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的普及,为学习方式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方式,这一方式可用移动学习来概括。移动学习具有跨情境持续学习的重要特征,通过分析现有学习模式的局限性及移动学习模式的优势,给出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思路,同时详细描述平台总体设计所包含的系统架构、组成模块、通用接口等内容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特别是高校学生的碎片化学习需求,本文提出并成功实现了基于Android技术的移动学习平台原型,利用Android的开源优势,对移动学习平台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系统平台总体设计理念及技术框架,并详述了平台关键功能的设计及整体实现。  相似文献   

3.
Web 2.0时代"群建共享"的理念促进了学习资源的快速增长,移动终端设备迅速普及,成为访问互联网的重要工具。目前常用的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PDA、平板电脑等,这些产品又包括不同的品牌和型号,因此,现有移动终端不论在外观还是功能结构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别。而如何在计算能力、屏幕大小等性能差异较大的移动终端适应性展现资源,成为影响泛在学习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现有资源自适应呈现研究的成果和不足,重点对资源尺寸与大小的自适应处理、多元格式的自适应匹配、对完整学习流程的支持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并在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所研发的泛在学习系统——学习元平台的基础上,设计了"学习元"的自适应呈现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在Android操作系统上初步开发了"学习元"平台移动学习客户端。  相似文献   

4.
外语移动学习,即以网络为基础的移动教育模式,正逐渐成为现代外语学习的主导模式.在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外语移动学习的效果受到网络、情景及其他实体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交互和远程协作学习平台,以适应新媒介带来的学习模式的改变.该文基于联通主义理论,设计以移动网络等技术为依托的外语移动学习平台,突破了传统外语教学在时间、地点、知识量及更新周期等方面的瓶颈.实验表明,该平台在外语教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提升了学习效率,操作性强,实用性高.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下的资源分享和联结,云数据资源已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文化学习者提供新的学习平台。分析新时期文化学习者的泛在学习模式,并将其与传统学习模式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泛在学习模式已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模式结论。  相似文献   

6.
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移动学习系统的构成及资源开发现状,根据移动学习资源构建的策略、移动学习资源处理和使用的流程,给出iOS平台移动学习资源构建的方案和相关技术.然后讲述在iOS平台进行移动学习终端APP设计与开发的思路,并给出系统的原型,分析iOS移动客户端的网络资源荻取技术及本地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实现iOS平台的学习资源构建及移动学习需求,以期为以后其它移动平台资源及应用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移动学习是一种结合移动计算和无线通信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研究从软件开发的角度阐述了平台的需求分析、系统结构和模块设计,实现了在线学习、师生交流和学习社区功能,并验证了实现结果。通过本平台的开发,体现了移动学习的高度移动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满足了社会化学习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3G移动模式下远程实验教学平台将3G移动网络、知识工程、云计算和移动学习等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构造了虚拟实验平台和实验教学辅助系统,实现了网络实验教学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设计了3G移动模式下远程实验教学平台,并阐述了平台开发原理和主要实现技术,详细描述了平台中核心概念集的构建、实验知识OWL描述、知识推理实验模块、实验知识本体概念相似性与相关性搜索流程和算法。实验证明:平台使得实验教学在时间、空间、内容及方式等方面得到多维化延伸和融合,满足了实验教学信息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高校中移动学习是新型的泛在学习模式,而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的基本内容,能保障移动学习有效进行。目前移动学习资源模型没有标准规范化的设计。为此,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移动学习的定义、支持技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特性,提出了开发高校移动学习资源必须遵循的原则,构建了高校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框架,并以"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的"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点为例,提出了优化设计模型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10.
移动学习是一种依托现代移动通讯技术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与以往的学习模式相比在灵活性、泛在性、情境性、交互性、协作性、自主性、实时性、片段性方面的特征更为突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移动学习教学设计属于一种面向学习者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应围绕着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展开并注重如何利用或规避淡化移动学习系统的特征对学习者意义建构的有利与不利影响,着眼于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系统的优势,规避和淡化其不足.  相似文献   

11.
基于3G的泛在学习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3G移动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泛在学习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3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和泛在计算的概念入手,在阐述泛在学习的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3G移动通讯技术,提出了基于3G的泛在学习环境模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机构的青睐。众多机构和院校纷纷设立项目开展研究,但这些研究要么尚局限于大学的普适技术实验室,要么在学校中被看作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即使是在电大系统中也大多当作信息交流和日常管理的平台。本研究以电大系统广泛采用的蓝卓校园网为平台,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五所分校的100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机彩信(MMS)方式为试点学生发送教育部统考"大学英语B"微型课件。本研究以FRAME移动学习分析模型为出发点,在实验前期对学习对象、教学设计、内容呈现等方面做了充分调研。经过一个学期的试点后,从实验效果、学习者认可度和对下一步实验的意见、建议等方面实施了调查问卷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与控制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考试通过率大幅度提升,绝大部分成人学习者对这种学习方式持欢迎态度,并对扩大试点范围和内容针对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由于该研究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实证研究,将对以后移动学习的普及乃至泛在学习的未来发展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devices has encouraged the advance of ubiquitous learning, in which students are situated in a real‐world learning environment with support from the digital world via the use of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r even sensing technologies. Most of the ubiquitous learning systems are implemented with high‐cost sensing devices for detecting the locations or behaviours of learners; moreover, these systems mainly focus on providing learning guidance or learning materials, while facilities for supporting mutual help among students are usually ignored.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platform (CULP) which uses low‐cost cell phones with embedded cameras and Internet service to support ubiquitous learning. CULP is able to provide instant support for learners in the ubiquitous learning activity; that is, learners can receive help from the right people via the hints given by the learning system when they encounter problems during their learning activiti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 Personal Computer‐Assembling course show that,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he new learning platform, both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the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4.
王晗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11):183-185
以微信为应用平台,进行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运用文献调研法,在阐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相关研究,充分阐释了微信作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应用平台的设计要求、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策略,得出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流程,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分析,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汉语热”席卷全球,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需求越来越大,汉语移动学习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质量却良莠不齐。基于梅耶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二语习得理论及语言教学软件评估标准,分析了目前安卓商店Android应用市场与苹果商店Apple Store中对外汉语APP设计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对外汉语移动学习平台可操作性设计原则框架,以期为今后同类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参考。作为实例,设计开发了一款对外汉语学习APP——《乐学汉语》,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实用、专业且便利的移动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16.
教育云资源具有海量存储、个性化定制、快捷获取、有效共享等优势,能满足泛在学习中的资源需求。泛在学习视角下,教育云资源的建设应贯彻7个方面的机制,即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支持与引导机制、资源信息建设模型优化机制、多方参与建设机制、资源多元评价机制、资源建设者、管理者和学习者多方交互机制、知识版权保护机制及利益分成机制。这些机制能有效促进教育云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泛在学习的有效发生。  相似文献   

17.
韩静 《成才之路》2020,(2):12-13
文章以计算机专业课"网页素材设计与制作"为例,依托超星学习通在线学习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和考核四个阶段,能够随时随地实现移动、泛在、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对移动学习支持环境作内部和外部的分析,对移动学习资源的形式、设计开发流程以及开发工具进行了概括,对移动学习平台的分类和设计流程进行了总结,并借助移动学习中国内外的典型案例对现有的移动学习支持环境的类别和特点进行了说明,以期对移动学习系统环境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云教育平台的自主移动学习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教育平台比传统的网络教育平台更适用于移动学习。文章从"云教育"的内涵出发,通过与传统网络教育平台的对比研究,详细分析了云教育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优势以及它对移动学:习的改造。最后,基于云教育平台的优势,将移动学习和云平台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基于云教育平台的自主移动学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