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某公司的一条儿童三轮车装配生产线的个案分析.对现有生产线进行了现场观测以及改善。说明了基础工业工程技术在生产线平衡改善中的作用.运用秒表测时的方法,找出瓶颈工位,对工位进行了合并和重组,通过对瓶颈工序的分析,最大限度地将瓶颈工序的动作分配到其它非瓶颈工序,提高儿童三轮车装配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浅谈生产线工艺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线工艺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各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生产线工艺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用现场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为核心,选取AIP公司轮胎生产线的优化作为本次研究案例,首先,通过绘制现状价值流图,达到生产线的现状可视化,分析工艺布局与物流和信息流的活动,找出当前生产模式中存在的增值与非增值环节;其次,运用精益思想和工业工程的方法,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与改善,引入看板拉动式和连续式生产等方法,以节拍平衡方式进行生产,压缩非增值时间、消除信息阻碍、减少作业人员和在制品库存等,使生产周期及产能得到有效改善;再次,采取工序重组、流程优化等改善手法,对生产流程进行精简,并绘制未来价值流图作为重点改善方向,从而实现生产线的再设计;最后,通过价值流图的前后对比发现:企业产能、设备利用率及生产周期改善显著,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实践证明,价值流图分析技术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法,是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有力工具,值得广大企业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为核心,选取AIP公司轮胎生产线的优化作为本次研究案例,首先,通过绘制现状价值流图,达到生产线的现状可视化,分析工艺布局与物流和信息流的活动,找出当前生产模式中存在的增值与非增值环节;其次,运用精益思想和工业工程的方法,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与改善,引入看板拉动式和连续式生产等方法,以节拍平衡方式进行生产,压缩非增值时间、消除信息阻碍、减少作业人员和在制品库存等,使生产周期及产能得到有效改善;再次,采取工序重组、流程优化等改善手法,对生产流程进行精简,并绘制未来价值流图作为重点改善方向,从而实现生产线的再设计;最后,通过价值流图的前后对比发现:企业产能、设备利用率及生产周期改善显著,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实践证明,价值流图分析技术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法,是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有力工具,值得广大企业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质量数据指的是某质量指标的质量特性,如不良品数、合格率、返修率等.通过对摩擦材料企业生产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探讨摩擦片粗胚的厚度及热压工序的不合格品情况对车间生产质量的影响,为改善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润滑系技术状况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润滑系或机件本身的技术状况,而且与发动机的技术状况有关。因此,有必要经常对润滑系进行及时维护,维护作业内容主要有油量及油质的检查,机油的更换,机油粗、细滤清器的检修、清洗和试验,油底壳和集滤器的清洗等。  相似文献   

7.
江群慧 《考试周刊》2013,(39):194-196
在服装生产中,缝制工序多,是主要的生产环节。文章介绍了服装生产线的负荷平衡理论及其重要参数,讨论了工序负荷平衡的方法与步骤,并结合某款西装裙的工序编排实例,通过合理安排流水线上的人力和设备数量,尤其是在技术链接上突出人与设备的可结合性提高生产的时间效率。以服装生产线上最基本的小企业缝制工艺编排,讨论小企业群之间工艺负荷平衡问题,涉及目前小企业群由原来的规模化效益朝着技术环节的生产效益转型,因此,可从小企业群角度重新研究"产业线负荷平衡",比较牛仔裤工序编排的技术环节,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系统仿真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Flexsim系统仿真技术模拟在生产过程进行平衡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生产平衡是工业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何对企业的各种资源如人员、设备、物料和能源等进行合理运用,来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运用Flexsim系统仿真技术可以发现瓶颈问题,有效提高产线平衡率。本论以QF公司的生产线为研究对象,运用Flexsim系统仿真技术对其进行生产线平衡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生产线平衡技术在自动化装配线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工业工程基础工作研究技术与ECRS原则相结合,生产线平衡技术在制造业生产力提高过程中的应用:将工作流程中的动作分解,制成时间观测表;对比改善目标,确定关键改善作业:运用山积表将改善方向清晰化,确定出效益最大的生产线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线缆制造企业中绝缘挤出工段的生产线为例,借助于面向对象的eM-Plant软件,运用生产线平衡方法,对生产线的工人利用率、产量的控制等方面进行精益改善,以辅助企业管理者有效进行车间作业调度与人力资源配置,帮助广大制造企业利用现代化智能仿真技术转变生产方式,最大限度释放潜在产能,实现科学发展与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