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以黄芩苷含量为观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通过75%乙醇、水、碱水(pH=9)和碱水(pH=11)进行热回流提取、超声提取平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热回流提取法对黄芩苷提取率优于超声提取法,并且优选出的热回流提取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环保,提取效果好,可为黄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pH对黄芩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苷浓度的增加引起BSA在345am处荧光有规律地猝灭.荧光猝灭光谱及Stem—Volme方程分析发现,在pH为2.5、4.5和7.4体系中均为静态猝灭,且两者猝灭常数随pH增加而增加;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计算pH7.4、温度为290K和310K下,黄芩苷和B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K_(290)K=1.2894×10。L·mol^(-1)和K。。:1.0979×10。L·mol^(-2)由热力学参数确定黄芩苷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力.同步荧光光谱表明,黄芩苷使BSA芳香性氨基酸(Trp,Tyr)残基微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芩为研究对象,建立并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了黄芩苷的含量。实验中设计了正交方法,综合考虑煎煮粒度、煎煮时间、加水量和煎煮次数等因素,对黄芩的煎煮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上4个因素对黄芩苷的溶出量及浸膏率影响程度依次降低,而粉碎粒度的影响最显著。提出了黄芩的优化煎煮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得到黄芩最佳粉碎粒度范围。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提取溶剂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使用超声波法从干燥的黄芩根中提取黄芩苷,提取过程分别采用水、60%乙醇和60%甲醇为提取溶剂。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三种不同溶剂所提取黄芩苷含量的比较,确定乙醇为提取黄芩苷的最佳提取溶剂。  相似文献   

5.
《大连大学学报》2016,(6):78-81
为深入探讨柴胡黄芩药对配伍机制,本文对柴胡黄芩药对配伍前后有效成分变化进行研究,运用HPLC色谱法对柴胡药材、黄芩药材、柴胡单煎液、黄芩单煎液、柴胡黄芩药对合煎液中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柴胡皂苷a含量(%):柴胡药材(醇提)1.373%,柴胡单煎液1.244%,柴—黄合煎液1.301%;黄芩苷含量(%):黄芩药材(醇提)23.987%,黄芩单煎液13.429%,柴-黄合煎液23.300%。合煎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高于单煎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以柴胡皂苷a、黄芩苷为指标),说明药对配伍后会明显增加药材中一些有效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6.
昆明种小鼠100只随机均分10组:分别为口服和腹腔注射黄芩苷制剂大(2.0g/kg)、中(1.og/kg)、小(0.5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口服和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01g/kg)和空白对照组(口服和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d,最后一次给药后30min,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致炎1h后颈椎脱臼致死,冲下左右两耳片分别称重,测定小鼠耳廓的肿胀率和肿胀抑制率。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口服黄芩苷大剂量组小鼠耳廓的肿胀率显著降低(P〈0.01);腹腔注射黄芩苷大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率显著降低(P〈0.01),中、小剂量组肿胀率降低(P〈0.05)。表明黄芩苷口服或腹腔注射对小鼠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呈现量效关系,且腹腔注射抗炎效果强于口服。  相似文献   

7.
利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了提取黄芩中主要成分的工艺条件,然后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条芩和苦芩不同部位黄芩苷的含量,研究了建立条芩、苦芩不同部位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确定了黄芩中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中的4个共有峰,并对不同部位药材进行了比较.色谱实验条件是:在室温下,以Shimadzu C_(18)柱(4.6mm×250mm,5μm)为分析柱,以1:3的CH_3CN与H_2O-THF-H_3PO_4(80:10:0.2)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体积流量为0.3mL/min.黄芩苷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3-2.1μg,且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结果表明,建立的条芩、苦芩不同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能方便地评价不同部位黄芩药材的质量,为科学评价和全面控制黄芩药材的质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制备黄芩苷缓释胶囊,并通过体外释放度对其处方进行优化.以黄芩苷为原料药,羟丙甲纤维素(HPMC)、微晶纤维素(MCC)、乳糖、聚维酮(PVP)的乙醇溶液为辅料制备缓释胶囊,考察不同因素对释放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处方.优化后的黄芩苷缓释胶囊的处方为黄芩苷0.5 g,HPMC 0.25 g,MCC 0.2 g,PVP的乙醇溶液浓度为6%,乳糖0.25 g.研究方法简便、快速,体外释放度显示黄芩苷缓释胶囊处方设计比较合理,可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9.
循环伏安法测定三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黄芩苷在玻碳电极表面吸附的电化学行为及定量分析方法。在pH=3.5的HCl-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当黄芩苷在1.0 mol·L~(-1)的HNO_3修饰玻碳电极表面,电位扫速为150 mV/s时,该修饰电极在伏安图上能出现一灵敏的氧化峰。利用该峰可以进行黄芩苷检测,峰电流与黄芩苷浓度在1.550×10~(-7)~3.100×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50×10~(-8)mol·L~(-1)。该法运用于实际样品药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取微波-碱水法提取泉州湾产南方碱蓬叶总黄酮(LFSA),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所测定的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与5因素4水平L16(45)正交实验筛选碱水的pH值、微波功率、液料比、微波处理时间4个因素的4个水平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碱水的pH值对LFSA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LFSA微波-碱水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13、微波功率600W、液料比70、微波处理时间9min、提取次数1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4.87%.  相似文献   

11.
碱法提取白酒米糟蛋白质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酒米糟为试验材料提取大米蛋白,从碱提取液的pH值、固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要素进行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碱提取液的pH为12、固液比(W/V)为1:11、在60℃恒温搅拌20小时,在此条件下提取米糟蛋白的得率最高,产品蛋白含量可达87.47%。  相似文献   

12.
以野生蕨菜为原料、蒸馏水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探究蕨菜多糖提取方法.验证料液比、超声时间、水浴温度及提取次数对蕨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经过探究得出最优参数:料液比1∶30(m/V),超声功率100 W,超声时间70 min,水浴温度75℃,提取3次.在最优条件下贵州野生蕨菜多糖提取率为1.72%.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不同方法提取枸杞多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多糖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枸杞多糖提取工艺(热水法和微波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比较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热水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5 h,料液比1∶10(mL/g),提取次数3次;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480 W,微波时间20 min,料液比1∶30(mL/g),提取次数2次.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微波法提取多糖提取率提高近40%,微波法提取枸杞多糖优于热水浸提法.  相似文献   

14.
以银叶树果实外壳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单宁,考查了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单宁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结果得到提取银叶树果壳单宁的最优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为90min、温度为50℃、提取溶剂为70%丙酮、料液比为1∶60(g∶mL)条件下,单宁提取率达6.78%.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法优选金线莲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金线莲中提取总黄酮,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金线莲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了乙醇溶液的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液料比5个因素对金线莲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立了金线莲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用60%的乙醇溶液作溶剂,液料比20:1,浸提温度为80℃,回流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每次40分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牛蒡植株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L9(3。)正交设计试验,对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次数4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70,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2次;芦丁在4.00~10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2.5%(n=6)。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西归中阿魏酸和佛手柑内酯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固液比四个因素对阿魏酸和佛手柑内酯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1D2,即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50rain,提取温度为55℃,固液比为1:5。结论:该工艺简便、可靠,可为西归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乙醇浓度对滁菊多类成分提取率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不同浓度乙醇对滁菊花各类成分提取率影响.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为30min,提取次数为3次,料液比为1∶30,超声功率为200W;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60%乙醇溶液提取滁菊花总得膏率最高,为47.52%;70%乙醇溶液提取滁菊花总黄酮得率最高,为10.86%;80%乙醇溶液提取滁菊花总酚得率最高,为3.02%;水溶液提取滁菊花总糖得率最高,为4.27%.乙醇浓度对滁菊花不同成分提取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微波法提取沙溪蜜柚废弃物中黄酮的提取工艺,以沙溪蜜柚柚皮为原料,考查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为250W,辐射时间2min,乙醇浓度70%,料液比1:70.在最优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0.2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