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常常是在与不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斗争中形成的,因此,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时,要正确地分析未成年人不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外部诱因和内在因素,这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为矫正未成年人不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善于抓重点、抓典型,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运动项目特点来进行,要在传统体育文化中吸取营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德、艺双修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法律适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在当前刑事案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法律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要区别对待,不能适用死刑、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罚金。同时,从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执行教育、感化和挽救方针,不断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法律。  相似文献   

4.
在未成年人教育问题上,学校教育负有重大责任,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应该认真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德育是学校的根本性教育,要把德育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要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全面关心、全面教育,尤其不可忽视对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心灵世界的人文关怀,这就要使学校的教育具有亲合力、吸引力、渗透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美育就是实现这种教育理想的催化剂,美育是充满极大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化的视角看流浪未成年人特殊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是指个人不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融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从生物个体发展到一个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人的过程。流浪未成年人特殊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促进自理、自立、自觉、自尊和自我实现的全人社会化过程。工作人员要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全人教育,可以采取赏识教育、榜样教育、游戏教育、社区教育、类家庭教育等措施来促进流浪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增进流浪未成年人的全人成长。  相似文献   

6.
论学校体育中的德育教育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体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体育应发挥和挖掘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应和功能,寻找学校体育与德育工作的最佳结合点,达到学校体育与德育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想使这一任务得以贯彻落实,就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立体推进,净化环境,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健康向善的社会氛围;教育评价,要转向有利于多"育"并举.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举重若轻,润物无声,重在"实"字, 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教育是成人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成人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着力培养优秀人才,但当前我国一些成人高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制约了成人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要认真加以改进。本文对如何加强成人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对加强成人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对当前成人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就如何推动成人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是社会上消极因素在一些人不良消极心理因素中的反映,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要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6字方针,构筑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长和社区三结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网络。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的神圣职责.作为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青少年时期是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心理对他们的一生影响重大.引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育须从培育机制、教育环境和校本课程开发三维路径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