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江苏义务教育经费差异比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江浙两省义务教育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现象,这种不均衡反映在经费上就是教育经费总投入、义务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可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负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重点建设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西义务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和部分市县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数据的分析发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支出水平与自身相比虽有所进步,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比较落后,且区域内配置不平衡、使用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民族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以致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不足,而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方面的努力程度也不够,同时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与政策上存在某些偏差造成区域之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拉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公用经费拨付规则和管理制度与学校工作实际也不尽相符.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教育职责,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区域内的义务教育经费统筹平衡,完善各级政府之间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优化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使用结构,增加学校管理公用经费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面临诸多困境,为了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进程和地区间均衡发展,应在农村地区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由政府承担所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同时,各级政府应明确划分财政责任: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地市和县级政府分别承担基建经费和公用经费,省级政府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资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地区间教育财政的均衡发展。本文以预算内生均事业费、生均公用费以及生均公用费占事业费的比重为指标,考察了北京和上海两地郊县之间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结果表明,上海市三个指标的差异性均小于北京市,并且在北京市同类指标差异扩大的同时,上海市的差异在逐年缩小。通过对经费使用结构的分解,发现生均公用费是造成生均事业费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造成生均经费差异的经济、教育发展因素,发现当地人均财政支出的差异、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等对于经费差异有正向影响,而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对于经费差异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进展、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以来,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第一,初步建立定向于公平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第二,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定向于正常经费性质的资金在增加;第三,在义务教育经费负担上,政府负担不断增加,个人负担在下降;第四,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增长;第五,义务教育经费的省际间相对差异在降低。当前,仍旧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表现在省级政府的负担责任还需要明确,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努力程度和公平的分配资金有待加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财政权力需要有更明确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城乡间学校生均经费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办学条件的差异最为突出。我们认为,确定基本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及实现其均等化是完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义务教育多元化筹资问题逐步转移到各级政府财政关系如何组合才能最好地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上来.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义务教育作为典型的地方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效果更好,但实证研究对此仍然缺乏一致的结论.究竟是正在全国推广的“省管县”所代表的分权体制,还是“新机制”的省级统筹体现的集权趋势更有利于实现公共教育服务的均衡化?在基于浙江省2005-2009年小学校级数据和区县数据分析后,发现:分衩明显的“省管县”财政体制并不能有效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差距,而集权取向的“新机制”能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虽然浙江省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比例不高,但城乡差异不大,说明县级政府在近年来向农村倾斜经费,且主要用于保障学校运转,人员经费存在一定的城乡差距,差距来源于非财政性的经费.此外,城乡小学公用经费的差距因为“新机制”关于公用经费的规定得到了显著改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建立促进了教育均衡.因此,应适度提高省级政府的财政统筹分配权,科学制定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保障水平,逐步抬高底线.  相似文献   

7.
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教育生产函数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教育生产函数的视角对我国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描述和教育基尼系数分析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和校际间的数学教育质量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也非常不均衡.教育生产函数的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和校际间以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质量为核心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和校际间数学教育质量的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保障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前提基础是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心在于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8.
教育生产函数与义务教育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地区和学校间的教育质量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也非常不均衡。教育生产函数的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质量为核心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地区和校际教育质量的差异。保障我国义务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基础是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心在于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9.
雷丽珍 《天中学刊》2013,28(5):105-108
省级统筹体制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省内义务教育经费分配的不公平问题。在省级统筹体制下,义务教育筹资仍然面临如下困境:其一,义务教育筹资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导致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消极作为;其二,政府履行义务教育财政职能弱化,导致义务教育公平与质量难以保障;其三,政府间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匹配,导致地方政府义务教育财政保障能力不足;其四,财政分权与行政集权制度并存,导致地方政府义务教育投入努力不足。  相似文献   

10.
税费改革以后,"以县为主"的投资主体脆弱、县级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不足且投资的效益不高;生均经费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公用经费、基建费这两项指标近年来却呈下滑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应构建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苏是教育大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但也存在较严重的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在经费分配的地区与校际间不均衡、教学设施建设不均衡、师资力量与水平存在差距等方面.究其原因,既有二元结构的历史根源,也有政府职能不到位和制度缺陷的因素.实现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本在于发展地方经济,保证经费总量足额投入,但眼前亟需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应相对集中义务教育投入与监营责任,完善地方政府的教育责任考核制度,完善省级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戴文静 《高教探索》2013,(1):113-117,124
生均经费支出水平的地区差距是导致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2009年地方高职院校各项生均经费支出的数据和极差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三项指标,发现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发展极不均衡.其原因主要是高职教育投入的省级财政不中立,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不一.建议中央财政进一步提高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转移支付水平,明确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的分担责任;欠发达地区要构建高职教育多元化投入机制,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在生均经费支出方面的差距,以促进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很不均衡,表现在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城乡间发展不均衡,校际间发展不均衡,师资力量与办学条件的不均衡,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不均衡。通过分析中国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给出了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之策:缩小经济差距;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加大中央与省级政府教育财政平衡力度;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测量预警系数。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在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求教育公平。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成都市县级区域内义务教育公平程度总体态势良好,农村学校正在快速赶超城区学校,大多数区、县(市)农村小学在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教育装备等方面,已赶上或者超过城区小学。存在问题表现在: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明显差于城区学校;农村初中较城区初中总体上呈弱势状态,是均衡发展的薄弱环节;县域内公用经费、教育技术装备配置的公平程度有待提高;县域间的差异很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有三个突出特点 :受教育者和政府共同负担经费 ,政府经费以地方负担为主 ,居民义务教育负担城乡有别。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着义务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地区、城乡、学校之间资源分配差距拉大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间财力资源与义务教育责任的不对称 :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 ,但不承担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 ;县、乡政府财力薄弱 ,却承担着举办义务教育的筹资重任。建立规范的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更大财政责任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是解决在贫困地区表现最为突出的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地方普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我国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性支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均衡性问题,表现为地方高校经费拨款额增长未与地方高校规模扩大及区域经济发展同步;各区域地方高校生均经费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且与地方经济并不协调;地方高校公用经费普遍短缺并呈现出极不均衡的特点。为此,应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拨款额度,并建立相应的地方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明确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高等教育投资的责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调整教育事业费内部结构,增加预算内公用经费比例,完善高等教育经费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关键是实行省级统筹,重点是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中央政府通过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承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实行省级统筹,让省级政府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主要的财政责任承担者,既符合义务教育的一般特性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同时也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较为充足的经费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基尼系数的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较为经典的分析框架,并把教育基尼系数作为教育公平程度的量化指标,分析我国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各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现状.结果表明:使用省内校际数据获得的各教育阶段教育基尼系数均远大于省际数据;各指标呈现出"办学条件不公平>教育经费不公平>师资不公平"的现象,而教育经费指标呈现出"预算内公用经费不公平>公用经费不公平>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不公平>教育事业费不公平"的排列.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十分突出,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针对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构建刻画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程度的度量方法。提出以义务教育最低保障标准为评价基点的思想。依据各地区发展差异,构建不同地区义务教育最低保障标准的测算模型。以此模型计算在满足最低保障标准条件下,义务教育经费的实际投入量。利用模型计算结果对我国31个省市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在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进行横向或纵向差异的对比,客观量化了我国目前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为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分配和预算决策,提供了理论和数量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在履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方面,存在着省级政府统筹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市级政府责任不够明晰、县级政府难以真正担负起主要管理任务和责任、乡镇级政府责任挤出现象严重等问题.透析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发展义务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责任分担机制不健全以及政绩观与教育督导制度存在偏差.强化西部地方政府责任需要提高认识,树立地方政府是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一责任人观念;建立健全责任分担机制,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强化教育问责机制,规范政府办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