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政府在社会体育组织市场化运营过程中给予其经营权的创新方案:政府放权,实行管办分离,将体育产业交给社会体育组织并让其在市场经济中运营发展,解决当今场馆闲置、政府财政支出不足、体育人口增长缓慢等问题;在社会体育组织自身发展上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改革创新,缩减注册时间、实行多元化合作、加大监管力度,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晶 《体育科研》2021,42(6):50-57
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为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培育体育社会组织则是我国体育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体育社会组织培育的过程中,亟须解决目前存在的行政监管机关之间职责划分不清、体育社会组织难以获得必要体育资源、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的体育服务监督不足等众多问题。为此,建议:行政机关要转变监管理念与监管协作方式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监管协作 ;在体育社会组织主动获得必要体育资源上提供立法保障 ;对政府购买体育服务进行有效的监督等。因此,构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培育的法治路径,将是十分重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美国体育慈善活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等对美国体育慈善的组织机构、法律保障、监管制度等进行研究分析.美国体育慈善有4个特点:体育慈善机构众多,运营市场化;国民慈善意识强,体育慈善参与普遍;健全的监管机制,周密的监管内容;体育慈善项目众多,方式多样,旨在为完善我国体育慈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现状及形态进行分析,认为内生性体育社会组织、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和共生性体育社会组织是当前存在的3种组织形态,指出政府职能转变慢、组织合法性不足、自组织能力弱化和监管机制不完善是其发展困境根源所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政府应从行政管控到多元治理、组织应从被迫组织到自我组织、地位应从流浪身份到合法席位、监管应从双重监管到合规监管的体育社会组织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职业体育市场准入监管有效规范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促进职业体育市场的快速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职业体育市场准入监管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我国职业体育市场准入监管需要强化协调管理机制、应急处理机制、申诉受理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的协作;还须加强联赛监管制度建设并对职业体育俱乐部主要活动进行监管;进一步加强我国职业体育市场运营动态监管机制监管力度,形成准入机制监管、运营动态监管机制和退出机制监管"三环紧扣"式的系统监管,有利于规范我国职业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育协会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育组织,在中国具有行政和市场两种职能,是典型的行政型市场化体育组织。对于这种行政型市场化体育组织,因职能的多元性,致使其监管异常复杂,常常受到来自于内部和外部两方的监管。因此,外部监管者、内部监督者和组织运营者3个行为主体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监管体系,该系统的运作呈现系统演化博弈规律。基于此,该文构建了行政型市场化体育组织内外监管系统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探究了其监管规律。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我国社会组织、妇女体育相关政策内容等,审视当前我国妇女体育相关的社会组织发展现实状况,调研发达国家妇女体育社会组织的主要目标、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资金来源、行动计划、志愿者团队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取得的成效等,结合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最新机制,对我国全国性妇女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政策与策略、组织结构体系构成以及运行模式和实现路径等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认为:1)我国妇女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承担社会服务的能力较弱、内部机构建设不完善和人员分工不明确等问题;2)我国妇女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营造促进妇女积极参与体育的和谐体育文化氛围,为妇女提供平等参与体育的机会以及提高妇女体育参与率与获得感等;3)应制定全国性和地方性妇女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的外部扶持政策,探索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建设我国妇女体育社会组织体系的两条路径;4)应从组织内部机构设置、人力资源、财务运营、宣传联络、项目规划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备的妇女体育社会组织内部机构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整体探究与考量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厘清相关理论问题基础上,梳理出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FCE模型展开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困境及其成因的实证分析,最终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提出能力提升的路径创新。研究认为,体育社会组织应做到参与社会化,提升组织公信力;治理程序法治化,打好政策法规组合拳;组织监管合作化,完善合力监督;资源配置最优化,建立以基层需求为中心的体育资源配置体系;组织发展国际化与本土化,协调组织的对外联结与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存在政府转型较慢、社会组织缺乏承接能力、缺乏发展需要的环境、监管和评估缺失等诸多问题。研究认为,要促进我国农村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应积极采取几个方面的措施:创新形式,不断促进农村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培育;创新制度设计,规范农村政府购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过程;提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畅通需求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价值转向、现实困境、运行模式和推进策略。研究显示:“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在管理维度由教育部门向体育部门转变、时间维度由学科培训向体育培训转向、空间维度由学科培训场域向体育场馆场域转向、经济维度由教育培训业向体育培训业转向、社会维度由成绩资本向健康资本转向;现实困境表现在行政壁垒阻碍相关政策执行效率、监管主体缺失导致市场监管乏力、标准缺失阻滞体育培训规范化运营、师资薄弱遏制体育培训供给服务质量、坪效不高降低体育培训运营效率五个方面;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创新可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中高考体育培训、体育+学校结合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校内+校外结合的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教育+体育结合的购买第三方服务、体育+社会结合的体育培训公益配送、社区+体育结合的社区公益培训、学校+体校结合的体教融合等多种运行模式;提出了围绕体育场馆为中心开展注册普查、赋权体育单项协会出台评价体系、授权体育部门成立培训市场监管处、建立培训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构建家校社培训共同体、赋能体育培训业数字化转型等六项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苏州市经济的稳步提升,加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多地从物质向精神方向转变,人们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在这一需求的驱动下,苏州市成为全省第一、全国前十的体育社会组织高速发展的城市。在苏州市体育社会组织数量增长的背后,体育社会组织的质量、地位以及群众认可度等涉及组织公信力评价的指标是否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值得探讨。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总结了当前苏州市体育社会组织公信力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苏州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中制约公信力提升的现实困境,得出苏州市体育社会组织在公信力建设中存在内部建设意识淡薄、专业人才和会员数量发展失衡、承接项目服务意识缺失、接受监管与评估中表现消极等现实问题。提出:完善组织内部建设与职能定位,优化专业人才供给与组织会员扩充,提升服务意识与理念,强调监管流程、重视等级评估,力求政府、组织、公民三者互信关系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多角度分析日本、韩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历程,为解决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存问题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优化路径。结论:目前日韩两国的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具有独立性、自治性的特点,组织数量和种类较为丰富,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权责相互分离,体育社会组织自主运营、高效治理。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迈上了新台阶,政府对其发展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在不断提升,但我国目前在组织数量、组织能力、政策体系等方面尚存不足。研究还发现,日韩两国体育社会组织共同具备以社会为主的治理体系、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高效的资金扶持体系三个发展条件。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当下,体育社会组织的繁荣与否至关重要。建议:借鉴日、韩两国的成功经验,并将其融入我国国情,努力建成政社结合的治理体系、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完善体育组织政策保障体系,以此推动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进步,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自治化、独立化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基本属性出发,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范式,分析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模式创新的依据;确立了政府在社会体育指导管理模式当中以协调、服务和监管为基本职能的核心地位;在正确认识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中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体育指导管理网络体系;在社会体育指导管理模式当中建立协调、沟通、监管、问责等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为价值导向,以社会性体育组织如何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为议题,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恰当处理"官民二重性",加强监管是社会性体育组织为公众服务的关键;2)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需要重视体育教师群体的作用;3)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应该考虑群众体育需求的差异性;4)重视部门结构重组,促进业务协同是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参与观察法等方法,以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的典型代表"北京回龙观地区足球协会"为案例,探析体育社会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依据,及体育社会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内涵,为今后体育社会组织履行和实践社会责任提供实证研究的样本与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承担社会责任应该是体育社会组织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体育社会组织和个人更能符合社会的期望;2)体育社会组织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决定其社会责任内涵包括对政府的责任、对企业的责任、对媒体的责任、对组织内部成员的责任及对社区建设的责任等5个方面;3)体育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是转变政府体育行政职能的内在需求,更是推进其自身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议:改革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相关法规和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体育社会组织内部自律机制;增强体育社会组织的资源获取能力;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社会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基于"责任-责任落实情况"逻辑,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进行梳理分析,明确了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分别为决策者和监管者、购买者、生产者,并对应得出各自的建议性绩效评估指标(一、二级指标)。提出建议包括政策制定应由自上而下模式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模式转变;培育微观运作技能,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的机动能力;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协作联动机制;完善第三方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公共体育发展道路选择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选择公共体育发展道路基本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在公共体育发展模式上应扮演掌舵、服务和监管多重角色的观点.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立基础性公共体育服务的"产品目录",为绝大多数公民提供基础性的公共体育服务是我国政府在公共体育发展道路中的核心职能;基于此,构建了我国公共体育管理模式的基本结构--政府主导、NPO组织辅助和经济组织补充的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结构,即,政府提供基础性的公共体育服务,非营利的社会组织提供差异化的公共体育服务,经济组织则提供个性化的有偿的体育服务.  相似文献   

18.
运用资料法、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探讨体育慈善助力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认为体育慈善助力共同富裕的价值包括:是助力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社会治理的必要手段。我国体育慈善发展的难点主要为:现代慈善理念匮乏,体育慈善的社会共识淡薄;监管机制不健全,体育慈善运行总体效率低下;组织建设相对滞后,体育慈善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法律保障不充分,体育慈善可持续能力差。提出我国体育慈善发展的路径:明确体育慈善角色定位,完善管理制度及其法律保障;推进体育慈善文化建设,营造"人人慈善"的浓厚氛围;加快体育慈善组织发展,提升慈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推进体育慈善精准帮扶,开启慈善助力共同富裕新征程。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民法典》中非营利法人的规范文本,对体育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的学理内涵做出推演。借助“场域”结构框架分析体育行业协会法人治理问题。“组织域”维度,体育行业协会内部章程及制度不够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功能失调、“会企关系”有待完善。疏解策略包括加强体育行业协会规章制度建设,推进制度资源积累的良性发展;健全治理结构,完善组织机构;遵循会员服务逻辑,提升“会企关系”。“社会域”维度,体育行业协会自治与政府干预边界不清、体育行业法律资源稀缺、体育市场监管体系标准化与规范化程度不够。疏解策略包括政府应强化对改革的顶层设计,在切实为协会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政府监管边界,完善政府对协会的年检与评估机制;强化法律制度供给,完善体育行业立法,将体育行业立法与体育市场治理现状有效衔接,切实赋予协会在体育行业自治领域的立法权、执法权与监管权;发挥体育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借助技术赋能,完善体育行业监管机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系建设,提升体育行业协会的市场监管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体育社会组织日益成为体育治理的重要主体,但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在合作治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组织属性、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资源分配、监管反馈仍需要进一步明确。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实证分析法,对英格兰1998至2018年共4版“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关系协定”的背景、内容、运行机制、合作网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英格兰政社合作框架的历史嬗变过程可划分为雏形构建、改革发轫、转型提升以及成熟推广阶段,梳理其政社合作治理的运行机制发现多元主体参与、协议程序透明、建立共享机制是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合力共进的运行基础,并提出政社合作有关模式、结构及运营的发展建议:借助契约开辟联动通路,促进服务供给效能提升;打造软硬约束治理模式,健全政社合作治理网络;凝聚合作力量聚点围圆,共创互补关系实现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