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2000年“自考群体特征与需求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农村与城市发展很不平衡。来自城市的考生占到群体的一半以上(54.3%),来自农村的考生只占18.4%,其余为来自城郊或县城的考生27.3%。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农业技术进步呼唤人才,农民脱贫致富渴望人才。 从农村在全国所占的地位看,自考向农村延伸是十分必要的。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十二亿人口,九亿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同样,农…  相似文献   

2.
程海霞  赵叶珠 《考试研究》2013,(3):40-49,15
了解自考生的群体特征和学习需求状况是保障和提高自考质量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CNKI中所刊载的有关自考生群体特征与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性文章进行文献综述,全面总结目前自考生的群体特征与学习状况,并据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自学考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而自考助学作为自学考试的重要形式,尚且存在许多的问题。自考助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本身受环境家庭的影响,自考助学生表现出学校归属感的缺失,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强班级管理及师生间互动学习,学校资源利用上要平等对自考助学生开放,加强入学教育以及转变社会观念,正确看待自考助学生。  相似文献   

4.
一、建立、举办县级(农村)自考大学的重要意义 1.解决农村考生的实际困难,为参加自学考试的农村人员提供学习场所和服务场所建立、举办农村自考大学就是为农村考生提供一个参加自学考试的依托。或言之。就是为考生提供一个得到学习、辅导和服务的专门场所。并且把一部分有愿望、有条件参加自考的人员先组织起来,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和“社会助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一个庞大的特殊大学生群体,即自考大学生。尽管自考已成为青年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尽管自考生规模日益扩大,尽管他们真实地生活在大学校园里,但是,相对于主流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又是“相对弱势群体”(学习、就业、能力方面)。虽然他们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对河北省唐山市十县区农民参加自学考试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如何改革和完善自学考试工作,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据调查,唐山市各县区农民参加自学考试的现状是: 一、参考人数少。全市十县区1995年下半年中参加自考的有23000人次,农民只有1682人次,占总数的0.73%。 二、及格率低。十县区中参加自学考试的平均及格率为48%,而农民只有2%。唐海近三年内,农民考生的及格率仅有1%,不少农民连续几次参加考试,都未能闯过及格关。 三、流失率高。虽然每年参加自学考试的农民绝对数量略有上升,但以新考生居多,不少农民考生不能坚持到底‘冲途流失严重,有的县农民考生流失率高达60%,最低县区也达30%。 四、参加自考动力不足。参加自考的农民考生中,以应往居初高中返乡毕业生居多,他们参加自考,多数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认为毕业不毕业,对自己利益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形成一种消极的心态。 形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三难”: 一是开考内容与农村经济发展脱节,难以致用。目前,在自考开设的各类科目中,主要以宏观经济类和文史类为主,千军万马只考有限的几个专业,许多农村考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能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只是为捞一个学历而考试,学习方向不对头,限制了自学考试的积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2005,(5):122-122
《现代教育》杂志是高教自学考试的专业杂志,是我省自学考试对外的惟一宣传媒体,其办刊指导思想是宣传自学考试,指导考生学习,服务自学考生。杂志既有辅导考生学习的“学海导航”、“难点解析”、“方法谈”、“试题选登”等栏目,也有营造自考文化与弘扬自考精神的“自考风景线”、“自学笔记”等栏目,还有考生了解自考信息的“考生必读”、“考试动态”等栏目,是自考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8.
自考,是强者之路。顽强地工作、生活、学习,只有坚强者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坚强,是自考生一门未列入考试计划的必修课。选择自考需要坚强走过黑色六月的落榜生,在失落,空虚和迷茫中选择自考需要坚强。从一名落榜生到一名自考生变换的不仅仅是角色,更重要是学习模式:没有了父母的苦口婆心,没有了老师的谆谆教诲,没有了课堂、课外,要把“老师教”变成“自教自学”,要时刻牢记“我要学”。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就业高潮伴随着六月的艳阳高照,从年初的重庆公务员拒绝自考生始,自考生维权的呼声不断高涨,“就业:请给自考生一个公道”、“偏见,自考生求职的最大障碍”类似专题层出不穷,归咎一句:自考生就业怎一个难自了得!而与此同时,自考生也正对社会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自考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是保证自考工作质量和水平,提高社会信誉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为此,自考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深化自考管理改革的创新举措。在县级自学考试工作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搞好宣传发动,进一步扩大农村生源。自考宣传工作是做好自学考试工作的前提,是自考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宣传工作做得好,单位领导了解这项工作,就会重视这项工作,社会各方会大力支持;对广大考生,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考生进一步认识自考、报名参加自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要通过多种形式,明确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重点发动以下四…  相似文献   

11.
一、“自考面向农村”的内涵 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所谓“自考面向农村”是指要意识到自考在推进农村培养人才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自学考试要拓宽服务面向,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地区如何发展高教自学考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寻求自学考试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培养数以万计的“用得上,留得住”的永久型人才,这既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希望所在,又是高等农业自学考试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农村开展自学考试大有可为 1农村有巨大的生源潜力。尽管自学考试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迅速,但农村的自考工作仍十分薄弱。以湖北省为例, 1984年开始实行自学考试制度时,仅有600名农民考生报名参加自学考试,报名总数占全省参考人数的1%。经过12 年的发展,1996年,农民考生仅有1112名,仅占总数的04%。又据19…  相似文献   

13.
自考走过了20年的辉煌历程,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自考毕业生以其文凭含金量高、具有真才实学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甚至得到海外诸多国家和地区教育机构的认可。然而,她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不和谐的音符。“自考一族”在个别专家学者眼里.还只是“怪胎”“另类”;在“正规军”的眼里,“自考一族”只是“土八路”;个别地方政府公务员招考也将自考生拒之门外:某名牌院校的学者甚至以录取自考生为研究生为不光彩等等。难道自考一族,真如有的人所说的是“劣币”?2005年研究生录取工作尘埃落定,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在中国海洋大学某专业研究生考试中拔得头筹的是一名自考毕业生:在国内一所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复试中自考生占了大多数……这说明了什么?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对在读的通过自学考试考取研究生的自考生进行了寻访,或许通过他们拼搏的酸甜苦辣和成长的历史轨迹,给我们也给社会带来一些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自考毕业论文的撰写,是自考生在各门必考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应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自考毕业论文的撰写,在自考生看来就如同“三级跳远”中的最后一跳,这一跳只有跳到规定的距离才能拿到自学考试本科的毕业文凭,因此对毕业论文的撰写考生多感压力很大。由于多数考生缺少系统的写作训练,对毕业论文的撰写不知从何着手,甚至有的写出的文章文不对题。笔者就对本科自考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广大自考生铺设一条通向事业成功的“自学考试高速公路”,让大家从对自考一无所知的“自考菜鸟”提升为熟悉自考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快速通过自学考试的“自考高手”。  相似文献   

16.
浅谈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自学考试面向农村,自考工作伸向农村,给农村考生以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方便,有利于培养农村"永久牌"实用型人才,是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农村成人教育与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传统农业开始向生态型、外向型农业发展,在此过程中,面对“科技辫农”、“两离一优”,农村迫切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然而,近几年如果仅仅依靠为数不多的从大中专院校回到农村的毕业生,还远近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1999年以来高教自考向农村延伸,无疑为农村输入自已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事实上,目前农村自考生的数量仍然很少。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寻求促进自考向农村延伸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 9月 19日 ,河北省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新调专业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广校、河北省教育考试院自考处的有关领导及负责自考助学、计划工作的同志近 2 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就自考如何更好地向农村延伸 ,制约自考向农村延伸的主要问题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认为自考向农村延伸首先应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专业设置 ;二是考点的设置。专业设置必须围绕农业、农村、农民急需的专业知识 ,符合农村、乡镇、基层学习的专业特色 ,培养实际实用型人才 ;考点必须下县 ,方便考生的学习和考…  相似文献   

19.
自考报名,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教育体系各项工作中是最基本又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说它基本,是因为所有参加自考的考生,只有通过报名才会从此踏上自学考试这趟飞速前进的列车,才会从此加入到自学考试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来;说它重要,是因为报名工作是自学考试的窗口,是连接“自学者”与“国家考试”之间的纽带,是所有考生了解自考、真正认识自考的桥梁。所以,做好这项工作对调动考生参与及学习的积极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毛泽乐同志读《伦理学原理》这本书时,在书的眉头用工整小楷写的批语、提纲就有一万二千多字,并在书中用朱墨两色画满直线、圈点、三角等各种标记。这种读书时的“熟读精思的功夫”,真值得自学考生学习。 自学考试,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国家学历考试。每个自学考生,想要顺利通过一门门课程的“自考”,在进行应考准备时,则须付出毛泽东同志这种“热读精思的功夫”,以便将书本知识“烂熟手心”“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把握获胜的主动权。大凡自考成功的考生,莫不如是。 自考生梁献春,原本是个民办教师,从打投入自考的行列,始终坚持利用工作之余,与世隔绝似的“啃书本”,每次考试回来,仿佛病了一场,可说吃尽了苦头,但也尝到了甜头。历经五个春秋囊战,他不仅获得了自学考试大专毕业证书,而且被招收为“公办教师”。他并未就此止步,“又开始了摘取本科皇冠上的明珠”。(详见1992.5《河北自学考试》)。他的事迹,再一次证明,付出毛泽东同志读书时的“熟读耦思的功夫”,对于搞好自考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有些自学考生,则正好缺乏这种“熟读精思的功夫”。他们虽说有时也在看书,但是“心不在焉”,“拿着书本想其他”,不是“熟读精思”“深钻苦研”,而是胡乱翻翻就算完事。结果,“万紫千红飞过眼,只留茫茫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