都能发现它的踪迹.我区一般在五月初就要注意观察青蛙的活动情况,及时收集卵和各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幼体,以便制作整套标本.1.蛙卵的采集制作(1)掌握产卵时间.要采集新鲜卵,最好在早晨.注意区别新卵群和旧卵群:刚产的卵群,清新透明,黑白分明,旧卵群常常蒙上尘土.(2)注意区别蟾蜍卵和蛙卵.蟾蜍和青蛙常在同一水域产卵.青蛙卵群呈块状或单一片状,卵球较大,直径2毫米左右.蟾蜍卵群呈条状(图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熬液对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斯氏蛙心插管法,在保持总量为1.0ml的情况下,分别以不同浓度的黄芪熬剂对离体的蟾蜍心脏进行灌流,经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心肌的收缩活动.结果:本实验观察用低浓度(0.002g.ml-1-0.010g.ml-1)黄芪熬液灌流离体蟾蜍心脏时,可使其心肌收缩力、心率明显增加,t检验表明心肌收缩力、心率均变化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用高浓度(0.02g.ml-1-0.06g.ml-1)黄芪熬液灌流离体蟾蜍心脏时,则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率,t检验表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变化极显著(p<0.01).结论:黄芪熬液对离体蟾蜍心脏起双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蛙的肠系膜、舌、后肢足蹼、肺以及膀胱等部位的组织薄、易于透光,适合于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其血液循环情况。 (一)实验材料及用具 活蛙或蟾蜍(小的比较好)、剪子、解剖刀、镊子、探针或乙醚、带孔蛙板、大头针、生理盐水、显微镜。 (二)操作过程 1、毁脑和脊髓:用探针将蛙脑和脊髓毁坏,或用乙醚将蛙麻醉,然后将其仰卧固定在带孔的蛙板上,使腹部一侧靠近板上的圆孔。 2、解剖:用剪刀在靠近板孔的一侧腹壁上剪一纵口约1~2cm(注意避开腹中线内侧的腹静脉),用镊子从直肠上部拉出一段小肠(如图)  相似文献   

6.
《新华字典》第11版 蝌ke[蝌蚪](-dou)蛙或蟾蜍等的幼体,黑色,身体椭圆,有长尾,生活在水中。逐渐长出后脚、前脚,尾巴消失,最后变成蛙或蟾蜍。(267页)  相似文献   

7.
实验目的:通过香烟的烟雾及烟汁对蛙皮肤的作用,引起蛙麻醉中毒,证实蛙皮肤能够进行呼吸作用。1 实验用具和材料 1.用具 玻璃水槽、大烧杯、大号玻璃皿、大号注射器、橡皮管、半块砖。 2.材料 活蛙或蟾蜍、过滤嘴香烟、过滤后的烟汁。  相似文献   

8.
自然第二册《青蛙和蟾蜍》是一篇培养儿童系统观察生物发育过程的极好教材。这课以观察蛙类的外形和发育史为重点。课文最后一段里提到要求同学们继续观察青蛙和蟾蜍的变化。蟾蜍和青蛙一样,一生中虽然也要经过卵、蝌蚪和成蛙三个阶段,可是,它  相似文献   

9.
王艳 《文教资料》2006,(25):102-103
本文针对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所面临的内容多、课时少、实验材料紧缺等问题,研究探讨了生理学综合性实验用一只蛙(蟾蜍)做多个实验的内容、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0.
在19世纪60年代,德国生理学家卡尔·路德维希(Carl Friedrich Wilhelm Ludwig.1816~1895)建立了一套离体器官灌流的研究方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蛙心灌流.蛙心灌流就是将青蛙或蟾蜍的心脏分离出来,用含有不同溶质的溶液灌流,以观察蛙心搏动的规律.这个实验一直到现在都是生理学必做的经典实验.当时许多生理学家都采用路德维希的方法研究心脏活动的规律,他们通常将氯化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制作成生理盐水进行蛙心灌流实验.实验中,很多人发现灌流的蛙心与在体内正常的蛙心相比较,其搏动不规则,而且持续的时间很短.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离体蛙心和体内蛙心的差异呢?一个偶然的事件揭开了这个谜团.  相似文献   

11.
试论蛙类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捕食、冬眠、繁殖等方面探讨蛙类生活习性的多样性.蛙类幼体(蝌蚪)的食性有杂食性、植食性和肉食性3种类型,成体主要以活动的动物为主食.各种蛙冬眠期的长短和起止时间不相同,同一种蛙,开始冬眠和苏醒的迟早,也因地区而异.1只性成熟的雌蛙一年可产卵2次或2次以上;各种蛙类每1雌体的1次产卵数量悬殊很大;大多数蛙类的产卵期为每年的4~8月间,但一年四季都有蛙类产卵;蛙类的产卵场所可分为水内产卵和水外产卵2大类;蛙类产卵的全过程包括呜叫求偶、抱对、产卵动作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具有人与自然、社会矛盾斗争的突出特点,彰显了自然界的强大和恐怖,以及先人的苦难生活和悲剧命运,借此昭示先祖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具有悲剧意识。晋城古代神话传说众多,具有英雄特质的女娲神话、神农传说,以及具有地域特点的有凤来栖、桑林祷雨等,无不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李娃传》研究中,学界对诸如李娃的性格特征、作品的主题意蕴、结局与主题的关系等问题尚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依据张力理论,从人物自身、人物关系、主题思想及审美意蕴四方面分析了《李娃传》独特的张力美。正是由于人物、主题、审美中截然不同的旋律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使《李娃传》有了巨大的接受张力,也使读者获得了多层的心理体验、价值判断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4.
佤族原始宗教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佤族的原始宗教与其传统的伦理道德有着密切关系,伦理道德中的不少内容都是由原始宗教中的信仰、禁忌所构成,伦理道德的维系和传承也大多由原始宗教中的神秘力量来控制。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今天,处理好佤族原始宗教与建设现代伦理道德的关系,对弘扬佤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通过对佤族民间故事中所表现的女性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女性在环境、生活、物质文化创造、宗教活动、歌舞娱乐等方面作用的分析,揭示了佤族女性所创造的女性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6.
佤族是我国云南省独有的同时也是跨境而居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云南省南部边疆地区和缅甸佤邦。当前,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佤族经济水平较解放前有所提高,但情形仍不乐观,受历史、科技、资金、交通等因素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和一些落后的发展决策的影响,使得佤族与外界的贫富差距逐渐增大。因此,必须用新的思想和策略来指导佤族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取整体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125名佤族中学生作为被试,分析佤族中学生英语学习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佤族中学生的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均值得分都高于3.0,整体上处于良好状态,但佤族中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2)佤族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本民族认同方面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性,但在中华民族认同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3)从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来看,英语成绩在本民族归属感、本民族文化两方面均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性,而与本民族社会认同、中华民族归属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社会认同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佤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均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这为佤族历史文化的解读提供了诸多可能。佤族创世神话《司岗里》流传于整个阿佤山地带,乃至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度,内容不仅涵盖了宇宙、人类及万物的起源,还包括了佤族及其先祖数千年颠沛流离的迁徙史。当我们将这部神话传说与失落千年的古滇国文化、夜郎文化、哀牢文化和石佛洞文化进行链接的时候,佤族那段走失的文明便会以另一种方式再现。  相似文献   

19.
林洁 《铜仁学院学报》2004,6(4):25-26,29
《李娃传》是唐传奇小说的名篇,它的大团圆结局不同于唐五代其它描写妓女与士子的恋情小说.本文即从荥阳公子的性格、李娃的二重人格心理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三个方面分析这篇小说结局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佤族地区一项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农户(家庭)是佤族社会基本组成单元。在农业人口占比超过80%的佤山西盟,农户生产行为的效率高低直接制约着西盟佤族地区经济的增长。应当通过主体牵引、技术牵引、制度牵引、文化牵引对佤族农户生产行为进行优化,使佤族农户尽早实现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