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咏梅诗集《常春藤的私语》,记写了她的青春岁月、花样年华,展示了其生命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历程。“常春藤”不仅是诗人女性生命的象征,而且也涵泳着诗歌全部的内在韵致。整部诗集物我相契、人诗合一,呈现出深挚而纯粹、绵柔而坚韧、明丽而秀美、恬静而优雅的艺术风姿。  相似文献   

2.
陈爱群 《班主任》2007,(3):41-42
那天,讲授诗人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的诗——《有的人》。我兴趣盎然地讲着:藏克家,1905年生,山东诸城人,诗人,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生命的零度》等;臧老先生的目光始终注视着村野,有“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称号;臧老先生至今健在……  相似文献   

3.
泰戈尔以他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成为东方国家中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对生命本体的亲证,也是他“生命哲学”与“诗人的宗教”的完美体现。泰戈尔为追求他“生命哲学”中生命的真谛,所表现出的无比激情与爱,至今仍照耀和鼓舞着整个人类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一)高原诗人马丽华的袖珍诗集《我的太阳》,以高原大山的厚重,青春生命的躁动,意志耐力的坚韧?滚烫真情的释放与宣泄,深深震颤着读者的心灵。辽阔空远,莽莽苍苍,气势恢宏,韵味悠长,涵盖广阔,底蕴深邃,可以概括马丽华高原诗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当我接到诗人李思强的诗集《彼岸挥手的孩子》 ,首先我被这部诗集的精美装帧所吸引 ,随之打开诗集被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篇所震撼。诗有韵律情趣、归纳排比的创作特征 ,结构灵活 ,思想深邃 ,形成全诗的厚重感。诗人把激情与非凡的想象当作《彼岸挥手的孩子》 ,在大海中遨游 ,在时空中穿梭 ,让读者随诗人的浩瀚而观瞻苍穹 ,饱览一种博大与雄浑。李思强是秦地长安城郊区土生土长的诗人 ,尽管这块“秦中自古帝王都” ,有肥沃而富饶的土地 ,但肥沃的土地却没有让他感到丰腴与富庶 ,在饥饿与劳顿的切肤之痛中 ,他有了一种真切的生命感受。当这种感…  相似文献   

6.
冯至的早期诗集《昨日之歌》,蕴含着诗人对永久至美境地的无限渴望。这种渴望在各种内在、外在场景中成为一种最高价值参照,映照出人生在世的许多失落与伤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作为个体生命对永恒的不断感悟与不息追求。  相似文献   

7.
早在30年代,莫洛就出版过诗集《叛乱的法西斯》,40年代出版出诗集《渡运河》和散文诗集《生命树》。莫洛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圣洁的诗人。在40年代国统区的黑暗里,诗人用热情的歌喉抒唱了对革命的赞颂,对爱情、友谊的追寻和内心的忧郁苦闷,并对黑暗社会发出严厉的诅咒。40年代初,在盐城新四军驻地参加革命的经历,则使他的作品显出亮色和乐观。诗人那份经过光照的高贵的罗曼谛克风度和矜持的信心,塑造他成为善的诗人。  相似文献   

8.
诗人田禾的诗集《野葵花》集中地展示了广大人民在苦难生活中的坚韧与美丽。对故土、对乡村、对广大农民生存状态的深情歌唱,表现出了诗人田禾执着的生命意识和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诗歌中"原初语言"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情感美与艺术美。  相似文献   

9.
周国平的名字被大家熟知,1991年,诗人周国平出版了迄今为止他的唯一一本诗集《忧伤的情欲》,诗集写于1981年至1991年十年间,经历了十多年岁月的尘封,在今天读来,惊喜仍如从泥土中不断冒出的珍珠。细品周国平从性灵深处飘出的诗句,我们会触摸到诗人透明而忧伤的情欲,以及在意味深长的情韵中所包孕的生命哲理。  相似文献   

10.
大解是中国当代诗坛中生代诗人,在全国较有影响。诗集《岁月》是他的一部重要作品。该诗集记写了他人生岁月的点滴和片断及感悟生命的真谛。在他的诗中,诗意与哲学融汇,生命与语言互证,历史进到现场,时间停于空间,在外与内、大与小、轻与重的辩证中,架构独具个性的艺术天地。他的诗的话语风格简洁、灵动、柔韧而明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5.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提倡生态学,而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互动,但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此深感困惑,误以为给学生提问就是互动。提问和互动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真正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提问只是其中一种单边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两者的不同,增进对互动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作品<野草>晦涩难懂,其原因并非只是外在社会环境的残酷所致,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语言学原因:鲁迅深切体悟到了语言的困境,为了突破困境,他不得不寻求新的言说方式,采用沉默、话语的正反并置和象征三种表达策略辗转在"说"与"不说"之间.  相似文献   

19.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农校对接"供应链接模式发展前景广阔,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农校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基于"农校对接"多赢模式的释读与运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困境分析,提出"农校对接"模式良性循环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