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球类课整体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球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整体设计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球类教学体系进行整体改革,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球类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实验.结果显示:新的课程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优于旧的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2.
整体需要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性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在界定整体需要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回顾、反思了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认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缺乏对需要的整体关注,影响了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此,从整体需要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体育课程的新模式,对深化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构建"体育教学与课外训练"模式时,应坚持将显性课程与潜性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体育课程富有职业教学内涵,并以此引导学生;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职业院校学生身心  相似文献   

4.
在对运动教育模式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6个方面对其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实施进行可行性分析:运动教育模式促使大学体育课程成为有机的整体;大学体育课程结构体系给予运动教育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运动特长和体育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并提出以运动教育模式建构学校的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5.
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球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整体设计法、实验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球类教学体系进行整体最优化改革,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球类教学模式,实验结果显示新的课程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目的性,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体育课程模式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入新世纪,全国各高校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都加快了体育课程的改革步伐,形成了现在多种体育课程模式并存的现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并列型体育课程模式,二段型体育课程模式,全选型体育课程模式,俱乐部型体育课程模式.本研究以学生为主体,对比分析有利于我国大学生体育行为发展的体育课程模式,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韩国仁川技能大学的体育课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总结了韩国高职教育体育课程的特点,并与我国现行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功能设计、教学组织模式、教学内容选择和学生学习评价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经过8年的校本化实施,使体育教师课程意识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使体育课教学走出封闭的"象牙塔",推动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涌现出了各俱特色的校本化实施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传统习惯势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薄弱,缺乏体育课程专家的技术指导,盲目追求兴趣化、特色化,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王双娈 《灌篮》2021,(2):5-5,7
由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素质的考核标准,已经从过去完全依照成绩的评定模式,转变成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考察的评判机制。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老师和学生都过于重视学科成绩,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程度不足,尤其是在体育教学方面,体育课程的边缘化,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没有身体素质作为基础,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得到有效培养。对于高中整体的教育教学改革而言,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效果是最差的,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育课程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限制。为了能够有效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相关研究人员把拓展性训练融合到了高中体育的篮球课程教学当中,并以此为基础促进了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学分制下俱乐部型体育课程模式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教育部在2002年8月颁布与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现状以及课程设置状况,为设计新模式提供依据.以学分制全面实施为基点,力图设计一个理论依据充分,课程目标明确,实效性和操作性较强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并对该模式的整体运行机制作初步探讨,以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1.
体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本文从多角度探讨了体育的本质和功能,在明确本质与本质属性不同的基础上指出体育的功能是体育本质的现实反映,进而使人们在探求体育本质与功能的过程中真真切切地体悟到体育不仅是健康的延伸,更是文化与品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丹 《体育与科学》2011,32(3):1-10
本文首先从体育概念的语源、本义,说明体育不是斯泡特(sport),而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引三个国际文件为据。接着分别论述了体育的属性、对象、目的或目标、手段、体育课、体育教师和体育的形成史。最后,论述了我国当代体育发展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的体育教师教育表现出了比较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第1阶段(1949~1990年)强调"培训",关注体育教师数量的增加;第2阶段(1991~2008年)强调"学习",关注体育教师质量的提高;第3阶段(2009年至今)强调"发展",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发展观的体育教师教育凸显了体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立足于被理论浸润的日常化教育实践是体育教师教育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敏学 《体育学刊》2007,14(5):96-99
为了提高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以普通学校体育为参照系,分析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特点:特殊教育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方面有缺陷和残疾的少年儿童,其身体和心理有别于正常儿童少年;身心缺陷的补偿与康复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具针对性,追求体育课程的缺陷补偿和康复功能;个别指导是体育教学组织应遵循的重要原则、直观手段的补偿与综合运用是体育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掌握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和实际技能是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场地器材应符合残疾儿童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体育思想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体育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究竟是如何影响中国体育教育,体育思想与其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又是如何等问题,在目前尚属研究空白。从近代以来体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对中国体育教育产生的影响等两大方面,阐明近代以来体育思想之核心价值观是影响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生命哲学的视阈思考新时代学校体育中的生命教育问题.结论:塑造生命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逻辑主线;人的生命存在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生命教育;尊重生命规律,回归生命本原,建构完满与整全的人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本源回归的意义所在.新时代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接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又是终身体育中最重要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因此,高校体育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更要与终身体育相接轨。结合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高校体育应当围绕素质教育,本着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转变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诸环节——能体现终身健康价值追求的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掘体育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态度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要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对体育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体育能力及培养对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环节。中阐述了大学生体育能力的涵义及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提出了高校体育应把体育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从教学思想、内容体系和方法等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学校体育现状出发 ,对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教育衔接进行分析 ,认为课堂教学的局限和不足难以实现终身体育 ,只有充分发挥课外体育的优势 ,课外体育与课堂教学齐头并进、相得益彰、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 ,才能确保终身体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程实施的意义与本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体育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虽然其三种价值取向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之处,但相互适应取向更符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体育课程实施既是学校与新课程相互适应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主动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