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校精神是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并反映学校历史传统、学校意志和师生员工的审美标准、价值观念的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 ,它属于学校文化的范畴。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网络文化正日益介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传统的学校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网络文化对学校精神的挑战1.“科技至上”的工具理性削弱了学校精神赖以发育的人文环境学校文化的研究学者们将学校文化分为四个层次 ,即物质文化 ,主要包括学校教学、科研、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等 ;制度文化 ,主要包括各种规范化、正常化了的规章制度等 ;行为文化 ,由…  相似文献   

2.
李茂山 《宁夏教育》2006,(10):18-19
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民族,便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学校,也很难自立于发展中的社会。我们理解:校园文化即是发生在学校中的精神文化现象。这种“精神文化”关系到学校的过去的历史,今天的存在,今后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把这种特有的精神现象狭义的理解为学校文化的一般存在形式。学校文化可以理解为三个层次,物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核心是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学校的校容校貌、标示性的校园建筑、以及自然风光和优雅的人文环境是能见得到摸得着的物质文化。因此,学校建…  相似文献   

3.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文章首先对学校精神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进行阐释,然后从塑造人本精神环境,培养人本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塑造以人为本的学校形象三个方面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坐落在屺山之麓、蠡水之滨。徐悲鸿大师故乡特有的地域优势和人文资源构建了学校独特的精神文化和教育特色。学校从徐悲鸿卓越的艺术生涯和不朽的人格境界中发掘深刻的文化内涵,提炼恒久的精神元素,构建起完整的"悲鸿精神"图腾体系,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与师生人格建构的根本诉求,用以引领学校发展,激励师生成长。从悲鸿精神到学校文化,悲鸿小学将目光聚焦于"精神",将行动着力于"文化",在以培育精神文化为主旨和主线的文化建设实践上,走过了追寻、熏陶、体验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学生的成长氛围和动力,最为重要的就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内涵、名片和魅力所在,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处理好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方能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6.
学校精神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自身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学校精神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学校精神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和建构。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为全体教职员工所认同的作风、传统、观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交往方式及生活习惯的综合,是学校的人文气象和风气、风貌。学校文化可以为学校提供持续、不竭的发展动力,提供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卓越不凡的精神。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以为,学校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下理念。  相似文献   

8.
文化管理是现代学校发展的根本策略。突出学校文化建设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这是延续学校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师生发展的肥沃土壤。一、凝聚学校精神力,达成发展共识学校精神力是指学校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理念对学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及其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影响,它是学校管理与发展的魂,是凝聚师生对学校高度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9.
学校的历史虽然有长有短,但其发展历程却是一笔财富,是一和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我们看到的校园古老而灵动,那些亭台楼阁,老树古藤,古碑石刻,怎能不让人感受到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的厚实和蓬勃的生命力.还有,稳定的支持学校发展的校风、教风与学风,虽平实,却营造了优良传统、学校精神,形成了每个学校自己特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它将对人的精神素质提高提供一种提升力,对人际关系的协调提供一种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物质文化奠定了学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制度文化为学校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组织文化则是制度实施的保障;精神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所在,它影响着  相似文献   

11.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师生学校生活,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学校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赋予学校生活以意义的过程。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活,在文化中生存是每个师生必然的生存境遇和方式。师生应首先是学校长相厮守的生活者,而后才是工作者和学习者。这是建构学校精神文化对师生最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现代学校文化必须植根于历史和当代先进的社会文化之中,传承、吸纳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不断应变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应该清醒地反思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和缺失。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以多元的文化载体培育学校特色,靠制度升华为学校精神来激励师生成长。学校文化应该服务于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学校文化不同于校园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校园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的无形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为此,为了实现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文化管理,必须提炼、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14.
一、对学校精神文化的理解 学校文化涵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外显和内隐两种形式存在。外显的学校文化包括校园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等,而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精神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内隐的文化内核。它主要由学校的历史传统、共同信念、群体意识、行为准则、精神风貌等方面构成,集中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是鼓舞和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赵其坤 《上海教育》2008,(23):36-36
每一个学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丰富的文化积淀,这是一种重要的、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学校的成长取决于学校精神的塑造,而学校精神是学校主流文化、先进文化的反映,是学校价值观念的选择。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不在于建立健全各种文化形式本身,而在于文化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和效能,在于努力提升学校文化力,真正使文化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能源。  相似文献   

16.
学校文化是形成于学校内部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学校文化来源于学校群体,是学校成员智慧、经验、精神作风的积淀和提炼;学校文化又融于学校群体,是学校成员学习、研究、教书、育人的规范和动力。充满诗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职院校,人们对学校物质文化表现出过度关注的倾向,而对学校的精神文化及其建构则显得有些浮躁。高职院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主要包括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学校形象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师生学校生活,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学校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赋予学校生活以意义的过程。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活,在文化中生存是每个师生必然的生存境遇和方式。师生应首先是学校长相厮守的生活者,而后才是工  相似文献   

19.
教育民营化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它必然会影响到学校深层次的东西即学校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会出现并且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这样的转向:商业文化与俗文化侵蚀到学校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缺少了对正义和对弱势支持的因素而富于了更多的功利色彩;学校精神文化受政治化影响会减弱,但受市场主义的影响却越来越重。我们必须重建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一种正义的、富于教育精神的纯洁的学校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学校全面启动了主题式学校文化的创建工作,在传统的学校文化构建基础上,通过挖掘"小、专、精"的文化元素,确立了独具自身特色的主题式学校文化,逐步走出一条内涵发展、品牌发展、特色发展的新路径。一、学校文化与主题式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是被广泛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