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8日至14日在思茅和西盟分段举行。其间8月9日在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开幕式和进行大会学术交流,8月10日至14日在西盟进行了力所乡阿佤莱、岳宋乡岳宋村两个典型的佤族  相似文献   

2.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F0002-F0002,F0003
由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8日-14日在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两地分段举行,来自国内9个省、市、自治区的神话学、民俗学、宗教学界的知名学者及日本、泰国的近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佤族神话、宗教、民俗”展开探讨和交流:本届学术研讨会是一次佤族学术、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界盛会。  相似文献   

3.
思茅是佤族、拉祜族的主要聚居地。西盟是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佤族、拉祜族特色鲜明的边地民族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光照下,焕发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无穷的韵味。作为西南边陲的一份学术刊物,我们的定位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边疆实际,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面对思茅市“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和异彩纷呈的地方民族文化,我们把研究目光对准了原始、古朴、独具魅力的佤族、拉祜族文化。并于2005年第1期推出了“佤族、拉祜族文化研究”专栏,得到了校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厚爱,迄今已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并已逐步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佤族节庆文化根植于独特的地域文化生态区—阿佤山区,是佤山文化的代表,现今依然固定持久地保持着“原生文化样态”的特征。佤族节庆文化活动与原始宗教观念、神灵祭祀融为一体,表现出泛灵化寓意的奇特性,叉表现出奇异的地域民情风俗,浸透着原始古朴的豪放和率真。  相似文献   

5.
由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佤族学会、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协办的“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4月27日至5月4日在临沧市临通大酒店、沧源佤族自治县王朝酒店举行。来自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相似文献   

6.
佤族文化是以“司岗里”文化和木鼓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一种多元民族文化。从自然环境看,佤族主要生存环境为内陆山区,山是孕育佤族文化的母体;从人文环境看,云南悠久的葫芦种植历史,是佤族“司岗里”文化得以产生和形成的人文环境;从内部因素看,“司岗里”文化的产生是以佤族古老的生殖崇拜文化为基础而产生。由此,可以推断,佤族“司岗里”文化至少可以说是在新时器时代就产生了。由于佤族长期受到封建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双重统治,被迫过着漂泊不定、不断遁入山林的生活,这使得“司岗里”文化得以完整保留下来,基本上没有重大的或者根本性的变化。纵观“司岗里”文化与其他南方民族葫芦文化的关系问题,“司岗里”文化不仅仅是佤族一个民族的,而且也是我国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各民族共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之岳宋和马散属于“阿佤山”中心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围绕佤族原始宗教和民俗,价值观和民间信仰,以“魔巴”为中心,论述全球化背景下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变迁情况,揭示魔巴文化变迁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佤族的巫舞     
佤族巫舞宛如一块“活化石”,再现了这一民族的历史、风俗,同时折射出他们的宗教信仰、性格和审美意识等。深入研究佤族的巫舞,对研究这一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佤族木鼓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佤族先民创制的木鼓在佤族传统社会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不仅是通天的神器 ,也是被崇拜的神圣之物。佤族文化以木鼓舞为代表 ,再现了佤族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景 ,传承了佤族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佤山是歌舞之乡,哪里有阿佤人,哪里就有歌舞。阿佤人高兴时有歌舞,悲伤时有歌舞。喜怒哀乐多种情感都有不同的歌舞来表达。这些歌舞世世代代伴随着阿佤人,成为佤族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佤族民族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如今,《甩发舞》、《木鼓舞》等佤族歌舞已成为大家熟悉和喜爱的经典民族歌舞。  相似文献   

11.
多元仪式音乐和谐共生是云南佤族同其他民族和谐、团结民族关系在音乐范畴中的投射。民族迁徙、杂居形成的互嵌格局为佤族仪式音乐文化生成、交融提供了社会条件,“和而不同”思维模式是佤族多元仪式音乐和谐共生的心理基础,持续吸纳异质仪式音乐要素并将其整合于佤族民族文化是佤族多元仪式音乐和谐共生之根本。佤族多元仪式音乐构筑了佤族共同精神家园,其生成与演化模式契合了中华民族音乐“多元一体”特质。  相似文献   

12.
佤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云南省南部边疆地区和缅甸。西盟佤族节庆活动就是大型的宗教活动,现为大多数佤族所认可的节日有:新米节、播种节、“崩南尼”、接新水、“穷克落”(拉木鼓日)、过大年、接新火等。佤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节日有其重要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功能;增强村社联系和娱乐功能;增强民族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功能;满足佤族群众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繁荣佤族地区经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佤族文化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魂曼文化,或者叫祭祀文化。打造佤族文化品牌,对于培育佤族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佤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打造佤族文化品牌的关键,一是营造氛围,二是加强研究,三是培育支撑,四是健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佤族以男性为世系的传统家族形式和观念,以“家族内”、“家族外”两分法对西盟佤族亲属称谓语进行描写,并归纳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古代、近现代、当代佤族盟誓文化的文献资料集中体现了佤族盟誓文化,从而为佤族盟誓文化是特色文化提供了有力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木鼓在佤族社会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犹如村寨的灵魂和一个部落的旗帜,一切重大的祭祀、农耕、军事等活动都离不开木鼓。木鼓被视为“通天”神器,也是被崇拜的神圣之物。其形制特别,佤语称呼鼓腔里的“蜂巢”和木鼓舌为“结”,与称呼女性生殖器同音,木鼓崇拜源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女性生殖崇拜,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以后,才逐渐演化为村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佤族     
佤族□林仕梁整理佤族,现有人口351974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等县。佤族地区处于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地带。山峦重叠,平坝极少,被称为阿佤山,山区气候比较复杂,盛产经济林木。密林深处,栖息着象、虎、豹、熊、鹿...  相似文献   

18.
历来人们对“司岗里”的解释与佤语对不上号,更未揭示岗、里是西盟佤族始祖父、始祖母的名字这一千古之谜。通过从佤语、司岗里祈祷词、司岗里祭祀歌及神话故事入手,力求对司岗里作一个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佤族是云南的世居民族之一,佤族的节日丰富多彩,但节日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促使佤族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摒弃节日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传承和创新节日文化中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20.
中缅佤族人民群众被分为两个国家的公民是特定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造成的,社会文化国际化发展的冲击,制度环境、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必然迫使佤族传统民族伦理文化在新时期不断演变和发展,中缅佤族人民群众之间伦理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异质性将会越来越凸显。差异性的扩大,不同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中缅佤族人民群众之间伦理文化交流的“同一性”将会逐渐被削弱,从而可能危及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