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让学生说,是学生参与课堂的标志之一,是学生发挥主体性地位的具体体现。数学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说,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合理设计基本知识复习,给学生说的机会;读题,增强理解,增强自主审题意识;在分析环节设计说的机会,暴露问题,促进思考;难点探讨,课堂小结,让说与思尽情交织。  相似文献   

2.
姜美 《成才之路》2010,(24):86-86
一、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说”的机会 在新课改中。我们不能常把课堂教学改革挂在口头上,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适当的时候该偷些“懒”就应偷些“懒”,把“说”的机会多让给学生一些,不能怕课堂上学生一说而难以掌控就常常剥夺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给学生讲解,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增强学生“不服输”的竞争意识,对整个班级来说。学习气氛则会更活跃。  相似文献   

3.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思维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原则是说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即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参与意识。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预留自主参与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有机会主动探索、实践、交流与合作;要适时调控,合理把握学生的参与过程,以提高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从而让数学课堂因“自己参与”而精彩。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中.我们的课堂基本上遵循传统“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灌输模式,教师在有限的课堂内难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足够的“说”的机会.学生很难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沉闷。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数学课程标准》呼唤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认为“活起来”的数学课堂,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参与、观察、讨论、操作,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表现创造成功的机会,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让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动情;提供观察的机会,让学生动眼;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动口;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动。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课堂交流的意义:①课堂交流就是让学生大胆“说话”,主体参与、合作探究,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②交流可以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并相互启发、相互沟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实践家陶行知曾说过: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当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也应实现这“六大解放”。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即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给学生创设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变一味灌输为探索、研究。一、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多说”所谓动口,即课堂上多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首先,“会说”才会写。说是写的外在表现,说得头头是道,才能写得层次分明。其次,“要说”激发思考。学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想说就说,激励学生总结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课堂交给学生,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让课堂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霞 《江西教育》2002,(23):26-26
增强学生参与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满足儿童的这种需求,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全过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一是要每节课都全力以赴。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引导学生吸纳别人意见,修正自己的错误。引导学生讨论、质疑等。二是要营造发言机会。认真组织好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在小组都有发言机会,小组里注意各种层次学生的搭配。开始可以让小组长先说后进生跟着说,以后再…  相似文献   

13.
周彬 《辽宁教育》2012,(20):78-79
笔者认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有着如下六大发展趋势。一、让学生参与课堂现实中,往往是课堂教学设计越复杂,老师对教学内容处理越精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就越少,参与的程度就越低。要让学生参与课堂,就得让教师让出课堂。虽然要教师让出课堂,但教师仍然是课堂的组织者。所以,学生参与课堂最大的阻力,并不在于学生是否愿意参与,而是教师如  相似文献   

14.
李春霞 《成才之路》2009,(10):86-86
把课堂还给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是我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让化学“活”起来,让课堂生成美丽的风景昵?我个人认为:应把课堂的舞台开放,让学生尽情发挥。下面我将从“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课教学的两个片断来说一下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丁志娟 《学苑教育》2012,(20):71-71
在生物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生物课堂教学的“说”应加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课堂互动与语言输入输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着眼于课堂互动与语言输入输出,旨在了解课堂互动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以便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输入”和“输出”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是课堂互动。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等形式,使课堂成为交际的场所,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教师应尽多地创造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相似文献   

17.
梁好 《教书育人》2006,(7):47-47
笔者在教学中表扬的方式不是吹捧,也不是物质诱惑,而是奖给学生一个“机会”。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推销自我”的机会。课堂上这种机会无处不在,可以是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可以是文字清秀的课堂板书;可以是生动有趣的教材配图:可以是观点独到的问题解答:可以是形象逼真的文艺表演。这些课堂活动的机会是让每位学生心动的,但却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全班几十位学生,上课能够参与这些活动的不可能是全部。正是因为这些机会的难得,才有争取的价值,而用这些机会作为表扬奖励,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成祥 《新疆教育》2012,(23):150-150
“激发评价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评价;教给评价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评价;给予评价的机会,让学生敢于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教学中,同样是“说”,有的学生说得准确、简练、条理清楚;有的学生却显得语无伦次,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众所周知,“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所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也就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说”。那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敢于说、  相似文献   

20.
“为了不教而教!”数学老师们更应该理解它的深刻含义,即课堂中老师站上讲台的时间很少,讲台几乎被学生“占领”。老师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数学问题情境,特别愿意留给学生自己出现错误的刺激,老师适当地把时间“让”给学生;适时地把讲台“让”给学生;适度地把纠错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在相互争论、相互激荡中得以提高,得到增强。其间老师每一句话都很精练、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却恰到好处,每一个板书都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老师常常在远离讲台的地方,让学生展开一场场思维的碰撞、思辨的表述,经反复玩味之后再与学生或剖析或探讨或教学生成。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有认知参与其中,是活的知识,是智慧!渐渐地,以达到“不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